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01.
202.
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能维持T-淋巴细胞及CTLL-2细胞株(IL-2依赖)的增殖达一个月之久,细胞总数增加了近千倍。这种作用能被rJL-2专-的单克隆抗体破坏,显示rIL-2的专一性,rIL-2能增加天然杀伤细胞(NK)的活动达46—96%,但其剂量太高时反而起抑制作用,它能诱异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vmphokine Activated Killier,LAK)的生成,它还能杀伤转移性人肺癌细胞及抗NK的HL-60癌细胞株,其杀伤效率达37.06—54.84%。这说明我们获得的rIL-2在上述生物功能方面与天然lL-2相似。  相似文献   
203.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了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 cDNA和hBDNF成熟蛋白编码片段,分别克隆到pUC18中.经测序确认两个插入片段序列正确.hBDNF cDNA在CMV启动子控制下在NIH/3T3细胞中表达,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确有BDNF mRNA存在.BDNF成熟蛋白编码序列在T7启动子控制下在E.coli中表达,SDS-PAGE表明,BDNF得到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04.
长耳Xiao越冬习性及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理钦  张举恒 《四川动物》1998,17(4):185-185
  相似文献   
205.
抗HBsAg-碱性磷酸酶双功能抗体分子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带有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双功能基因工程抗体, 用PCR方法克隆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基因, 通过酶切分析和DNA序列测定核实后,将其重组到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 Fab段的Fd羧基端,构建重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HBFAP, 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 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后, 采用ELISA法检测到培养上清中存在与HBsAg的结合活性和碱性磷酸酶的催化活性, 显示抗HBsAg-碱性磷酸酶双功能抗体分子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  相似文献   
206.
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DNA,直接注射到视神经切断或正常的黑斑蛙的视网膜中.注射2周后,观察到蛙视网膜神经细胞仍然有转染基因表达,这种基因转染对神经元的类型没有选择性.被转染神经元主要局限于注射点周围.蛙视神经切断后,被外源基因转染的细胞分布区域略广于视神经未切断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7.
重组人Fab金属螯合层析法纯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组人Fab(rh Fab)表达载体的羧基端插入六个组氨酸, 使其对金属螯合层析介质产生特异性吸附, 可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 采用自制金属(铜、锌金属离子)螯合层析介质, 以pH和咪唑两种洗脱方法,对rh Fab段的纯化效果进行了探讨. 结果显示: 铜离子螯合层析介质比锌离子螯合层析介质对rh Fab的亲和能力更强; pH洗脱方法的重复性优于咪唑法; 金属铜离子螯合层析法对rh Fab进行一步纯化可得到纯度大于95%的rh Fab产品.  相似文献   
208.
意蜂三个品系间的基因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迎辉  李举怀 《昆虫学报》1994,37(2):159-16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1EF)电泳对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三个品系(渐农大A系, 湖北意蜂和引进的原意蜂)的成年工蜂进行了苹果酸脱氢酶 (MDH) 同工酶的测定。它们的MDH图谱均有三个区带(MDHI、MDHll和MDHIll),其中MDHII是由三个等位基因(a、b、c) 编码的,应有六种基因型(a/a、b/b、c/c、a/b、b/c和a/c),但本实验室测定的360余头个体中,均宋 出现b/b型.浙农大A系出现了除b/b型以外的其它五种基因型,而其它两个晶系都仅出现了c/c, a/c和b/c等三种基因型。对结果进行独立性检验,浙农大A系的MDHII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以及 杂合度等与其它两个晶系均有很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它与这两个晶系已有了相当程度的遗传分化,因此,这个结果可以为浙农大A系的建立提供一个遗传和生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9.
构树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工酶分析表明:在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形成层活动周期中, 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中过氧化物酶酶带变化最大,参与IAA 浓度调节的酶带在晚材形成前出现,当其它生长停止、韧皮部仍在分化时又消失,完全休眠后, 所有酶带又都出现。在周皮、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中,酯酶同工酶酶带变化明显与形成层活动有关,有些酶带只在木栓细胞和/或木质部细胞分化时出现  相似文献   
210.
用绵恢725、蜀恢527和蜀恢881三个籼型恢复系、1个美国稻Lemont和1个爪哇稻香大粒作母本, 与1个日本特早熟粳稻Kitaake杂交, 研究了5个杂种F1及其亲本的光合生理表现。结果表明, 在高光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 flux density, PFD)条件下, 5个杂种F1净光合速率(Pn)明显高于双亲或双亲之一, 推测亲本与杂种F1之间不同的Pn同叶片中Rubsico活性有关。杂种F1的比较中, 在表观量子效率(j)、羧化效率(CE)、CO2补偿点(G)等方面, 籼粳亚种间杂种F1(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蜀恢881/Kitaake)对2个亚种内杂种F1香大粒/Kitaake(粳爪交)、Lemont/Kitaake(不同生态型的粳粳交, 美国稻属于特殊粳稻)具有明显的优势, 而蜀恢881含有粳型血缘, 蜀恢881/Kitaake也比典型籼粳亚种间杂种F1 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优势稍逊一筹。5个杂种F1因为具有不同的遗传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光合优势, 在这方面, 典型籼粳亚种间杂交蜀恢527/Kitaake、绵恢725/Kitaake要优于其他杂交种, 说明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大, 其杂种F1的光合优势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