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On February 2,2015, a dead female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Sousa chinensis) was found in the coastal water of Meilian Village, Yacheng Town, Sanya City, Hainan Province, China. It was the first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death case ever found in waters southwest of Hainan Island. In the present study, data about external morphology and skeleton system of the dead dolphin were documented, Body length and body mass of the animal were 235.0 cm and ca. 150 kg, respectively, with completely white body color. The cranium of this dolphin wa 189 mm in zygomatic width, and 415 mm in skull length. Its vertebra formula was C6+T12+L10+Ca20=48. It had 12 pairs of ribs and 11 V-bones. According to previous reports, our skeleton sample may have one cervical vertebra missing, and one or more caudal vertebras and V bones missing. More new skeleton samples from the same population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is presumption.  相似文献   
142.
通过设置在黄土高原黑垆土区的长期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的互馈关系.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秸秆与氮磷配施(SNP)、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与氮磷配施(MNP)6个处理.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长期平衡施用化肥、单施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显著增加了作物产量及其稳定性, NP、SNP、M、MNP处理玉米和小麦产量分别增加92%、97%、93%、141%和147%、164%、139%、214%.NP处理玉米和小麦年均产量与当地常规施肥作物产量相当且稳定,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施肥量为N 90 kg·hm-2、P2O5 75 kg·hm-2能够满足作物需要.秸秆还田与隔年施磷相配合的SNP处理与NP处理作物产量相似,且可减少磷肥施用量50%.平衡施用化肥、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均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而施用化肥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不明显,综合所有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固存率在15%~41%.SNP处理土壤有机碳累积投入量增加1 t·hm-2,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0.06 g·kg-1,而CK、N、NP、M和MNP处理的增幅在0.12~0.15 g·kg-1.玉米和小麦产量都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玉米产量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小麦产量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稳,拐点出现在6.8 g·kg-1.长期平衡施用化肥、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可显著增加黄土高原黑垆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作物产量和根茬还田量,根茬还田量的增加又进一步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形成了相互促进的互馈关系.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观察高饱和脂肪酸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静息心率、体重、血脂、血糖及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0只和同龄对照大鼠(WKY)30只,随机分为6组:SHR、WKY普通饲料组各10只,SHR、WKY高脂组各10只,SHR、WKY高脂加鱼油饮食组各10只,持续喂养至16周龄。干预期间每两周测定血压和体重,干预前后测定静息心率、血脂、血糖及血浆游离脂肪酸谱。结果:(1)血压和静息心率的变化:SHR大鼠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增高,而高脂加鱼油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减低;WKY大鼠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增高,而高脂加鱼油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减低;SHR大鼠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静息心率显著性增高(P=0.007),而高脂加鱼油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静息心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125),WKY大鼠静息心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2)血浆游离脂肪酸谱:与WKY大鼠比较,SHR大鼠中亚麻酸(Linolenic acid,ALA)、花生四烯酸(Linoleic Acid,AA)与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PUFA含量增高,高脂饮食增加了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有显著差异(P0.05),高脂鱼油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及二十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EPA)增加导致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PUFA)含量增加(P0.05),SHR大鼠高脂鱼油组亚油酸(Linoleic Acid,LA)、AA含量减低(P0.05)。结论:膳食补充n-3PUFA可能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活性和血浆脂肪酸谱的组成而改善高饱和脂肪酸所致SHR大鼠的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急性肠梗阻大鼠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3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13)、假手术组(n=35)和急性肠梗阻组(n=35)。对照组大鼠采集标本后处死,肠梗阻组行开腹手术结扎回肠末端,假手术组仅行开腹手术。检测8 h、24 h、48 h、72 h及96 h血清PCT及CRP水平,观察急性肠梗阻大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假手术组PCT与CRP水平在术后24 h内显著升高,48 h至96 h逐渐下降;各时间点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RP水平在实验结束时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肠梗阻组PCT和CRP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逐渐增加,到实验结束时达到高峰;肠梗阻组PCT和CRP水平在48 h-96 h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大鼠肠壁粘膜结构正常,假手术组可见轻度病理改变,肠梗阻组大鼠回肠组织可见粘膜结构明显破坏,绒毛坏死,严重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血浆PCT和CRP水平能够反映肠梗阻的状态和肠粘膜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经阴道放置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全盆底重建术的患者1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等相关资料。结果:1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7.18±18.00)min,出血量(56.27±26.47)m L,留置尿管(3.47±0.94)天,住院天数(4.21±0.93)天。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96%、阴道壁血肿0.79%、术后肢体疼痛7.14%、下肢静脉血栓0.79%,所有患者术中均无膀胱或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26例患者中,111例完成随访(88.09%,111/126),随访时间为6~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术后发生网片暴露1例(0.9%,1/111),网片挛缩1例(0.9%,1/111),慢性盆腔疼痛2例(1.80%,2/111)、新发尿失禁6例(5.4%,6/111)。其中3例为急迫性尿失禁(2.7%,3/111),3例压力性尿失禁(2.7%,3/111)。盆底重建术后共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2例因症状明显再次行手术治疗,客观治愈率的为97.29%(108/111),主观治愈率为98.19%(109/111)。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PFDI-20)均较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21例患者恢复性生活,性生活疼痛者3例(14.28%),性生活不适者4例(19.04%),总体性生活满意度为85.71%(18/21)。结论:全盆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较好,且网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6.
