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II)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69例HCC患者、141例肝硬化患者、66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和比较其血清AFP、PIVKA-Ⅱ含量。进一步分析血清AFP、PIVKA-Ⅱ含量的相关性及其诊断HC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绘制ROC曲线,比较血清AFP、PIVKA-Ⅱ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HCC的ROC。结果:(1)HCC组血清AFP、PIVKA-Ⅱ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与参考线下面积相比,AFP、PIVKA-Ⅱ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且PIVKA-Ⅱ的曲线下面积(AUC=0.790)明显大于AFP(AUC=0.708)。(3)PIVKA-Ⅱ在对HCC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方面均优于AFP;AFP+PIVKA-Ⅱ联合检测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P<0.05),准确度维持在75 %左右。(4)HCC患者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IVKA-Ⅱ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2.
绿盲蝽气味受体基因AlucOR40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触角中克隆气味受体基因Aluc OR40,研究该气味受体基因在绿盲蝽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为理解绿盲蝽的嗅觉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绿盲蝽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气味受体基因Aluc OR40的全长序列。用半定量RT-PCR研究该基因在雌雄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爪蟾卵母细胞体外表达该基因,并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检测了该气味受体对60种气味分子包括绿盲蝽性信息素组分和植物挥发物的反应。然后,利用触角电位技术测定羽化后3 d的绿盲蝽成虫对Aluc OR40的气味配体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克隆了Aluc OR40(Gen Bank登录号:KU886190)。Aluc OR40编码398个氨基酸,蛋白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N末端位于胞内,C端位于细胞外,符合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半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Aluc OR40在触角中特异表达,且在雄虫触角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雌虫。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结果显示,Aluc OR40只对反-2-己烯醇一种气味分子具有特异反应。EAG实验结果表明,羽化后3 d的绿盲蝽雌雄虫都对反-2-己烯醇有反应,且雄虫触角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雌虫。【结论】结果提示Aluc OR40参与了绿盲蝽对反-2-己烯醇的识别过程,推测其在绿盲蝽交配过程中雄虫对雌虫的识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3.
RNA二级结构在微生物系统发育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NA二级结构用于微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分析在近年来逐渐受到注意并发展起来。文章就此方面的发展做了简要综述,其中对在系统发育分析上的应用部分作了较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4.
固氮类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固氮类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群,它们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氮源,大量研究表明,固氮类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生态过程有很强的主导性和控制性.通过与固氮微生物形成不同的共生固氮类型,它们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组成以及地表微生境,直接影响碳氮磷循环、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植被演替、凋落物构成及其分解4个关键生态过程,进而提高群落结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促进植被恢复和减少水土流失.未来研究中,应该加强对陆地生态系统固氮过程的定量化分析,确定影响共生固氮的主导因子和生态机制从而为陆地系统的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巢湖微囊藻产毒株的分离、保存及种属特异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杨  査向东  李玉成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2):1734-1739
利用平板划线结合液体培养的方法从巢湖分离得到一个藻株,命名为Chaohu-1。甲醇粗提该藻株所产生的藻毒素(MCs),经固相萃取、HPLC检测,证实该藻株产生毒性最强的Microcystin-LR。藻细胞呈绿色球状,群体为无规则网状。全细胞PCR扩增藻蓝蛋白基因间隔序列(PC-IGS),结果与GenBank中已有的铜绿微囊藻属序列相似性达99%。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首次从巢湖分离得到1个产毒的铜绿微囊藻藻株。同时我们摸索出该藻株冻存及复苏方法,为藻株的长期保存及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小菜蛾普通气味受体基因PxylOR9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一普通气味受体基因,明确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鉴定其功能,为了解小菜蛾对寄主植物的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小菜蛾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一气味受体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半定量RT-PCR研究其在雌雄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爪蟾卵母细胞体外表达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测试该受体对59种植物挥发物刺激的反应。【结果】在前期研究中,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获得了多条小菜蛾气味受体基因序列。本研究中,我们克隆得到了其中一小菜蛾气味受体基因Pxyl OR9的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KP757898)。Pxyl OR9包括6个跨膜结构域,N末端位于胞内,符合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与其他鳞翅目昆虫气味受体构建的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xyl OR9与性信息素受体具有明显的分离,并与普通气味受体聚集在一起。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Pxyl OR9仅在雌雄触角中表达且无雌雄差异。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结果显示,在测试的植物挥发物中Pxyl OR9只对植物挥发物!-紫罗兰酮的刺激具有反应。【结论】本研究从小菜蛾中克隆得到Pxyl OR9的全长序列,其编码产物具有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并且属于普通气味受体。该基因在仅在小菜蛾成虫触角中高表达。体外功能研究证明Pxyl OR9对植物挥发物!-紫罗兰酮具有特异反应,推测其参与了小菜蛾对植物的识别。  相似文献   
27.
刘海鸥  刘杨  朱朝霞  李励  吴薇  崔英 《生物磁学》2013,(35):6945-6948
目的:探究阴道彩超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为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断提出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初诊宫角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经腹彩超和经阴道彩超的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确诊差异。结果:阴道彩超下宫角妊娠共分三种表现,包括胚囊型、包块型和破裂型;阴道彩超显示,所有初诊宫角妊娠患者均可见孕囊与子宫内膜相连,其肌层厚度在7.5-11.3mm间,平均(10.5±1.7)mm;二次检查中,经腹超声确诊59例宫角妊娠,经阴道超声确诊51例,病理诊断共确诊宫角妊娠48例。经腹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4%,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的94.1%,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经腹超声两次检查符合率为73.8%,显著低于经阴道超声的96.2%,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阴道彩超较经腹彩超对宫角妊娠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通过图像判断,能够有效对宫角妊娠、输卵菅间质部妊娠进行有效鉴别诊断,可作为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方案、制定跟踪随访措施的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2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创新型教学改革方案不断推出。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式的翻转课堂也越来越受关注。文中围绕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融合信息化手段,为教学发展提供新思路。微课作为创新翻转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短小精悍、趣味性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设计与制作微课将成为高校教师必备的技能。文中基于对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参赛作品的分析,从微课的主要特点、主题导入方式、呈现方式、教学设计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微课在生命科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一线高校教师了解和设计微课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enascin、β-catenin、TGF-β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enascin、β-catenin、TGF-β1的表达。结果:①Tenascin主要表达于胃癌组织中癌相关纤维母细胞的胞质,且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显著(P<0.05);②β-catenin在胃癌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关系显著(P<0.05);③TGF-β1在胃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质,其表达强度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④Tenascin与β-catenin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enascin、β-catenin、TGF-β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β-catenin对间质中Tenascin的聚集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0.
操作性条件反射训练是研究动物认知行为的重要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在经典模式动物中的应用较成熟,但在蛇类等爬行动物上鲜有报道。蝮亚科Crotalinae蛇类特有的红外感知觉系统受到了动物学、神经生物学和仿生学研究的关注,有效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训练是揭示生物红外成像机制的关键方法。本实验以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为被试动物,采用Y迷宫考察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训练的3种惩罚刺激方案。训练结果表明,水、高温、敲击刺激均不能使短尾蝮学会将Y迷宫路径选择与目标信号进行稳定关联。研究证明,基于现有惩罚刺激的训练方案对短尾蝮的条件反射习得效果弱于既有研究的其他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