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rs4905A/G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对168例广西壮族人群EBI3 rs6613 A/T和EBI3 rs4905A/G进行多态性检测,对比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ap Map)公布的中国北京人、日本人、非洲人和意大利人的SNP分型数据,分析5个人群rs6613 A/T、rs4905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在广西壮族人群中,EBI3基因rs6613 A/T位点AT基因型最常见,约为49.4%;T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约为52.1%;rs4905A/G多态性位点AC基因型最常见,约为48.2%;C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约为50.9%。EBI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洲人、日本人、意大利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3基因rs4905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人和日本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洲人和意大利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BI3基因rs6613 A/T和EB-13 rs4905A/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其他种族和地区人群相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某些疾病在不同人群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症状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各200例,另选同期200例非AC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及ACS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并比较ACS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通过Syntax评分系统评价冠脉病变,随访6-12个月,对比各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通过上述比较及分析,研究ACS患者NT-pro BNP与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MI组及UA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MI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的冠脉病变Syntax积分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Syntax积分≥33分的ACS患者的NT-pro BNP水平高于Syntax积分0-22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的Syntax积分及NT-pro BN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发生MACE患者的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与NT-pro BNP及Syntas积分均呈正相关(r=0.667,0.842;P0.05)。患者随访6-12个月MACE发生率与NT-pro BNP及Syntas积分也呈正相关(r=0.708,0.821;P0.05)。结论:ACS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与其NT-pro BNP水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73.
为了全面地满足满农作物在各个发育期中对土壤营养元素和空气营养元素的需要,也就是为了获得丰产,研究植物营养的理论基礎就成为农作物生理学首要的问题。为了提高棉花的收获量,必须运用正确的植物根系营养,灌溉棉业中在这方面已经作了相当够的工作,但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不能将营养制度僅僅归结为植物在生长期中营  相似文献   
74.
伟大的巴甫洛夫学说在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中任何一个课题时,都应该起着主导作用。“消化器官”这一课题的讲授,具有极大可能在学生面前:揭发人体内生活过程的具体性,构成有机体是一个统一体的概念,扩大关於巴甫洛夫的生活及活动的知识范围,以及培养学生苏维埃爱国主义精神和苏维埃民族自豪感。正确地布置这一课题的学习,将为学生积累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概念,逐步地引导他们深刻而牢靠地了解“神经系统”这一课题——这是本课程最复杂,最困难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5.
分析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性,揭示其种群间的共生关系,可为桂林岩溶石山植被的修复与重建、经营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样方调查,采用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OI)、Dice指数(DI)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中重要值前22位的乔木物种进行种间关联测定和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 研究区22个主要乔木物种总体呈显著正联结,表明该地区青冈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顶极阶段;χ2检验结果显示,231个种对中有108个种对呈正联结,115个种对呈负联结,8个种对无联结,正负联结比为93.9%,绝大多数种对呈不显著联结,种对间的独立性较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桂林岩溶石山较高的生境异质性导致物种间的生态位产生分化;AC、PC、OI和DI与χ2检验结果基本一致,种间关联性分析应以χ2检验为基础,辅以AC、PC、OI和DI等指数进行综合研究;根据PCA排序和种间关联关系,将22个主要乔木种群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组内物种对生境具有趋同适应性,组间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7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酚酸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及利  杨雨春  王君  杨立学 《生态学报》2019,39(18):6710-6720
酚酸物质是影响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之一,研究酚酸物质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作用机制。以山河屯林业局奋斗林场次生林(SF)、落叶松人工林(LP)、农田地(FL)和撂荒地(AL)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5 cm、5—10 cm和10—20 cm层的土壤总酚、复合态酚、水溶性酚和9种酚酸物质,并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测定这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各土层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在0—5 cm和5—10 cm土层中,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溶性酚含量最高,而在10—20 cm土层中,则是次生林显著高于其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P0.05)。在0—5 cm土层中,次生林土壤的总PLFA、真菌含量比农田地和撂荒地分别高14.61%、80.91%和55.63%、156.55%,同时,次生林的土壤真菌∶细菌(F∶B)显著高于落叶松人工林、农田地和撂荒地(P0.05)。0—5 cm层和5—10 cm层的土壤总酚与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而在10—20 cm层,三种土壤酚类物质与微生物群落均未达到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0—5 cm层土壤中的阿魏酸、2,4-二羟基苯甲酸和β-谷甾醇均对真菌群落和F∶B有显著影响(P0.05),而在10—20 cm层中,只有β-谷甾醇影响了微生物群落的生长。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改变了表层土壤的酚酸物质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酚酸物质对表层土壤各类群的微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抑制了深层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77.
运用压力室-容积技术(P-V技术)对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的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和生长于同一生境的近缘种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 (Bunge) Maxim.)的7个水分关系参数饱和含水量时最大渗透势(Ψssat) 、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渗透势(Ψstlp) 、初始质壁分离时渗透水相对含量(ROWCtlp) 、初始质壁分离时的相对含水量(RWCtlp) 、质外体水的相对含量(AWC) 、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Va / V0),以及细胞最大弹性模量(εmax)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二者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从生理生态学角度探讨了二者生存力、适应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四合木的εmax、ROWCtlp值和RWCtlp值均显著低于霸王,而ΨssatΨstlp值、AWC和Va / V0高于霸王。二者保持膨压的能力和方式不同,四合木表现为较小的细胞体积和较强的持水能力,主要以高的组织弹性来保持膨压,而霸王主要以增加细胞质浓度的渗透调节来维持膨压,弹性调节较弱。且四合木保持最大膨压的能力和维持最低膨压的极限渗透势低于霸王,耐旱性弱于霸王。2)自然条件下,四合木和霸王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进程均呈"双峰"曲线,主峰出现在11:00时,次峰出现在15:00时左右,光合作用的午间降低是由气孔导度(Gs)降低造成的。二者相比,四合木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低于霸王,光合能力和对干旱环境适应能力弱于霸王。研究表明四合木在生理生态学方面的生存力、适应力弱于霸王。  相似文献   
78.
近7年来,紫金牛属植物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非常活跃,已相继从紫金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4个皂苷类化合物,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查阅了近7年来国内外关于紫金牛属植物中皂苷的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皂苷类化合物的种类、结构特点、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紫金牛属药用植物中皂苷类成分提供详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9.
根据核小体定位序列和缺失序列的碱基分布特征,应用多样性增量二次判别方法(IDQD)构建模型对这两类序列进行了区分,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下的面积达到了0.958.应用这一模型研究了核小体在人类基因组剪接位点(GT/AG)邻近序列中的分布方式,发现外显子所对应的DNA序列通常倾向参与核小体的形成,并且由它所转录的RNA统计上具有较强的刚性,而剪接位点及其邻近的内含子对应的DNA序列则避免参与核小体的形成,所转录的RNA统计上具有较强的柔性.进一步还发现,DNA序列的核小体定位/缺失和RNA的刚性/柔性具有统计相关性,为从机制上解释为何前体RNA剪接事件与DNA序列中的核小体定位信息有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
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关系到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前景,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在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中,绝大多数选择标记基因来源于细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存在潜在风险,因此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培育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安全型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途径,包括共转化系统、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转座子系统、同源重组系统、不依赖于组织培养的简易转化技术及再生相关基因利用等技术,探讨了各种途径的优缺点,以期推动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和转基因植物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