依据吉林省长白山胡桃楸天然次生混交林12个典型区域的坡向、坡位分布,结合胡桃楸龄级,布设样地109块,以年龄-树高数据为材料,编制了吉林省东部山区胡桃楸天然次生混交林立地指数表.结果表明: 应用3倍树高标准差法剔除异常数据,最终得到80块379对胡桃楸不同龄级的年龄与树高数据,运用7个数学模型进行比较,确定了单形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方程式: H=28.0181(1-e-0.0341A)1.0503,决定系数R2为0.85,残差平方和为0.89,基准年龄为50年,指数级距为2 m,得到了16~28 m的7条立地指数曲线.根据不同立地类型,建立了多形立地指数模型,幂函数拟合效果较好,即H=B0tB1,其中B0=10-9e0.9213SI,B1=-0.2139SI+5.6183,最终得到了多形立地指数模型方程式H=10-9e0.9213SIt-0.2139SI+5.6183.指数级差法和落点检验法对2种立地指数模型的精度检验表明,多形立地指数的精确度较高,能够准确地反映胡桃楸不同立地类型间树高生长的差异,可用于吉林省长白山区胡桃楸天然次生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7.
目的分析无锡及周边地区2001—2020年头癣患者病原菌种类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符合头癣,且真菌培养阳性的331例患者的检测结果,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结果331例患者中,男性183例(55.29%),女性148例(44.71%),发病年龄2个月~81岁。成人(≥18岁)头癣39例,男性7例(17.95%),女性32例(82.06%);儿童头癣292例,男童177例(60.6%),女童115例(39.4%)。成人头癣各年龄段散发,儿童头癣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11岁,176例(61.11%)。头癣致病菌以犬小孢子菌为主(228例,68.88%),其余依次为:紫色毛癣菌(27例,8.16%)、红色毛癣菌(25例,7.55%)、断发毛癣菌(23例,6.95%)、须癣毛癣菌(22例,6.65%)、石膏样小孢子菌(6例,1.81%)。临床分型以白癣为主247例(74.62%),其余依次为脓癣55例(16.62%),黑点癣28例(8.46%),未见黄癣。结论无锡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年龄集中在5~11岁,以亲动物性犬小孢子菌引起的白癣最常见。  相似文献   
148.
目的:系统评价mi R-200家族(mi R-200a、mi R-200b、mi R-200c、mi R-141、mi R-429)的表达与卵巢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仔细检索搜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以及ISI 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与mi R-200家族相关的卵巢癌预后的文献。检索日期为数据库的建库时间至2013年9月20日。提取与mi R-200家族相关卵巢癌预后的相应数据,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累积肿瘤组织577例。Meta分析显示,mi R-200家族低表达组的合并优势比是高表达组的1.347倍(95%CI:1.052,1.725)。mi R-200a、mi R-200c、mi R-141的亚组分析结果分别为1.091(95%CI:0.718,1.659)、1.285(95%CI:0.765,2.161),1.122(95%CI:1.043-1.208)。mi R-200家族、mi R-141与卵巢癌的预后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02)。结论:mi R-200家族在卵巢癌的预后判断中可能起到预后标记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9.
目的:通过建立一理想的动物模型来模拟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状态,为探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全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平台。方法:采用抗鼠-CD122抗体注射NOD/SCID小鼠进行预处理,通过尾静脉注射9例不同病例的白血病细胞,以及1株T-ALL细胞系。通过检测小鼠体内白血病细胞及脏器白血病细胞浸润情况,观察白血病细胞植入。将白血病细胞进行二次移植,观察移植稳定性。对白血病动物模型进行药物处理,观察小鼠生存期,模拟人体治疗反应。结果:有4例病例的细胞及T-ALL细胞株成功植入。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受体小鼠体内较多比例人CD45+细胞表达,免疫组化显示CD45+细胞浸润小鼠不同脏器,系列移植也获得成功。体内药物处理显示地塞米松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期,与临床观察相一致。结论:成功建立经抗鼠CD122单抗预处理的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OD/SCID小鼠模型,具有原发疾病的所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0.
目的:研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方法:常规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利用不同浓度D-葡萄糖溶液(0 mmol/L、5 mmol/L、15 mmol/L和25 mmol/L),诱导刺激24 h后分别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生长活力和凋亡水平。收集细胞总RNA,利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miRNA的表达变化,同时利用TargetScan、PicTar等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预测可能的靶基因。结果:高糖溶液(25 mmol/L)刺激内皮细胞后,细胞生长活力明显降低,为对照组的67.5%(P0.01),凋亡水平为对照组的4.5倍(P0.01)。QRT-PCR结果显示miRNA的表达出现了明显的紊乱,其中miR-451、miR-504、miR-302d、miR-18b*、miR-198、miR-328和miR-517c明显下调,miR-29c、miR-100*、miR-137、miR-660和miR-217明显上调(P0.05)。靶基因预测发现miR-217和miR-451可能调控内皮细胞功能相关的多个基因的表达。结论:在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miRNA表达紊乱提示其可能参与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