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01.
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分子标记方法主要有RFLP、RAPD、SSR、AFLP、SCAR、CAPS、SNP等.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经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西瓜和甜瓜的20多个质量性状进行了标记和定位.本文主要对西瓜和甜瓜质量性状的分子标记和定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RAPD标记使用最多,而更具优势的SSR标记使用较少;对抗病虫等育种相关的基因研究较多,且多数标记遗传距离偏大,达不到图位克隆的要求,而对西瓜和甜瓜遗传基础相关的基因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402.
产胞外多糖酵母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产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微生物胞外多糖大多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特性,但对酵母胞外多糖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产胞外多糖的酵母菌株,并对其发酵产糖条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平板涂布法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酵母菌株,苯酚硫酸法测定菌株胞外多糖的产量,筛选出胞外多糖高产菌株,并对其进行5.8SrDNA分类鉴定,最后优化其产糖培养基组成。【结果】对从葡萄、蜜枣、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132株酵母进行筛选,最终得到3株高产胞外多糖的酵母菌株Z14、Z20和L25。经5.8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从左优红葡萄中分离得到的Z14和Z20与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处于同一分支,相似性达到99%以上;从落叶松近表层土壤分离得到的L25与土生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humicolus)处于同一分支,相似性为98.8%。经优化,利于Z20胞外多糖合成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8%,(NH4)SO40.2%,KH2PO40.1%,酵母浸粉0.1%,CaCl20.01%。在初始pH6.0,发酵温度28℃,摇床转数160 r/min条件下,在此培养基中发酵4 d后胞外多糖产量可达2.046 g/L,比复筛时的产量1.137 g/L提高了79.9%。【结论】文献已报道某些属的酵母可以生产胞外多糖,经本文研究发现Issatchenkia属的酵母也可以合成胞外多糖,并且改变基础产糖培养基的成分可以显着提高Z20胞外多糖的产量。  相似文献   
403.
我们于1984年开展研究抗甲型肝炎病毒(HBV)的单克隆抗体(McAb),得到了3株能连续传代,稳定分泌抗-HAAg的杂交瘤细胞系,抗体在组织培养上清液中的ELISA滴度为1:800~1:1600,腹水为1:10,000—1:100,000。 用ELISA方法检测三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与经免疫粘附血凝(IAHA),免疫电镜(IEM)证实的5份甲肝抗原和Abbott公司的甲肝抗原均产生特异性反应。但不与正常人  相似文献   
404.
本文描述新种有:指缘篦羊齿(Ctenozamites digitata),红坭篦羊齿(C.hongniensis),褶面篦羊齿(C.plicata),侧羽叶型篦羽叶(Ctenis pterophylloides),二叉假篦羽叶(Pse-udoctenis bifurcata),厚叶假篦羽叶(P.pachyphylla),多褶带羊齿(Taeniopteris multiplicata)和三叠列斯里(Lesleya triassica)。  相似文献   
405.
中国菊科菜蓟族植物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06.
人α-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工合成的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构建了五个不同的表达质粒,它们不同之处是SD序列与起始密码子ATG间距离(D)各异。计算机模拟计算出翻译起始区域(TIR)中二级结构的最小生成自由能,以(D)为6个核苷酸时最小(绝对值)。它的表达效率也最高,产物TNF-α可达菌体总蛋白的60%。密码子的选用对表达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故人工合成TNF-α基因(选用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的表达效率高于sc-  相似文献   
407.
中国产对开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刘保东  包文美 《植物研究》1991,11(2):93-100
本文对中国产铁角蕨科的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配子体发育,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了详细研究。孢子单裂缝,周壁具褶皱。萌发方式向心型。丝状体2—8细胞,单列。原叶体发育三叉蕨型,具毛状体。雌雄同株为主。精子器较大,颈卵器细长。比较配子体的特征,本文认为中国产的对开蕨与欧洲所产的应为同一种。  相似文献   
408.
曾淑英   《广西植物》1990,10(2):105-106
<正> 啮蚀叶羽藓 新种 图1 植物体极纤细,柔软,疏松交织生长,上部金黄色,下部淡褐黄色。茎葡匐,长约1.5—3cm,直径0.15mm,不规则二回羽状分枝,具黄棕色假根和线状或披针形鳞毛。茎叶疏松排列,微凹,干时尖部内弯,潮湿时直立开展或顶端外倾,阔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先端渐尖,由1—3个单列细胞组成毛状尖,叶边缘具不规则粗齿,齿顶端平滑或具2—3个疣,从中部到基部背卷,中肋较透明,其长度为叶的2/8,背部上面具2—3刺状疣;  相似文献   
409.
郑淑英 《古生物学报》1995,34(6):722-730
描述的介形类化石标本采集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和喀什两地区,其中,齐古组产Darwinula-Timiriasevia组合,恰克马克组产Darwinula-Bisulcocypris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组合,其时代前者为晚侏罗世,后者为中侏罗世;俄霍布拉克组和克拉玛依组产以Bisulcompris-TungchuaniaDarwinula为代表的组合,其时代为早-中三叠世。  相似文献   
410.
喜树原形成层到形成层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了枣树茎中原形成层到形成层的转化过程。距茎端0.5mm处,节间开始伸长之前,横切面上4—5个原形成束及束间的分生组织组成原形成层环。径向切面观,原形成层环呈现出较均一的结构。随着节间开始伸长,由于原形成层细胞发生假横向分裂,出现了长短两类细胞,长细胞多数端壁倾斜,短细胞多数端壁平截。以后,长细胞发育为纺缍状原始细胞,短细胞发育为射线原始细胞,部分射线原始细胞可以伸长井侵入生长而转化为纺缍状原始细胞。在节间伸长将停止时,此种转化基本完成。喜树为非叠生形成层,纺缍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都有多核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