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选育及生殖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发育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中国被毛孢侵染率和冬虫夏草产出率高的寄主昆虫品系是冬虫夏草培植的基础,同时明确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蝙蝠蛾退化机制是保证冬虫夏草培植的条件。本文从冬虫夏草产区采集蝙蝠蛾种群种质资源,分别针对蝙蝠蛾发育速度、繁殖能力、中国被毛孢侵染率、冬虫夏草产出率4个方面通过杂交及四代选育,获得新种群(A1),该种群对冬虫夏草繁育环境的适应力强,发育整齐度高,繁育一代的种群扩繁倍数从8.2倍提高至26.3倍;对中国被毛孢的敏感性较好,侵染率高,冬虫夏草产出率从原始种群的11.2%提高至18.5%。同时,仿照高原生态环境长期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蝙蝠蛾,其子代出现雌雄比失调、发育历期分化、生殖力降低等退化现象。经过研究分析得知卵孵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雄性的生殖力下降。组织切片观察蝙蝠蛾雄性生殖系统,在幼虫后期、蛹、成虫期会出现生精囊减少及畸形等异常情况,推测此为雄性生殖力降低、卵孵化率下降的生理原因。研究结果为高效、稳定地饲养蝙蝠蛾保证冬虫夏草培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节丛孢属真菌抗反刍动物消化菌株的体外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食线虫真菌对动物寄生线虫病进行生物防治是寄生虫学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获得能够通过动物消化的食线虫菌株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本采用模拟反刍动物瘤胃和真胃的消化道作用,对84株节丛孢属的食线虫真菌进行了体外抗消化筛选。结果表明:共有23株通过了24h瘤胃液的处理,通过率为27.38%;16株同时还通过了4h盐酸-胃蛋白酶的处理,通过率为19.04%。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节丛孢Arthrobotrys、单顶孢Monacrosporium和隔指孢Dactylella三个捕食线虫丝孢菌属16个菌株,对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AG1、大豆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茄科镰刀菌Fusariumsolani和恶疫霉Phytophthoracactorum四种常见土壤植物病原真菌的菌寄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可以通过弹簧式菌丝圈缠绕、类附着胞结构吸附、简单的菌丝缠绕或者贴附寄主菌丝生长四种方式寄生病原菌。其中,绝大多数菌株对立枯丝核病菌有寄生作用,一些供试真菌对其它三种病原真菌有寄生现象。利用孢子液浸泡法测定了其中5种捕食线虫真菌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能力,显示有较高寄生率。  相似文献   
64.
<正>晶圆盘菌属Hyalorbilia Baral & G.Marson是圆盘菌科中的一个小属,包括O.inflatula(P.Karst.)P.Karst.等5个种(Baral & Marson,2001)。该属子实层组织胶化,子囊产自产囊丝钩,顶部半球形,壁不  相似文献   
65.
北京一些水霉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水霉的生态学研究技术进行了探索,改进了水霉定量分离的方法,鉴定和筛择了有利于水霉纯化和分离的选择性培养基,同时对水霉在自然界的存在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了5种不同污染程度水体中水霉数量的季节性分布,结果表明,从清洁水到重污水体中水霉的数量具有季节性分布,除重污水体外,其它水体一般在一年内出现三次高峰。对水霉在水体中的昼夜分布和垂直分布也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66.
捕食线虫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食线虫真菌是一类通过捕食器官捕食线虫的生物,在自然界是影响线虫数量的主要因子。对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器官、捕食机制、捕食线虫真菌的形态及其在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7.
68.
刘杏忠  沈崇尧  裘维蕃 《菌物学报》1992,11(Z1):113-115
在对北京郊区果园捕食线虫真菌的季节性分布的研究中,常观察到一种隔指孢属中的真菌,经对其形态研究确定为一新种一北京隔指孢(Dactylella beijingensis Liu, Shen et Chiu),其主要特征为分生孢子梗分枝,每个分枝顶产生单一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向顶渐细,长79-108-137 μm,基部宽2.5-3.0 μm,顶宽1.5-2.0 μm,产孢细胞菌丝型发育,分生孢子无色,纺锤形,4-6个分隔,在分隔处稍缆缩,大小为33.5-38.0-42.0 × 7.0-8.0-8.5 μm,未见厚垣孢子产生,未见捕食线虫器官。  相似文献   
69.
刘杏忠  张克勤 《菌物系统》1998,17(2):105-108
在贵州樊静山和吉林长白山食线虫菌物调查中,发现2种要近的菌物,经比较研究后,将长白山菌株鉴定为球捕轮虫霉新种,将樊静山菌株鉴定为胶孢轮虫霉中国新记录种。标本在中国科学院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70.
对北京郊区果园的苹果和葡萄根际的捕食线虫真菌进行调查,发现苹果和葡萄的根际不同位置的捕食线虫真菌数量不同,内根际(包括根表)捕食线虫真菌数量大于外根际,而外根际捕食线虫真菌数量又大于游离土壤中的捕食线虫真菌数量;在苹果根际发现的捕食线虫真菌共有9种:Arthrobotrysdactyloides,A.Cligospora,A.Musiformis,A.Cladodes,A.Brochopaga,Arthrobotryssp.,Monacrosporiumeudermatum,M.S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