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萍  苏晓庆 《菌物学报》2007,26(3):440-447
为了解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对大鼠是否有长期毒性作用。将大鼠120只随机分4组,经饮水口服贵阳腐霉菌丝体。菌丝剂量分别为200mg/kg、100mg/kg、50mg/kg,对照组饮自来水。分别于试验期的90d和180d各组取鼠总数的1/3处死进行检查,剩余1/3大鼠待停用菌丝体悬液2周后处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生化和组织学指标。结果表明各组大鼠均发育正常,精神食欲好,体重增加;血液学、生化指标变化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内脏系数无异常;对重要脏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本研究结果证明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大鼠是安全的,从而为其在防治蚊虫的推广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毒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刘萍  苏晓庆 《微生物学报》2007,26(3):440-447
为了解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对大鼠是否有长期毒性作用。将大鼠120只随机分4组,经饮水口服贵阳腐霉菌丝体。菌丝剂量分别为200mg/kg、100mg/kg、50mg/kg,对照组饮自来水。分别于试验期的90d和180d各组取鼠总数的1/3处死进行检查,剩余1/3大鼠待停用菌丝体悬液2周后处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生化和组织学指标。结果表明各组大鼠均发育正常,精神食欲好,体重增加;血液学、生化指标变化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内脏系数无异常;对重要脏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本研究结果证明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大鼠是安全的,从而为其在防治蚊虫的推广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毒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中第四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持续感染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R-HPV)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病毒会加重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紊乱程度,同时改变宫颈局部的免疫微环境,使病毒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促进其在感染细胞内的增殖与扩散,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本综述将对近年来在HR-HPV的持续作用下阴道微生态与免疫微环境促进宫颈癌进展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病毒免疫逃逸的机制,为防治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4.
昆虫几丁质酶5作为昆虫代谢的关键酶类之一,进化上相对保守,在昆虫的生长发育中起到关键作用.致倦库蚊广布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对致倦库蚊几丁质酶5基因(CqCht5)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新型生物类杀虫剂的开发和研制,进而有利于预防医学工作的进行.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致倦库蚊三个基因即C...  相似文献   
85.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工程投资管理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做好预结算审核工作,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生物毒性是国家水质自动监测托管站新项目,针对该套仪器日常维护较难的实际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摸索,对调速方法、计算公式两个日常维护难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7.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隶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Portunus),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海域[1,2]。近年来,随着沿海各地人工养殖规模的扩展、捕捞强度的加大、人工放流以及生态  相似文献   
88.
陕北黄土高原优势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7种优势植物为材料,比较了它们沟间地和沟谷地植株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以揭示该地区优势植物对干旱强光照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7种植物各自具有抵抗黄土高原干旱强光照环境的特殊解剖结构: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叶上表皮具有发达的泡状细胞,叶内具有花环结构;长芒草(Stipa bungeana) 叶上表皮下陷形成气孔窝,表皮下具有2至多层的厚壁组织;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叶具有贮水组织、分泌组织和环栅型叶肉细胞;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叶肉全特化为栅栏组织;茭蒿(Artemisia giraldii)具有双栅型叶肉细胞和分泌结构;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叶具有发达的粘液细胞;杠柳(Periploca sepium)叶表皮具厚蜡质层.(2)与沟谷地植物叶片结构相比,干旱强光照的沟间地植物叶片厚度、叶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贮水组织厚度增加,上表皮细胞体积、韧皮部面积增大,而木质部面积、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缩小.(3)叶片变异系数可反映植物适应环境的潜在能力,7种植物综合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猪毛蒿、铁杆蒿、茭蒿、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长芒草、杠柳.潜在适应能力最强的猪毛蒿已成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之一.  相似文献   
89.
两种检测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nisensor试剂盒法和杯碟法对22份来自不同奶站的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进行了检测,指出了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缺点。β-内酰胺酶检测过程中,两种方法应配合使用,简便、快捷的Unisensor试剂盒法可以做现场及快速检测,杯碟法可以对Unisensor试剂盒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珊瑚树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研发新型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及苔盼蓝染色计数法观察珊瑚树vibsane类二萜类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利用Apo-ONE Homogeneous Caspase-3/7试剂盒检测vibsane二萜类化合物1#对HepG2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活性筛选发现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1#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构效分析表明化合物C11位连接侧链的基团修饰影响其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此外,HepG2细胞对1#化合物最敏感,1#化合物抑制其增殖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机制研究显示1#化合物诱导HepG2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同时,较高浓度1#化合物(5-10μmol/L)引起HepG2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并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内Caspase3/7激活。结论:珊瑚树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