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七种鲤科鱼类标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标志广泛应用于鱼类遗传育种,引种驯化,种群数量变动,鱼类洄游分布,鱼类资源评估等工作。所以,鱼类标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我们在进行鲫鱼的选育中,深感标志的重要。过去,我们一直采用断伤截鳍(腹鳍或胸鳍)法,效果虽十分明显,但尚未消除截鳍是否影响鱼类生长的疑虑。为此,我们继1985年部分鲫鱼进行软鳍条标志法取得了初步效果后,又于1986年3—10月进行了标志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2.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的商榷莽克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植物生物工程实验室100080)如将1985年发表的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标志着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方面应用的开始,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已充分显示了其巨大的潜力。已有30多种抗16个植物病毒组的转基因植物,其中有些已进入大田推广阶段。抗真菌、细菌侵染的转基因植物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3.
人工创制桑树四倍体种质资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秋水仙碱对桑树6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1.5万株诱导四倍体,经适宜的培育和有效的选择,育成571份四倍体种质。对部分四倍体种质进行了性状调查、产叶性能测定、叶质鉴定和杂交结实性试验等方面的评价。获得一批高产型、优质型、高产优质型及结实性高、配合力好等优异桑树四倍体种质。  相似文献   
20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金志强  徐碧玉 《遗传》2006,28(12):1619-1626
香蕉的栽培品种绝大多数是三倍体, 常规育种难度大, 工作周期长, 难以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成为改良香蕉种质的有效方法。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的遗传转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取得的了较大的进步, 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杆菌介导香蕉转化的几个重要环节, 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5.
该研究采用RACE技术从香蕉中克隆了4条乙醇脱氢酶基因——MaADH1(GenBank No.KM253748)、MaADH2(GenBank No.KM253749)、MaADH3(GenBank No.KM253750)、MaADH4(GenBank No.KM253753),且在核苷酸水平上4条基因与2A基因组中的乙醇脱氢酶同源性较高;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MaADH2、MaADH3和MaADH4属于乙醇脱氢酶第I类,而MaADH1不属于第I类,也不属于第Ⅲ类。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4条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不同;不同激素、不同非生物胁迫以及生物胁迫处理后4条基因的表达显示,MaADH2受ABA、乙烯、茉莉酸、水杨酸、干旱和涝害诱导表达,最大表达量分别为 19.14、 428.19、 68.21、 61.79、53.73和108.43;MaADH3受盐胁迫诱导表达,最大表达量为220.27;MaADH1和MaADH4在不同处理后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研究表明,在香蕉中MaADH2可以作为ABA、乙烯、茉莉酸、水杨酸、干旱和涝害的标记基因,MaADH3可以作为盐害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20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容积指数的准确性,探讨多层螺旋CT 的诊断价值,为慢性阻塞性肺 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 年10 月-2012 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为观察组,另选 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 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 测定两组不同肺区的肺容积指标并与临床PFT 指标进行相关 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同肺区测定的Vin 及上肺区Vin-Vex 值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呼气末容积(Vex)、容积比(Vex/Vin)和肺容积变化比率[(Vin-Vex)/Vin]均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容积差(Vin-Vex)与各项PFT 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64层螺旋CT 肺容积成像对诊断COPD有预测意义,值得 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7.
黄芪甲苷后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后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simulate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I/RI)的SD乳鼠心肌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平均分为五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处理组(SI/RI)、黄芪甲苷预处理(5,10、20μM)+SI/RI组(AsIV+SI/RI)。各组细胞经处理后,四氮唑溴盐比色法(MTT)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TUNEL染色法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SOD测试盒检测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总嘌呤氧化酶(XOD)测试盒检测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缺氧复氧损伤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其培养液中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而不同浓度AsⅣ后处理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凋亡率显著下降,培养液中SOD水平显著上升,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呈浓度呈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sⅣ后处理组细胞中的Bcl-2表达明显上升,Caspase-3明显下降。结论:黄芪甲苷后处理对缺氧复氧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够显著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8.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容积指数的准确性,探讨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测定两组不同肺区的肺容积指标并与临床PFT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同肺区测定的Vin及上肺区Vin-Vex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呼气末容积(Vex)、容积比(Vex/Vin)和肺容积变化比率[(Vin-Vex)/Vin]均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容积差(Vin-Vex)与各项PFT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对诊断COPD有预测意义,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及稳定干扰Nodal的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株,并鉴定其EMT表型,用于研究Nodal诱导黑色素瘤EMT的现象及机理。方法:将过表达小鼠Nodal基因的质粒pL-tdTomatomNodal,及携带有干扰Nodal基因序列的shRNA质粒pGFP-V-RS-Nodal,分别转染B16细胞。通过抗性筛选富集,阳性克隆挑选及扩大培养,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B16/dT-mNodal及B16/sh-Nodal。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胞内Nodal的过表达及敲除情况和EMT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结果:两株细胞均构建成功,B16/dT-mNodal细胞株发出强烈红色荧光,胞内Nodal水平上调明显,并呈现间质细胞特性;B16/sh-Nodal细胞株发出强烈绿色荧光,胞内Nodal水平下调明显,并呈现上皮细胞特性。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Nodal及稳定干扰Nodal的B16细胞株,并构建Nodal影响B16细胞EMT过程的模型,为研究Nodal在黑色素瘤EMT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210.
为研究重瓣玫瑰(Rosa rugosa ‘plena’)的诱导抗虫性,采用机械损伤方式诱导处理重瓣玫瑰,研究机械损伤对重瓣玫瑰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可诱导重瓣玫瑰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加,PPO、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PAL活性的升高持续时间较长。T3(打孔损伤,3孔/叶)处理为最适的损伤程度,诱导的PAL、PPO、POD活性分别在第7、3、5天达到最高值。因此认为,采用适度地损伤能够诱导重瓣玫瑰较高的防御酶活性,提高植株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