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冷杉天然林下地表主要苔藓斑块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华  包维楷 《植物学报》2006,23(6):684-690
调查分析了大渡河上游藓类-冷杉天然林下5种主要地表苔藓斑块(锦丝藓、赤茎藓、大羽藓、塔藓及锦丝-大羽藓)的生物量, 同时测定了各斑块相关环境因子(斑块表面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及基质湿度等)。对苔藓生物量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综合分析表明, 不同苔藓斑块的生物量有差异, 且不同斑块环境因子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斑块生物量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显示, 苔藓斑块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较显著, 苔藓生物量特征受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灌木层盖度及草本层盖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但不同环境因子对不同斑块苔藓生物量的影响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72.
用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了大鼠中缝核群中SOM样神经元对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调控。PRV注射大鼠咽肌后,在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中缝大核和中缝背核中可见少量PRV和SOM双标记细胞。首次证明了大鼠中缝核群中SOM样神经元对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推测中缝核群中的SOM可能和咽肌运动的精确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73.
用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了前脑中SOM样神经元对孤束核中食管前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当PRV注射于大鼠颈部食管后,在大脑皮质前部嗅沟背侧的无颗粒型岛叶皮质后部和嗅沟腹侧的梨状前皮质前部可见较多PRV和SOM双标记细胞。在终纹床核、内侧视前区、外侧视前区和正中视前区、终板血管器、穹隆下器、以及嗅结节等处也可见少量PRV和SOM双标记细胞。本文推测脑对颈部食管运动的调节是由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4.
提取猫的背根神经节 (DRG)中的Poly(A) +RNA ,注射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表达 ,2d后通过双电极电压箝技术检测爪蟾卵母细胞对速激肽受体激动剂的反应 .NK- 1受体特异激动剂 [Sar9,Met(O2 ) 11]SP (Sar -SP) ,NK -2受体特异激动剂 [β- Ala8] neurokininA ( 4~ 1 0 ) (Ala -NKA)和神经激肽A(NKA)产生相似的内向电流 .由一个快速的锋电流和持续数分钟的振荡电流组成 .Sar- SP的反应只被NK- 1受体特异拮抗剂L- 6 6 8,1 6 9( 1 μmol/L)阻断 ,而NKA及Ala- NKA的反应则仅被NK -2受体特异拮抗剂L -6 5 8,877( 1 μmol/L)阻断 .注射猫脊髓背角Poly(A) +RNA在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的速激肽受体的反应基本相似 .这些速激肽受体的反应都具有强烈的脱敏性 .这是首次在爪蟾卵母细胞受体表达系统证明DRG神经元有速激肽NK- 1和NK -2受体 ,从而提示在伤害性初级传入末梢上可能存在速激肽突触前自身受体  相似文献   
75.
用半抗原——Digoxigenin标记的福氏2a YSH6000的1.4kb virG DNA探针,检测73株痢疾杆菌(宋氏64株、福氏5株、志贺氏4株)、32株EIEC、17株耶氏菌属菌、5株伤寒杆菌和5株大肠杆菌的DNA同源性。前3种菌同时作Sereny试验,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痢疾杆菌及EIEC中均含virG同源区,其它被测菌则无此同源区。virG DNA仅与痢疾杆菌及EIEC的Sereny试验相关.而与耶氏菌属的Sereny试验无关。用virG DNA探针检测宋氏痢疾杆菌及EIEC的毒力,与Sereny试验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87.5%和90.9%。  相似文献   
76.
2017和2018年每年6至10月,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繁殖期16只黑顶麻雀(Passer ammodendri)(9♀,7♂)和繁殖期后1个月内雌雄各1只的活动区进行了监测。使用95%固定核空间法(FK)计算活动区面积,60%固定核空间法求得的活动区面积作为核心区面积。结果显示,在繁殖期雌雄黑顶麻雀个体间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分别为(23.88±4.50)hm2(n=9)和(32.36±7.24)hm2(n=7),核心区面积分别为(3.92±0.70)hm2和(5.55±1.55)hm2,繁殖期雌雄个体间的活动区和核心区面积均无显著差异。繁殖结束后一个月内雌雄活动区面积分别为123.86hm2和272.40 hm2,核心区面积分别为23.68 hm2和64.88 hm2。雌、雄性个体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和核心区面积均显著小于繁殖期后。个性表现为羞怯的个体活动区面积显著小于个性表现为勇敢...  相似文献   
77.
78.
早在Watson及Crjek提出DNA双螺旋模型的同时,有人就考虑过左手螺旋DNA存在的可能性,并在理论上推测这种构象的存在会方便DNA复制叉的移动及复制链的分离。由于当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多数科学家热衷于如何用自己的资料去证实以B型DNA为基础的双螺旋模型,上述设想末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定腹膜间皮细胞在高糖引起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microRNA的表达差异。方法:常规培养PMC细胞,利用高糖培养液刺激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发生EMT,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EMT标志基因变化,以此确定高糖诱导EMT的发生。利用特异茎环结构的引物合成microRNA的cDNA,实时定量PCR检测重要micro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高糖培养液培养腹膜间皮细胞48hr后,细胞形态呈梭形改变,同时EMT标记基因E-cadherin表达明显减低(P0.01),Vimentin表达显著升高(P0.01),说明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发生了EMT。利用microRNA特异的茎环结构引物,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高糖刺激后miR-193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miR-15a和let-7e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miR-16和miR-2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检测发现高糖刺激后miR-193a的表达水平随刺激时间表达升高。结论:异常变化的microRNA可能对高糖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EMT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