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探讨天山北麓中段水库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功能,选取蘑菇湖水库(MGW)、奎屯/车排子水库(KCW)、安集海水库(AJW)和八一水库(BYW)为典型水库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多点采集水库水样,收集水样中的微生物,CTAB法提取总DNA,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V3-V4区,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BLAST、USEARCH、QIIME等软件和在线工具分析水库细菌的多样性,使用PICRUSt软件和KEGG数据库预测细菌功能基因组成。结果表明,水库细菌分属18个门、38个纲和181个属,其中AJW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数量和多样性指数较高。4个水库菌群组成有一定的共性,在门分类阶元上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纲分类阶元上优势菌为黄杆菌纲(Flavobacteriia);在属分类阶元上优势菌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然而各水库菌群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变形菌门中,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MGW和BYW较高,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l)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分别于AJW和KCW具有较高丰度;芽孢杆菌纲(Bacilli)在AJW和MGW具有较高丰度;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还包括AJW的动性杆菌属(Planomicrobium)、KCW的马赛菌属(Massilia)、MGW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动性杆菌属以及BYW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另外,AJW特有多种丰度较高的菌纲和菌属,其中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CL500-29_marine_group均有利于水质和菌群多样性的维持。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表明,4个水库菌群的多种代谢以及遗传信息处理、信号传递和细胞生长相关功能基因丰度较高,并含有环境异生物降解代谢相关基因,其中苯甲酸、氨基苯甲酸酯、氯烷烃和氯烯烃以及萘降解相关基因的相对丰度较高。以上结果提示,天山北麓中段不同水库菌群组成存在差异,其与水源、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相关。水库菌群含有芳香族和有机氯等化合物降解相关基因,其可在污染物的降解和生物修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2.
采用光学显微镜徒手切片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制备技术,以两种叶状地衣即中国树花(Ramalina sinensis)和地卷(Peltigera rufescen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uSO4(0、1、2、3、4mmol/L)处理24h后地衣体细胞的存活率以及Cu2+胁迫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光学显微镜下可初步确定,Cu2+浓度越大中国树花共生藻细胞存活率越小,而同样处理条件下地卷共生藻细胞的存活率则基本保持不变。(2)低浓度Cu2+(1mmol/L)对中国树花细胞结构基本无影响,细胞壁、细胞膜及细胞内的线粒体、叶绿体完整;随着Cu2+浓度增加,当处理Cu2+浓度为2mmol/L时,细胞壁无损,但细胞膜开始破坏形成小空泡,线粒体嵴变凌乱,叶绿体也出现皱缩,类囊体膨胀,基粒排列紊乱;当Cu2+处理浓度大于2mmol/L时,共生藻的细胞膜和细胞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Cu2+浓度为3mmol/L时,细胞壁变薄,细胞膜形成的空泡变大,细胞内部结构变松散,蛋白核消失,叶绿体与细胞质混在一起,基粒片层扭曲,分布混乱,线粒体变形;当Cu2+浓度达4mmol/L时,细胞结构完全受到破坏。(3)不同浓度Cu2+处理对地卷共生藻细胞结构无明显的影响,在所有处理条件下地卷共生藻细胞壁、细胞膜都完整,且大多数共生藻细胞处于分裂状态。研究认为,中国树花对Cu2+胁迫较敏感,Cu2+耐受在1~2mmol/L之间,Cu2+浓度与中国树花细胞结构的损伤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Cu2+浓度越高,其属于共球藻的真核共生藻细胞受损程度越大;地卷对Cu2+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Cu2+胁迫下地卷属于蓝藻的原核共生藻细胞仍能繁殖分裂产生子代细胞。  相似文献   
53.
基于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并结合Arc GIS软件,探究了阿勒泰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阿勒泰地区干旱状况.研究期间,阿勒泰地区虽然年和四季的干旱频次和不同等级干旱覆盖范围都呈减少趋势,但是旱情仍较为严重,年和季节的干旱发生频繁,且多年存在重旱和特旱发生在整个阿勒泰地区;秋季和冬季的干旱频次分别在1997和1983年发生减少突变,夏季的干旱频次首先在1962年发生增加突变,随后在1991年发生减少突变,年均和春季的干旱频次无突变发生;年和四季的干旱频次都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干旱频次和不同干旱等级在空间上的分布表明,东部清河县旱情较为严重,中部阿勒泰市、富蕴县、布尔津县、福海县旱情次之,西部地区的哈巴河和吉木乃县的旱情较轻.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融合有Usp45信号肽和3Lys M锚定序列的EGFP蛋白能否通过p32启动子组成型展示于乳酸乳球菌MG1363表面。方法融合PCR法分别将p32启动子与Usp45信号肽、3Lys M与egfp基因融合亚克隆至p MD-18T载体,鉴定正确后命名为18T-p Usp45、18T-3Lys M-egfp,分别将上述片段切下依次插入p MG36e构建p MG36e-p Usp45-3Lys M-egfp。将其转化入乳酸乳球菌MG1363,荧光显微镜观察及SDSPAGE、Western-blot检测。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菌p MG36e-p Usp45-3Lys M-egfp/MG1363,荧光显微镜、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重组蛋白能在MG1363中组成型表达,且分泌至胞外并锚定在细胞壁上。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组成型表面展示载体p MG36e-p Usp45-3Lys M-egfp,重组蛋白能分泌至胞外且展示在MG1363细胞壁上。  相似文献   
55.
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PPARG)的31个SNP位点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利用质谱检测技术检测PPARG基因的31个SNPs位点多态性,并根据质谱峰图判读样本目标位点基因型,统计分析31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利用x2检验确定筛选的SNP位点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果发现31个SNP位点中,23个位点的次等位基因分布频率MAF≥0.05,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其他8个SNP位点的MAF0.05,没显示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男女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这些位点等位基因分布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提高难治性抑郁症近期临床疗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6周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HAMD评分、HAMA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时,应选择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提高近期临床疗效,且不加重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7.
大量采集新疆各地网衣属(LecideaAch.)地衣标本,发现1个中国新记录种L.hypocrita,4个新疆新记录种L.berengeriana,L.confluens,L.lactea,L.lithophila。文中对这些新记录地衣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反映地衣特征的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后文简称VSD)对骨科创面的疗效,并与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相比较,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5例感染创面病例采取手术清创后予VSD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创面感染得到控制后,创面干净,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达到植皮的要求后,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0例(实验组)采用游离植皮联合VSD法闭合创面,35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加压包扎植皮区,对两组术后的平均换药次数、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植皮后)、平均抗生素应用次数(植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此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植皮联合VSD组与植皮加压包扎组,在平均换药次数、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平均住院时间(植皮后)、平均抗生素应用次数(植皮后)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创面达到游离植皮条件后,游离植皮联合VSD负压引流可以促使皮片黏附,保持创面洁净,避免皮下渗液积聚,有利于皮片的存活,与植皮加压包扎组相比,减少了平均换药次数,缩短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植皮后),减少抗生素平均应用次数,提高了植皮成活率,说明游离植皮联合VSD组优于游离植皮加压包扎组,游离植皮联合VSD法治疗骨科创面有显著疗效。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后的固定方法,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1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SP7O和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HSP7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P53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HSP70和P53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79,P<0.01)。结论:HSP70和p53蛋白在PTC中均呈高表达,并有协同作用,两者可作为预测PTC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0.
腰椎间盘突出症2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腿抬高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100%,治疗优良率达88.08%,有效率100%。结论:腰、下肢和臀部疼痛、下肢麻木、体位改变、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肌萎缩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直腿抬高试验高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要要根据惠者体征、病程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最佳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