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177篇 |
专业分类
7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我国著名的中药,而虫草素是蛹虫草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通过转录物组分析野生型C.militaris、虫草素高产菌株C.militaris GYS60和低产菌株C.militaris GYS80虫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变化。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获得3株菌株的转录物组数据,以鉴定差异表达基因。与C.militaris相比,在GYS60和GYS80中,分别有145和470个上调基因及96和594个下调基因;GYS60与GYS80相比,GYS60有306个上调基因和207个下调基因。这些基因经过GO和KEGG分析,与C.militaris相比,GYS60和GYS80分别有10和8个与嘌呤途径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与GYS80相比,GYS60有12个基因差异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验证8个关键酶的基因表达与转录物组分析一致。在GYS60中,参与虫草素生物合成的嘌呤核苷酸代谢中的氧化还原酶(CCM_07507,cmORE)、3′,5′-环AMP磷酸二酯酶(CCM_02777,cmAPE)、转移酶(CCM_0472... 相似文献
602.
研究了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Murr.)Barr]的营养体亲和性基因及dsRNA病毒对菌株间病毒特征传播的影响。试验选用已知4个VC基因座位的15个Vc基因型菌株和3种dsRNA病毒,通过含病毒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的配对培养,将病毒逐个转入不同Vc基因型菌株。将不同Vc基因型的含病毒菌株与具特定VC基因差异的野生型菌株配对培养,根据培养两周后野生型菌株培养性状的改变与否,统计菌株间的病毒传播率。结果表明,各个VC基因对菌株间病毒传播的影响不同;存在2个VC基因差异的菌株间病毒传播率低于相差1个VC基因的:病毒在相差1个VC基因的菌株间的传播多具单向性:不同类型的病毒在菌株间的传播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03.
家鸽,黄雀和黄喉wu耳蜗核的定位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非鸣禽鸽和鸣禽黄雀、黄喉wu耳蜗内注射HRP作顺行追踪表明,耳蜗纤维组成第八脑神经的听支(NⅧ)后,分别投射至延髓的角状核(NA)和巨细胞核(NM),由NA及NM两个亚核组成耳蜗核,它是听觉的上行通路中的第一级中继站,延髓层状核并不接受耳蜗纤维的直接投射。家鸽与黄雀、黄喉wu之间的NA、NM及NⅧ在形态和分布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604.
不同品系小鼠的 2 细胞期胚胎 (二倍体 ,2n) ,经电融合后 ,获得发育的 4 细胞期四倍体胚胎 (4n)的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将不同品系小鼠的 2n、 4n胚胎分别配对作聚合 ,所获 2n 4n聚合胚的发育结果表明 :在着床前 ,2n 4n聚合胚的获得率因胚胎品系组合的不同而异 ;胚胎移植后 ,聚合胚在与 4n胚胎相同或相近品系的移植受体中 ,其着床率较高 ;在着床后胎儿及出生仔鼠的获得率上 ,采用遗传杂合性的 2n胚胎所组成的 2n 4n聚合组合较高。上述结果提示 :小鼠的遗传背景可影响到 4n胚胎及相应 2n 4n聚合胚的制作效率。以GFP标记跟踪2n 4n聚合胚 4n细胞着床后的发育命运 ,发现 :妊娠中后期的孕体中 ,4n细胞限制性地分布至胚外组织 相似文献
605.
目的:TGF-β3广泛存在于骨组织、软骨组织中,能诱导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生长。TIMP-2能抑制MMP对软骨基质的降解,保护新生软骨组织。本实验探讨单纯TGF-β3和TGF-β3,TIMP-2联合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丝素蛋白壳聚糖/(silk fibrin/chitosan,SF/CS)生物支架植入动物体内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差异。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分为4组,每组5只(支架组、未转染组、reAAV-TGF-β3转染组、reAAV-TGF-β3,reAAV-TIMP-2联合转染组)。在无菌条件下取兔第三代对数生长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用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进行转染,将转染成功的BMSCs与SF-CS生物支架复合,分别植入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未转染组植入SF-CS生物支架,未转染组植入未转染的BMSCs复合SF-CS生物支架,reAAV-TGF-β3转染组植入reAAV-TGF-β3转染的BMSCs复合SF-CS生物支架,reAAV-TGF-β3,TIMP-2联合转染组植入reAAV-TGF-β3,TIMP-2联合转染的BMSCs复合SF-CS生物支架。两月后处死家兔,肉眼观察以及HE染色评定缺损软骨修复情况。并进行软骨细胞特征性染色即甲苯胺蓝染色及I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两个月后除支架组外各实验组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均有软骨样物质形成,且联合转染组诱导的新生成分更接近缺损处周围正常软骨。联合转染组与reAAV-TGF-β3转染组;联合转染组与未转染组;reAAV-TGF-β3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提示联合转染组软骨修复效果较单纯TGF-β3转染组更好。结论:单纯TGF-β3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有修复作用,TGF-β3与TIMP-2联合转染组修复缺损效果更明显,提示TIMP-2与TGF-β3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06.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腹泻大鼠结肠及血浆中神经肽Y的影响,进而研究小檗碱治疗甲亢性腹泻的机制.方法:制备甲亢性腹泻大鼠模型.应用小檗碱对其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甲亢性腹泻组、小檗碱治疗剂量组、健康组大鼠结肠神经肽Y的定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神经肽Y含量的变化.结果:在结肠组织中,甲亢性腹泻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PY表达明显增多,经小檗碱治疗后NPY表达较甲亢性腹泻组表达减少,接近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在血浆中,NPY的表达在甲亢性腹泻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增多,经小檗碱治疗后NPY表达较甲亢性腹泻组表达减少,接近健康对照组的表达.结论:甲亢性腹泻大鼠结肠及血浆中NPY的表达明显增多,小檗碱治疗后NPY的表达又减少,接近健康对照组.NPY可能参与甲亢性腹泻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07.
608.
609.
广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广州地区12家医院1998年-2001年从临床分离的86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严格按照美国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四年来非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有逐步上升趋势,产ESBL菌株阳性率分别是43.1%,42.7%,31.6%和36.5%,耐药率最低仍是亚胺培南。结论: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阳性率较高,应重视ESBL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610.
植物DNA条形码促进系统发育群落生态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系统发育群落生态学是近年兴起的一个重要牛态学研究分支,它以群落生态学为基础并引入了系统发育的分析方法,全面动态地反映了群落中物种内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群落格局形成的生态学过程,研究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维持机制.巴拿马BCI(Barro Colorado Island)样地的成功例子说明,在固定样地进行长期的群落生态与系统发育研究切实可行且极具意义;DNA条形码的快速兴起对这一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先列举了群落生态与系统发育综合分析能解决的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群落生态位结构、生物地理学和性状进化等生态学问题;接着介绍了标准植物DNA条形码以及利用片段组合(rbcL+matK+trnH-psbA)进行快速物种识别和近缘种区分、精确群落系统发育关系的构建以及群落生态学研究;随后提出DNA条形码研究在类群水平上需注意两片段的条形码组合(matK+rbcL)在同属种鉴别能力上的不足,而在较大尺度群落水平上需对实验设计进行优化.DNA条形码将为探讨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理、系统发育beta多样性以及群落水平上功能性状进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