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作者于1980—1984年,在山西省对鹤形目鸟类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其内容包括季节迁徙、鹤类组成、数量分布、食性分析,并对其有关繁殖的种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鸟雕冬季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1982—1984年1—3月和ll—12月,在太原市郊对乌鵰冬季生态的观察。其内容包括季节迁徙、栖息生境、数量统计及乌鵰在越冬期间的数量变动,并对其冬季食性、活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道太原市郊池鹭的繁殖习性及不同地区池鹭繁殖资料的比较。  相似文献   
44.
山西省爬行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萃文  王琰  连丽萍 《四川动物》2002,21(3):115-118
山西省属古北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 ,根据动物区系组成、地理分布和自然条件 ,可把山西划分为 3个动物地理省。全山西共有爬行动物 2 9种 ,隶属 7科 15属 ,其中古北界 11种、东洋界 12种 ,广布两界种 6种。  相似文献   
45.
山西省繁峙县下茹越水库水禽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茹越水库建立于1973年,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干旱缺水,这块相对面积较大的人工湿地因而成为山西省北部大批水禽迁徙季节重要的停歇栖息地,也是珍稀濒危鸟类黑鹳在繁殖期间的主要觅食地之一。本文报道了最近几年在下茹越水库进行的较为系统深入的水禽调查状况,结果表明,该湿地环境栖息有水禽7目15科71种,夏候鸟14种,旅鸟57种,是山西省水禽种类最多的湿地生境。  相似文献   
46.
鉴于以往对红隼(Falco tinnunculus)的种群数量动态还研究不多,1980~1984年的1~4月和9~12月,我们在太原市南郊区对红隼的越冬种群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获得的资料报道如下:一、调查方法与环境根据红隼具有漂荡性大的习性,在调查区内选定相互交叉的东西线和南北线统计红隼的数量。(一)东西线:从西向东,经由杨家村、晋源、小店、西温庄至东温庄村的主干公路和乡村路,贯穿全区南北范围中央的平川地区。全线长15公里,海拔750~900米。路线两侧村庄星罗棋布,多为阶地耕作区。常见的:树种有杨(Popuulus spp.)柳(Salix spp.)榆(Ulmus pumi…  相似文献   
47.
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在我国有三个亚种,在山西省关帝山地区分布的为西北亚种(P.i.mandellii)。有关该鸟的生态学资料曾有零星的报道。1982~1984年的3~10月,对关帝山地区黄眉柳莺的数量及其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本区位于山西省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处,东经111°27′,北纬37°50′。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米。黄眉柳莺多见于海拔1700~2500米的林间,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一、迁徒与数量(一)迁来与迁离:黄眉柳莺为本区的夏候鸟,每年4月上旬迁来。首见日期为:1982年4月9日,1983年4月6日,1984年4月7日。9月下旬迁离本区。最后遇…  相似文献   
48.
沙棘与若干鸟兽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关于生物群落综合性的生态学研究,近年来引起较多的重视。这类综合性的研究,对于某种生物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益,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论证依据。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广布于北方地区的灌木植物。由于它的抗逆性强,已经成为防风固沙、绿化荒山的一种重要植物。在一些燃料紧缺的山区,沙棘也作为一种薪炭植物而被提倡,沙棘浆果较高的V_c和苹果酸含量,也引起食品和医药工业开发利用的兴趣。沙棘植物群系与鸟类、兽类构成的动植物  相似文献   
49.
黑水鸡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1年至1983年的5—10月,在太原市南郊区(东经112°40'—112°60'、北纬37°10'—37°40'、海拔700—800米)对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迁徙和数量 黑水鸡在本区为夏候鸟,每年5月中旬迁来。迁来时多为单个在香蒲(Typha latifoli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丛生的退水渠或沼泽水塘活动,偶见在近水的农田地边觅食。迁离本区时在10月下旬,居留时间为160天左右。 对黑水鸡的数量分布调查见表1: (二)繁殖生态 黑水鸡迁来繁殖地5—7天前开始求偶。配偶后发情交尾,交尾期最早见于5月18日。在水面游荡中或水边地面交尾。交尾活动从营巢期开始至产卵末期结束。 营巢最早见于5月23日。筑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巢呈塔形,较简陋,结构疏松。巢材多为香蒲,次有芦苇及三棱草(Scirpus yagara),少有稻草。巢间最近距离15米左右。巢材多在5—15米处衔得。巢通常筑于高大茂密的香蒲丛基部,巢底部沉入水  相似文献   
50.
鸟类群落生态的研究,国外早在1957年已着手进行。我国自1980年以来亦先后见有报道,但对猛禽群落生态的研究甚少。我们于1982年~1984年的1~4月和9~12月,在太原市南郊区(东经112°28′~112°39′,北纬37°36′~37°51′),对越冬猛禽的群落结构特征、季节活动规律以及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等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道如下。工作区的自然概况详见刘焕金等(1982),本文不再赘述。一、工作方法沿汾河河漫滩(大马村~小店镇)5公里隔日观察候鸟季节迁徙。每次观察在春、秋季8~11时进行。依首次发现和最后遇见的时间确定其越冬居留期。根据本区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