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建成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命名为MTSC4,经鉴定分析认为是DC来源。在无外来刺激条件下,MTSC 4细胞可自发分泌多种类型细胞因子,已检测到的有IL-1,IL-6,IL-7,CSF,IFN及趋化因子(CF)等。其中IL-6,IFN为较高水平分泌量,IL-1,CF为中等水平,IL-7、CSF为较低水平分泌量。MTSC4不能自发分泌IL-3及TNF_α。MTSC4的建立有利于分析胸腺选择特别是阴性选择的机理,及细胞因子在其中的作用,也可用于研究自分泌因子的网络调节。  相似文献   
62.
东方蜜蜂 (Apisceranacerana)是喜马拉雅山东部地区的土著蜂种 ,是我国及东南亚周边国家人工饲养最悠久的蜂种。开发利用东方蜜蜂的授粉资源 ,有利于促进山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Partap等 ,1993;Cervancia ,1997)。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 ,合理设置蜂场中蜂群之间的距离或农作区内蜂群的密度 ,能够提高授粉的效果 (Joseph等 ,1985 ;Kevan等 ,1995 )。但是 ,东方蜜蜂的个体较小 ,在花朵上停留的时间短 ,在 1min内可采访 10~ 2 0个花朵 (Panda等 ,1988) ;采集飞行的速度快 ,通常 1次野外采…  相似文献   
63.
饲养东北虎的微卫星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北虎是世界上濒危动物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该研究利用10个在东北虎基因组中表现多态性的微卫星基因座(Fca005, Fca075, Fca094, Fca152, Fca161, Fca294, Pti002, Pti003, Pti007和Pti010)对113只饲养东北虎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的PCR扩增产物,计算了10个微卫星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13只东北虎样品中,10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其中Fca152最多;等位基因频率处于0.009~0.767之间。基因杂合度值在0.385~0.707间,平均为0.616,多态信息含量值在0.353~0.658间,平均为0.558,有效等位基因数处于1.629~3.409之间,平均为2.784,表明所选用的10个微卫星基因座在研究样品中均为中高度多态性基因座,具有比较明显的遗传变异。113只样品中包括75只毛发样品,23只血液样品和15只组织样品,不同样品的结果比较表明,毛发、血液和组织样品均可以得到清晰的扩增结果。所以,微卫星基因座与非损伤性DNA分析方法可以成功地应用于濒危珍稀动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Abstract:. The tiger is one of the most threatened wildlife species since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tiger have decreased dramatically in the last century. The wild Amur tiger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o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ast China, the far east area of Russia and the north Korea and its size of wild population is about 450 in the world and 20 in China. Several hundred captive populations of Amur tigers are the main source to protect gene library of tiger and the source of recovering the wild populations. The Breeding Center for Felidae at Hengdaohezi and Ha’erbin Tiger Park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the biggest captive breeding base in China. How to make clear the genetic pedigree and establish reasonable breeding system is the urgent issues. So we use the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and non-invasive technology to research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aptive Amur tiger in this study. Ten microsatellite loci (Fca005, Fca075, Fca094, Fca152, Fca161, Fca294, Pti002, Pti003, Pti007 and Pti010), highly variable nuclear markers, were studied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in 113 captive Amur tigers. The PCR amplified products of microsatellite loci were detected by non-denatured polyacry 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llele numbers, allelic frequency, gene heterozygosity(H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 and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Ne) were calculated. 41 alleles were found and their size were ranged from 110bp to 250bp in ten microsatellite loci, Fca152 had 6 alleles, Fca075, Fca094 and Fca294 had 5 alleles, Fca005 and Pti002 had 4 alleles and the others had 3 alleles in all tiger samples, respectively. The allelic frequencies were from 0.009 to 0.767; The He ranged from 0.385 to 0.707, and Fca294 and Pti010 locus had the highest and lowest value; the PIC were from 0.353 to 0.658, Fca294 and Pti010 locus had the highest and lowest value; and Ne were from 1.626 to 3.409, Fca294 and Pti010 locus had the highest and lowest value, which showed the ten microsatellie loci had high or medium polymorphism in these Amur tigers and had high genetic diversity. At the same time, we only found even bases variability which showed the even bases repeat sequence (CA/GT) maybe the basic unit for length variability of microsatellite in all loci. In this study, the samples were made up of 75 hair specimens, 23 blood specimens and 15 tissue specimens, we obtained the genome DNA from hairs using the non-invasive DNA technology and demonstrated that DNA derived from hair samples is as good as that obtained from blood samples for the analaysis of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and non-invasive DNA technology can help study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mur tiger. This method could be used in the captive management of other endangered species.  相似文献   
64.
