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重大代谢性疾病,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开发是国家的重大需求。随着类器官技术的问世,胰岛类器官(islet organoid)应运而生且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极具价值的新型糖尿病研究模型。胰岛类器官是基于目前对胰岛发育机制的理解,通过体外添加诱导因子程序化地激活或抑制发育过程中的特定信号通路,将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具有类似天然胰岛结构和功能的三维细胞培养物。由于胰岛类器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外模拟胰岛的发育过程,体现其组织结构,行使分泌多种激素、调控血糖水平的生理功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已被用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评价以及临床移植治疗等,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总结和介绍胰岛类器官目前的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讨论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23.
为明确冷冻处理对驴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成熟48 h的驴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冷冻处理前后驴肉pH值、含水量、解冻损失、挥发性盐基氮、肉色等理化及感官指标,发现冷冻前后驴肉pH值、含水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部位肉常温解冻损失不同,冷冻处理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上升,L*、a*下降,b*变化不明显。为达到规模化驴肉生产的提质、减损、增效的目的,有必要针对性的开展驴肉贮藏及解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4.
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解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早在三十年代苏联学者从土壤中分离到硅酸盐细菌,并测定解钾强度,培养5d分离出来的钾量为原硅酸盐中含量的15.9%,同时在不同土壤和不同农作物上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试验,证明对农作物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硅酸盐细菌的作用是刺激作用,为农作物补充钾素营养是微不足道的。 作者分离到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经工业发酵研制成菌剂。该菌剂经几年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缺钾土壤上对各种农作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尤其在土壤中速效钾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施用该菌剂增产更加明显。这充分说明土壤缺少速效钾是限制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原因。HM8841菌株能为农作物提供一定量的钾素使农作物提高产量。但其解钾能力有多高,能提供多少钾素,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此作者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底物对HM8841菌株的解钾效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5.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产生的脾脏肿大占位效应和血细胞过度消耗及伴随骨髓移植等临床综合症状,严重影响了针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目前通过非手术治疗难以控制脾脏肿大,且无特异性药物有效遏制,极易造成重度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导致的出血现象,此时外科和介入治疗手段则为首选方式,一般包括脾脏切除、脾脏部分切除、介入治疗(目前以脾动脉栓塞为主)等,其中又以脾脏切除术疗效最直接和确切。然而脾切除对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使人们认识到保脾的重要性,但如何最大限度的保留脾组织和脾功能,至今争议仍然存在。因此,本文综述了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脾亢的诊断标准以及脾功能亢进的外科和介入治疗方法,为脾功能亢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恶臭假单胞菌NA_1菌株的培养和产酶特性与已报道的产酶菌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IFO 12648和荧光假单胞菌(Psudomonas fluorescens) TN5有所不同, 主要反映在最适碳源及浓度、最适诱导剂浓度和最适培养温度等方面。最适的转化条件是温度为30℃,pH为7.0, 烟酸的浓度为3%。采用初步优化后的条件和流加底物的方式进行4L上罐生产,恶臭假单胞菌NA_1菌株的6_羟基烟酸产率可达到108.39g/L。  相似文献   
27.
构建SPARc基因过表达载体,转染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u/胞系SKM-1细胞,探讨SPARc基因过表达对!&MDS细胞系SKM一1细胞凋亡的影响。XpcD—NA.SPARC为引物,PCR扩增SPARc基因;将靶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载体pGC—GV,构建含有删Rc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GC—GV-SPARC,测序检测正确性;将构建载体pGC-GV-5黝尺C砗专染人MDs细胞系SKM-1,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RT-PCR检测sKM-1细胞中SPARC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SPARC蛋白表达,MTS法测定小剂量阿糖胞苷(30ng/mL)对实验组增殖抑制的影响,AnnexinV检测.洲尺c基因转染后对人SKM-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构建含有SPARc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GC-GV-SPARC转染效率为(64.25±1.42)%;转染后,SPARCmRNA及蛋白表达在靶细胞中较对照组增多。小剂量阿糖胞苷对转染组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组。SPARC基因转染后人SKM-1细胞凋亡率较未转染组明显增高,加入阿糖胞苷后人SKM-1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由此说明,作者成功构建了携带.&SPARc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NSKM-1细胞系后稳定表达SPARC基因,SPARC过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且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30ng/mL)更有效地抑制SKM-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8.
内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通过释放激素和神经肽类物质来响应外界刺激,而这些物质的分泌,都是通过致密核心囊泡(dense core vesicle,DCV)来实现的.但是,现阶段关于DCV的生成、转运、释放的机制很大程度上是不清楚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线虫的排便行为和肠道分泌联系起来,并以此表型进行全基因组RNAi筛选,寻找调节DCV的新基因.我们成功筛选到了一些在肠道调节DCV生成或释放的基因.其中,CAB-1被确认为特异性调节DCV分泌的重要因子.在肠道中,cab-1突变会降低肠道DCV内容物的分泌,而在神经系统中,CAB-1的缺失也会导致DCV的标识物堆积在突触前,而突触囊泡(synaptic vesicle,SV)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经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95例,全部患者均经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观察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免疫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并随访6-24月观察患者生存率。结果:95例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3.15%,其中CR 23例(24.21%),PR 56例(58.94%),PD 9例(9.47%),SD 7例(7.37%)。在碘125插置过程中出现7例气胸,术后出现2例咳血、1例排便困难和3例出现发热并伴穿刺处疼痛。全部患者治疗前后IgG、IgA和IgM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治疗后4周各病种晚期肿瘤患者相应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肺癌患者中,半数生存期为20个月,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79%和41.51%;而同期行姑息手术且未接受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的40例肺癌患者,半数生存期仅为12个月,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50%和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晚期肿瘤具有适应症广、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还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结核Ag85A-CD226 DNA疫苗经灌胃方式接种小鼠后在脾淋巴细胞与肠道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构建的pcDNA3.1-Ag85A-CD226、pcDNA3.1-Ag85A和pcDNA3.1-CD226真核表达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大肠杆菌,扩增并提取纯化质粒,用脂质体包裹制成DNA疫苗。经灌胃方式将制备的DNA疫苗接种C57BL/6小鼠,设置Ag85A-CD226疫苗组、Ag85A疫苗组、CD226疫苗组、pcDNA3.1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g85A和CD226在肠道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的CD226表达。结果 CD226在Ag85A-CD226疫苗组脾脏CD4+T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均明显强于Ag85A疫苗组、CD226疫苗组、pcDNA3.1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226在Ag85A-CD226疫苗组脾脏CD8+T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Ag85A疫苗组、pcDNA3.1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D226疫苗组相比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26在Ag85A-CD226疫苗组小肠派氏淋巴结表达明显强于Ag85A疫苗组、CD226疫苗组、pcDNA3.1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g85A只在Ag85A-CD226疫苗组和CD226疫苗组小肠固有层表达,且在Ag85A-CD226疫苗组的表达明显强于CD226疫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g85A-CD226 DNA疫苗接种后,CD226在脾淋巴细胞和肠道表达增强,Ag85A在肠道表达增强,CD226的表达增加会增强Ag85A在肠道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