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改良及在聚球藻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把质粒pESOD中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hCu,Zn-SOD)的Cys111密码子突变为Ala111密码子,再构建重组子,通过随机同源重组将突变后的hCu,Zn-SOD整合入聚球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并实现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Western blot、酶活等方法测定均为阳性反应;热稳定性测定显示,hCu,Zn-SOD在80℃保温30min后仍具有95%的活力,耐热能力比天然hCu,Zn-SOD有了较大的提高。蛋白扫描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占可溶性蛋白的3.61%。  相似文献   
32.
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细胞是一种初级感觉神经元,能传导触觉、痛觉、温觉等神经冲动.为了对少量的DRG组织细胞进行质膜蛋白质组学分析,综合利用差速离心与双水相相结合的方法富集DRG质膜.然后通过SDS-PAGE、CapLC-MS/MS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中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和分析.Western blotting图谱扫描后经过Quantity One软件分析,双水相纯化后的质膜与差速离心后得到的粗质膜相比相对浓度增加了2.3倍,与匀浆液相比增加了15倍. 经过大鼠IPI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检索, 有729个蛋白质得到鉴定, 其中547个蛋白质具有GO (gene ontology)注释信息,有159 (21.8 %)个蛋白质定位在质膜上.通过对大鼠DRG质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得到了大鼠DRG的质膜蛋白质的分析数据,且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少量样品的蛋白质组学的分析路线.  相似文献   
33.
海南原鸡繁殖期夜栖地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鸡Gallus gallus在繁殖期的日常活动趋向于以夜栖地为中心,因此夜栖地的研究对原鸡的繁殖和保育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2~5月在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采用野外观察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原鸡的夜栖地利用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5个夜栖地.结果表明: 1) 原鸡在繁殖期多结成2~6只(3.3±1.5, n=13)的繁殖群,在同一棵树或邻近几棵树上集群夜栖; 2) 落叶季雨林和灌丛草地是原鸡繁殖期夜栖的主要植被类型; 3)原鸡多以小刺竹Bambusa bambos作为夜栖树,占53.3%,其次是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占20.0%; 4)原鸡倾向于选择灌木生长茂密、地面草本稀疏的生境作为夜栖地,并栖息在胸径均值为8.4 cm±3.5 cm的乔木或灌木的枝条上,栖枝均高为4.4 m±0.8 m; 5)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原鸡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栖树高、栖枝高度、栖树胸径、栖枝层盖度、草本层盖度、栖枝下方盖度和栖枝上方盖度.据此分析认为:繁殖期原鸡警惕性高,夜栖地多选择易于隐蔽和转移的生境.  相似文献   
34.
为丰富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牧草种质资源,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科技支撑,自1998年起从国内外陆续引进牧草品种4科、14属、36种100余份,经5年的适应性驯化,鉴选出了适宜该区生态条件的优质牧草4科9属21种.鉴选出的良种牧草抗旱、耐瘠薄、优质、高产,在坡地退耕还草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立地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牧草对立地土壤水分利用强度及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差异,提出了不同牧草混播比例及立地范围.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ESAT6-CFP10融合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H37Rv菌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加入纯化的重组ESAT6-CFP10融合蛋白,通过透射电镜检测自噬体的形成。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以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分子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SAT6-CFP10融合蛋白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并导致atg分子表达水平下降,其中atg8表达量下降最为明显。结论MTB ESAT6-CFP10融合蛋白通过调控atg分子表达水平影响小鼠巨噬细胞自噬功能。  相似文献   
36.
色胺酮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色胺酮(Tryptanthrin,Try)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方法检测Try(1.56-100μmol/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情况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等指标。结果:MTT结果显示,Try在12.5-100μmol/L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透射电镜下可见Try作用48h后,MCF-7细胞有典型的凋亡样改变。Annexin V-FITC与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0、100μmol/LTry作用后,细胞的凋亡情况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影响了MCF-7的细胞周期分布,将细胞阻滞于G1期,抑制其DNA的合成;并导致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结论:色胺酮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具有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应用三维动枋频谱分析方法,对不同脑功能状态下的脑电活动作定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睁眼时α波(8—13Hz)的总面积仅为闭目安静时的无56.1°.其中以X_1成份(8—10Hz)下降显著.降至41.1°.X_2成份(11—13Hz)下降至71.0°心算时x节律抑制不明显β波段(17— 45Hz)在睁眼和心算时总面积无显著变化,但心算时β_1(17—31Hz)略占优势,而睁眼时β_2(31—45Hz)略呈优势。  相似文献   
38.
TwoRareCasesofChromosomeTranslocationt(1;3)andt(9;19)WeiRongshangZhangHaiduanWangAiqinHeChunna(LaboratoryofGenetics,NanjingHospitaloftheAirForceofPLANanjing210002)例1男,28岁,结婚2年余,妻27岁,妊娠3次,第1胎孕5个月胎死宫内,第2胎7 月早产后夭折,第3胎5个  相似文献   
39.
从我国土壤中分离到的玫瑰绿褐链穗闰新种(Streptomyccs roseoviridofuscus n. sp.)经深层发酵,用离子变换剂提取法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个抗真菌的成分。经对它本身及多种衍生物进行化学、光谱(红外、核磁、质谱)分析与合成,证明其结构为已知的2一氯基一(一氮基乙氧基、丙酸即L-4-氧代赖氨酸。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10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院收治10例患者,其中9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年龄35~61岁,中位年龄47.9±10岁.8例患者肿瘤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