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7篇
  7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刘杏忠  丁立  武修英  沈崇尧 《菌物学报》1992,11(Z1):117-126
对我国24个省市,涉及40余种植物的300多个土样的调查,分离出食线虫真菌近千个分离物,共鉴定出食线虫真菌29属57种,包括捕食线虫真菌4属25种,其中Arthrobotrys arthrobotryoides, A. brochopaga, A. cladodes var. macroides, A. microspora,A. musiformis, A. straminicola, Monacrosporium ellipsosporinm, M. thaumasium, M. pravicollis,Stylopage grandis, Dactylella ramiformis, Monacrosporium qiuanum, Monacrosporium sinense等10种为国内新记录。内寄生真菌4属4个种、其中Catenaria angullulae, Harposporiumarcuatum, Nematoctonus leiosporus为国内新记录。定殖于大豆孢囊线虫真菌22属25种,其中Catenaria auxiliaris, Cylindrocarpon heteronema, C. willkommii, Fusariella bizzozeriana,Nematophthora sp., Phoma eupyrena, Phoma leveilei,Pithomyces sp,Trichocladium opacum.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等10属种为国内新记录,其中Nematophthora, Fusariella,Trichocladium三属为国内新记录属,Rhizoctonia sp., Stachybotrys elegans, F.bizzozeriana,C.heteronema, C.willkommii等为首次发现定殖于大豆孢囊线虫孢囊上。对所鉴定的真菌进行了描述和讨论并制作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22.
捕食器官是捕食线虫真菌分类鉴定和生防应用的重要依据,常规鉴定捕食线虫真菌的方法是在原始分离培养中直接观察和测量捕食器官和孢子,如果没在捕食器官或缺少其他特征不能鉴定时,只有挑取孢子到营养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后再进一步鉴定,如何诱导纯培养物捕食器官的产生是很关键的  相似文献   
23.
寡孢节丛孢菌对羊捻转血矛线虫幼虫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5株寡孢菌在体外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第3期幼虫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5株寡孢节丛孢菌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的捕获率分别为88.65%、79.00%、74.72%、87.09%、80.91%,具有较高的捕杀线虫效果。寡孢节丛孢菌对捻转血矛线虫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线虫周围形成捕食菌网。  相似文献   
24.
<正>圆盘菌属Orbilia Fries是圆盘菌科的模式属。CABI数据库中收录了该属247个名称,但其中仅有50个左右是圆盘菌属成员(Baral,私人通讯),《Dictionary of the Fungi》(Kirketal.,2001)仅承认34  相似文献   
25.
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组学发展,给传统菌物学研究带来了挑战,也为现代菌物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分子系统学及环境DNA序列对菌物学经典分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基因组时代的物种概念还没有很好地建立,极早期分化真菌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基因树与物种树的不一致为真菌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针对菌物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供菌物学研究者关注、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6.
捕食线虫真菌rDNA ITS区间RFLP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PCR-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3属14种16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ITS)进行了PCR扩增,4种内切酶(AluI、HaeIII、HpaII、TaqI)酶切,结果表明不同属的ITS区长度没有明显差异,其长度范围在585~695之间。酶切图谱种间差别明显,种内基本一致,同属菌株图谱没有特异性,暗示传统的分属可能过细,某些属的成立还有待商榷,PCR-RFLP对确定疑难种的地位有重要意义,但不适用于种下水平的系统学研究。  相似文献   
27.
冬虫夏草培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对近年来冬虫夏草的培植,包括菌种分离培养、寄主饲养、侵染机理、接种方法及子实体发育条件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研究组成功实现了冬虫夏草培植产业化,所培植的冬虫夏草与野生冬虫夏草在虫种、菌种、外观形态、显微结构和化学成分等方面一致。最后分析了冬虫夏草培植技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王琳  向梅春  刘杏忠 《菌物学报》2015,34(5):849-862
大约4-6千万年前,3种昆虫类群:白蚁、蚂蚁及食菌甲虫独立进化了培植真菌作为食物的能力,完成了从收集、捕获到主动种植真菌作为食物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耕种”的生活方式最终使得这些昆虫占据重要的生态位。这3类昆虫种植真菌的过程具有明确的人类农业的特点,包括接种、培育、收获以及对培养物的营养依赖。围绕这些环节,昆虫适应不同的功能而进行分工合作,同时通过与一类放线菌共生,利用其产生抗生素来保护菌圃。切叶蚁(attine ant)及其共生真菌、白蚁(termite)及其共生蚁巢伞、食菌甲虫(ambrosia beetles)及其共生真菌是典型的被广泛研究的真菌和昆虫共生体系。而这种培植真菌的能力并不仅仅存在于以上3类昆虫中。植菌卷叶象甲Euops chinensis精心制作叶苞并接种储菌器真菌;蜥蜴甲虫Doubledaya bucculenta以及树蜂Sirex spp.也存在接种共生真菌作物的行为。从本质上讲,昆虫的真菌培植体系与人类的农业体系非常类似,因此对于种植真菌昆虫的系统研究能够为应对全球粮食短缺和农业持续高产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两种捕食线虫丝孢菌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头节丛孢和附胞隔指孢是两种极不常见的捕食线虫丝孢菌,A.polycephala为国内新纪录种。通过对这两种菌的形态观察发现:A.polycephala的大、小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后代同母体,小分生孢子一般为单端萌发,大分子生孢子为两端萌发,并且小分子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形成在分生孢子。这两种菌均形成类似厚坦孢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30.
[目的] Glarea lozoyensis是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的产生菌,其突变菌株ATCC 74030的线粒体基因组已被报道。我们此前的研究发现诱变剂能引起该菌某些细胞核基因的突变,但诱变剂是否也能引起线粒体DNA序列的改变并不清楚。[方法] 组装野生型菌株ATCC 20868的线粒体基因组,并与发表的突变型菌株ATCC 74030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通过PCR验证野生和突变菌株线粒体基因组间表现差异之处,并利用正确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新的分析。[结果] 我们成功组装出野生型菌株ATCC 20868的线粒体基因组,通过比较其与发表的ATCC 74030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发现存在6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和2处具有长度差异的区域。然而,随后的PCR验证和序列比较并没有发现2个菌株间存在这些差异。最初观察到的碱基差异是因为发表的ATCC 74030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序列错误。有趣的是,在Glarea lozoyensis的线粒体基因组中,我们发现存在3个具有内含子的tRNA基因和1个rnpB基因。同时,该菌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多种重复序列,在其线粒体和细胞核基因组间也存在明显的DNA片段重复事件。[结论] 诱变剂没有引起G. lozoyensis线粒体DNA的任何改变;发表的ATCC 74030的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序列错误。我们报道G. lozoyensis正确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且发现该菌线粒体和细胞核基因组间频繁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