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了解致细菌性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药敏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住院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脓液培养为肺炎克雷伯杆菌的23株菌株,对23株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23株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试验了解23株菌株的产ESBLs情况。结果23株菌株经过多位点序列分型:ST23为最主要序列型,共有10株,ST25、ST30、ST65、ST86、ST163、ST367、ST375、ST380、ST660、ST700及ST806各1株,2株为新的ST型,未发现文献报道的产耐碳氢酶烯酶的常见sT型;23株菌株的药敏结果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对头孢呋辛耐药率4.4%,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ESBLs确认试验其中22株为ESBL^-;1株为ESBL^+。结论收治的致细菌性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均为敏感菌株,可以经验性的选用青霉素(三代头孢)复合制剂,避免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的乱用及滥用。  相似文献   
82.
E-cadherin是一种细胞粘附因子,通过增强细胞之间的粘附而起到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是导致其在众多肿瘤细胞中表达下调甚至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实验首先抽提SGC-7901细胞(胃腺癌细胞)、A549细胞(肺腺癌细胞)、MCF-7细胞(乳腺癌细胞)等3个肿瘤细胞株的全基因组DNA,然后对抽提的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和纯化回收,根据修饰后的DNA序列设计引物并对其进行PCR扩增.然后将PCR扩增产物与pUC-T TA载体连接并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培养,对筛选出的含有阳性重组子的菌落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3个肿瘤细胞株的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都呈现了高度的甲基化,亚硫酸氢盐的修饰效率达到了99.2%.综上研究表明,亚硫酸氢盐修饰后PCR(BSP)联合TA克隆测序可以对肿瘤细胞某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进行精确量化,研究所使用的3个肿瘤细胞株均可作为研究肿瘤细胞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83.
以新型材料聚乳酸(PLA)为载体,研制出质量稳定的藤黄酸聚乳酸纳米粒(GA-PLA-NPs)乳液制剂,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改良的溶剂蒸发法制备藤黄酸聚乳酸纳米粒(GA-PLA-NPs);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粒径大小和分布;经超速离心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纳米粒的包封率与载药量;考察藤黄酸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经急性毒性实验考察藤黄酸纳米粒的安全性。得到确定处方工艺为:水相∶有机相为2∶1(v/v),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的浓度为0.5%(w/v),藤黄酸(GA)在有机相中的浓度为0.1%(w/v),GA∶PLA为1∶4(w/w)。处方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51.36 nm;平均包封率与载药量分别为98.87%和13.3%;藤黄酸纳米粒的体外释药分为两相:突释期和缓释期;急性毒性试验测得藤黄酸纳米粒的ID50为26.3mg/kg。制备的藤黄酸聚乳酸纳米粒(GA-PLA-NPs)质量稳定、分散性良好。聚乳酸可能成为藤黄酸的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84.
苯胺、苯酚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生物检验法研究了苯胺、苯酚对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测定了两种藻类在5 d内对不同浓度苯胺、苯酚的降解或在藻细胞内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苯胺、苯酚对两种淡水藻类的致毒作用有所不同,对于同一种藻类,苯胺毒性大于苯酚;在同一毒物浓度下,栅藻表现更为敏感.在较低浓度下,两种淡水藻类均能降解或吸收一部分有机毒物,其中对苯酚的降解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5.
对我国渤海红鳍东方豚(Fugu rubripes)体内产毒细菌的微生态分布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渤海红鳍东方豚体内的各部位都普遍存在着产毒细菌,从其卵巢、肝脏等组织中分离到了19株可产强毒的菌株,对其中B3B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鉴定,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同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精制后,通过小鼠试验、薄层层析试验及质谱分析,初步认定发酵产物中含有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  相似文献   
86.
光系统II核心复合物的化学修饰及其光谱性质研究 李淑芹 陈耀东 唐崇钦 李良璧 匡廷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3)  相似文献   
87.
88.
本报道了以菊花叶片饲养茶尺蠖获得成功的试验结果.经连续三代饲养表明:以菊花叶片为饲料。幼虫取食量、蛹期、蛹重、成虫寿命、产卵置、种群特征参数与以茶树叶片为饲料的相比均无显性差异,但其幼虫历期延长1-2天.用它作饲料,饲养茶尺蠖增殖其核型多角体病毒,产量也不受显影响.故可用于茶尺蠖的大量饲养及其病毒的增殖.  相似文献   
89.
培养真菌的试剂松膏和松膏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树针叶浸提物具有抑制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生长以及促进真菌生长的作用,作者在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出培养真菌的试剂松膏。按一定比例将松膏加入到培养基中,就可以抑制细菌等非目的微生物,并促进真菌的生长。因此,松膏是为配制选择性真菌培养基和真菌的一般培养用培养基而提供的试剂。  相似文献   
90.
以2年生葡萄(Vitis vinifera L.)酿酒品种赤霞珠扦插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分别用0、0.05、0.10和0.20mg/L 24-表油菜素内酯(EBR)预处理幼苗,然后进行50mmol/L NaCl胁迫,分别在胁迫6d和12d测定幼苗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_2~)、丙二醛(MDA)、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探讨EBR预处理对葡萄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盐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的EBR预处理使盐胁迫葡萄幼苗叶片O_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同时使其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其中,0.10mg/L EBR预处理的表现最佳,在盐胁迫12d时,其葡萄叶O_2~和MDA含量比单独盐胁迫处理分别显著降低30.5%和22.0%,其叶片相应AsA和GSH的含量较单独盐胁迫处理分别显著提高82.8%和27.9%,且GR、APX和S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7.2%、8.5%和24.0%。研究发现,在盐胁迫条件下,适宜浓度的外源BRs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葡萄叶片中活性氧含量,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促进AsA-GSH循环的快速有效运转,有效减轻植株的过氧化伤害,缓解盐胁迫对葡萄幼苗的伤害,提高葡萄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