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2.
摘要:病毒感染和环境污染等使得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外泌体是一种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微小囊泡,介导了细胞间交流和信息交换。近几年许多研究证实外泌体是淋巴瘤的发生、进展和耐药的重要机制。外泌体内核酸和小分子可用于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患者预后。材料学修饰可显著增强外泌体治疗的靶向性和治疗效能。本文总结了外泌体生物学特性、分离和鉴定方法、与肿瘤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为淋巴瘤的预警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稳定表达乙脑病毒结构蛋白的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疫苗株全长基因组克隆质粒pBR-JTF为模板,通过PCR分别扩增prM-E及C-prM-E基因片段,构建表达乙型脑炎病毒结构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JE-ME及pCJE-CME。将这2种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BHK-21细胞后,质粒pCJE-ME表现明显的细胞毒性,转染细胞不能存活;质粒pCJE-cME可导致筛选到表达JEV结构蛋白的稳定细胞系,这种稳定表达JEV结构蛋白的细胞系通过PCR扩增细胞系基因组、ELISA、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得到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C蛋白存在下,乙型脑炎病毒C-prM-E蛋白可以在BHK细胞中稳定表达,为研制JEV新型复制子颗粒疫苗提供了便利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表达纯化黄热病毒(YFV)囊膜蛋白(E蛋白)结构域Ⅲ,研究其作为亚单位疫苗预防YFV、日本脑炎病毒(JEV)感染的可能。方法:扩增YFVE蛋白结构域Ⅲ(YFDⅢ)的cDNA片段333bp,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YFDⅢ,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YFDⅢ;用纯化的YFDⅢ免疫新西兰兔和BALB/c鼠,检测相关抗体滴度。结果: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了YFDⅢ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50%;Western印迹及ELISA分析表明,纯化的YFDⅢ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利用纯化的YFDⅢ免疫新西兰兔,获得了高达1∶4×105滴度的抗YFV抗体和1∶2×104滴度的抗JEV抗体;利用纯化的YFDⅢ免疫BALB/c鼠,获得了1∶7×104滴度的抗YFV抗体和1∶2×103滴度的抗JEV抗体。结论:重组YFDⅢ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具有开发成亚单位疫苗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乙型脑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流行范围正逐步扩大。目前对于乙脑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因此预防乙脑的发生尤为重要。随着对日本脑炎病毒研究的深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新型候选疫苗已成为预防乙脑新的发展方向。我们简要综述了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蛋白功能,以及国内外乙型脑炎疫苗研发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鸡骨草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低共熔溶剂的性质(如种类、组分摩尔比、含水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多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摩尔比1∶2、含水量30%的氯化胆碱/乙二醇作溶剂,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min,液料比15∶1(mL/g);总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摩尔比1∶4、含水量25%的氯化胆碱/乳酸作溶剂,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4min,液料比56∶1(mL/g)。在最佳条件下,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率较传统提取溶剂分别提高了33.3%和96.4%。本研究为鸡骨草中黄酮和皂苷的高效、安全提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记述了湖南省洞庭湖DT01剖面介形类现生种,包含3属4种,它们为比利时舍氏玻璃介(相似种)Schellencandonacf.belgica(Klie,1937)、布氏土星介Ilyocypris bradyi(Sars,1890)、土星介属(未定种)Ilyocypris sp.和豆形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fabaeformis(Fischer,1851)。上述属种在洞庭湖区为首次报道,在湖南省亦是首次。此外,S.cf.belgica在我国还很少报道。本研究可丰富我国介形类现生种数据,同时为利用该类生物定量重建本区域全新世古气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下广东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光合和耗水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俊文  刘珊  李吉跃  何茜  苏艳  邱权  白晶晶  王燕  贾朋 《生态学报》2016,36(11):3429-3440
石漠化地区土层稀薄、干旱贫瘠、植被破坏、生态恶化等问题较为突出,人工恢复森林植被是一项快速有效的生态恢复途径。采用盆栽苗木称重法和Li-6400光合系统测定方法分别测定3个常见石漠化造林树种浙江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亮叶含笑(Michelia fulgens Dandy)苗木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耗水特性和光合特性,为进一步筛选和评价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抗旱特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干旱胁迫期间,3种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_2浓度(Ci)持续下降。重度干旱时,浙江润楠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枫香的2.5倍、89.6倍和亮叶含笑的1.9倍、26.3倍。(2)干旱胁迫中期和后期,枫香和亮叶含笑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升高,说明Pn下降的主要原因已经由气孔因素转变为非气孔因素的限制。(3)3个石漠化树种在不同干旱胁迫下日耗水总量和日平均耗水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白天耗水量占总耗水量74%—92%之间。浙江润楠在重度干旱时期还对水分要求还比较大,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耗水速率,是枫香和亮叶含笑的3.7倍和2.2倍。(4)不同干旱胁迫下,3个石漠化树种耗水速率日变化均表现出单峰曲线,不同干旱胁迫下峰值点会发生变化。(5)综合来看,浙江润楠和枫香是相对高光合和高水分利用效率树种。隶属函数结果表明,在正常、轻度和重度干旱下抗旱能力均为枫香浙江润楠亮叶含笑,重度干旱下为浙江润楠枫香亮叶含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达那唑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细胞系SKM-1细胞活性、凋亡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0、10、20和40μmol/L达那唑处理SKM...  相似文献   
20.
桉树无性系和华南乡土树种秋枫苗木耗水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尾巨桉DH33-27、尾巨桉DH32-29、巨桉H1、红冠桉和秋枫5种苗木在正常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量、耗水速率、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5种苗木的日平均耗水量大小顺序为:尾巨桉DH32-29(188.47±14.91)g尾巨桉DH33-27(169.27±16.26)g巨桉H1(118.65±5.32)g秋枫(38.12±1.46)g红冠桉(20.13±1.72)g,耗水量与苗木整株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苗木耗水大多集中在白天,白天平均耗水量约为全天平均耗水量的90%.正常土壤水分条件下,5种苗木的耗水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14:00.桉树总体耗水能力强于秋枫.其中,红冠桉的耗水速率远高于其他4种苗木,大面积种植应充分考虑水分问题;尾巨桉DH33-27的耗水速率受环境温湿度影响最大,在白天高温低湿的情况下,其平均耗水速率在4种桉树苗木中最小.与秋枫相比,供试4个桉树无性系均表现出高光合、高蒸腾的特性.2个尾巨桉无性系表现出良好的节水性能.除尾巨桉DH33-27,桉树总体水分利用效率高于秋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