洞庭湖四种黄颡鱼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洞庭湖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长须黄颡鱼、普通黄颡鱼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对 4种黄颡鱼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通过筛选的 90个引物对 4种黄颡鱼基因组DNA的扩增 ,获得了 36个有效引物 ,并计算出了 4种黄颡鱼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遗传距离最大的为普通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 (D =0 9895 ) ,遗传距离最小的为普通黄颡鱼和光泽黄颡鱼 (D =0 672 0 )。同时运用聚类分析 (UPGMA)的方法建立了 4种黄颡鱼的聚类图。  相似文献   
65.
小陇山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毛学文  张海林  孔红 《植物研究》2003,23(4):485-491
小陇山位于秦岭的西端,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有种子植物150科805属2400多种。10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蝶形花科,50~100种的有毛莨科、百合科、伞形科、莎草科、唇形科、忍冬科等,这些科属大多为温带性质。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15个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表明了与世界各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程度。温带分布的类型占绝对优势,由于小陇山地理位置特殊,决定了其成为多种地理成分的汇集地,区系中单种科、少种科属及古特有属相对丰富,孓遗植物和珍稀植物较多,说明了该区系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66.
本文根据时序分析理论与方法提出对正常人和室性早搏心脏病人的心电图进行谱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正常人和病人的谱差异显著,可利用此方法对心脏病人进行医疗诊断.  相似文献   
67.
北京市民营医院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北京市民营医院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方法 根据《2013年北京市卫生机构年报表》分析北京316所民营医院基本情况、规模、人力资源、医疗服务与经营等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民营医院内部管理体制。结果 北京市316所民营医院中有272所医院(占72.4%)成立于2000年以后,城区医院(229所)多于非城区医院(87所),营利性医院(230所)多于非营利性医院(86所);规模方面,非城区、非营利性医院分别较城区、营利性医院大;经营方面,非城区、非营利性医院分别优于城区、营利性医院。结论 北京市民营医院成立时间短,发展迅速,以营利性、综合性医院为主,地域分布不均衡,管理体制先进。  相似文献   
68.
植物Rac是植物中特有的小分子G蛋白,我们从苎麻转录组中获得一个小分子G蛋白基因eDNA,.5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后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RaclcDNA全长为l043bp,包括594bp开放阅读框、214bp的3’端非编码区和235bp的5’端非编码区,能编码一个197氨基酸的推导蛋白。该蛋白包含G蛋白典型的效应因子结合位点、GTP/GDP结合位点和碱性氨基酸区,c末端具有保守的异戊烯基化位,CSIL。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该基因在5个苎麻品种及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Racl基因在苎麻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纤维木质素含量不同的品种中,Racl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木质素含量高的品种具有较高的Racl基因表达,表明该基因可能在苎麻木质素合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9.
木薯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培育出生产性状更加优良的木薯品种,是推进木薯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分子育种技术在培育优良木薯品种方面具有传统育种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在提高植物抗寒性与病虫害抗性、降低氰苷含量、提高淀粉含量及组成、改变储存物种类、防止木薯收获后变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在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利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加快获得具有抗逆能力提高、品质改良、产量增加、耐储藏等优良特性的木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70.
以2009年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8a的田间定位试验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免耕和秋翻两种耕作方式及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两种种植方式下耕层有机碳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加权平均和分层两种方法计算最小限制水分范围(LLWR),用其评价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在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下0-5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比秋翻增加了15.2%和11.5% (P<0.05).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LLWR值为0.148-0.166 cm3/cm3,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大豆轮作的LLWR高于玉米连作且在两种种植方式下均表现出免耕小于秋翻的特点;利用分层法计算得到的LLWR值介于0.130-0.173 cm3/cm3之间,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下免耕0-5 cm LLWR均显著小于秋翻,而5-30 cm LLWR数值免耕大于秋翻(P>0.05);玉米-大豆轮作下0-30 cm各层LLWR均高于玉米连作.由于LLWR可以评价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此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LLWR可以客观的反映不同耕作处理尤其是种植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而采用分层法计算的LLWR则更清晰的刻画了土壤表层与亚表层固碳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