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Clonostachys phyllophila and 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 were isolated from rhizosphere soil of Allium tuberosum in Chaoyang, Liaoning Province. It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genus in China. The species was described morphologically and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the culture was stored in the Culture Collection of Liaoning Center of Culture Collection (LCCC).  相似文献   
22.
薇甘菊粗提物在椰心叶甲上的防控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害虫综合防治方面的潜力,为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的防控提供参考,测定了薇甘菊提取物对椰心叶甲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对薇甘菊活性物质提取率中,以甲醇和乙醇的提取率最高(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石油醚、三氯甲烷、蒸馏水、乙醇的提取率分别为10.54%,7.17%,6.22%,6.28%,8.67%,8.62%和10.36%);薇甘菊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均对椰心叶甲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且乙醇提取物对各龄幼虫及成虫的活性均高于甲醇提取物,其中乙醇提取物对椰心叶甲1~5龄幼虫和成虫LC50分别为7.09,7.88,8.93,11.88,13.26和17.46 mg/g,而甲醇提取物相应LC50值分别为12.36,14.85,15.89,17.46,19.91和27.81 mg/g;两种提取物均能造成椰心叶甲蛹的羽化延迟、成虫畸形、卵孵化时间延迟等情况。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乙醇提取物对椰心叶甲表现出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100和20 mg/mL处理组在处理后的第7天其虫口减退率均达到80%以上。结论:薇甘菊提取物对椰心叶甲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防控潜力。  相似文献   
23.
王妍  江泽慧  彭镇华  刘杏娥 《生态学报》2010,30(11):2933-2939
通过涡度相关设备监测湖南岳阳长江外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水交换,研究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FCO2/FH2O)的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变化关系。测定了杨树林生态系统WUE不同季节10个晴朗日09:0016:00时半小时平均值的日变化,不同季节,WUE的变化不同。生态系统WUE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4 9月份,WUE随着温度升高有减小的趋势;10月到翌年3月份,系统WUE随着气温升高而升高。汛期林地土壤淹水的情况下,系统WUE随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增加而增大;林地没淹水情况下,生态系统WUE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变化不规律。非讯期土壤热通量5d平均值与系统WUE的关系,随着土壤热通量的增加,WUE也增加。生态系统WUE与系统饱和水汽压差呈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土壤含水量与大气温度在杨树林生态系统WUE影响因子中占较大的特征比例。  相似文献   
24.
在进行黑龙江省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中,分离获得了2个中国新记录种:蕨枝顶孢[Acremonium pteridii(J.C.Frankland)W.Gams]和穴形节皮菌的金孢属无性型[Chrysosporium anamorph ofArthro-derma cuniculi(Dawson)C.A.N.van Oorschot]。蕨枝顶孢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二次及三次分支,具有1~3个隔膜,顶端着生单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以假头状着生,卵形或者近圆形,内含1个油球。穴形节皮菌的金孢属无性型主要形态特征为短的侧分支与可育菌丝呈直角伸出,分生孢子具柄,生于短的突起上或者直立的侧分支上;分生孢子卵形或棍棒形,顶端钝圆,基部平截,大多数单胞,极少数为由2~3个细胞组成。文中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标本保存于大连民族学院菌种保藏中心。  相似文献   
25.
山东省烟草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有助于研究烟草根际土壤真菌与根茎病害发生程度的相互关系,文中对采自山东省6个地区的122份烟草根际土壤样品进行了真菌的分离和培养,采用形态学方法进行鉴定,并分析了菌群的多样性组成。从山东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和鉴定出真菌22属79种,其中接合菌门4属6种,子囊菌门1属1种,无性型真菌17属72种。优势真菌种群为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镰孢菌属(Fusar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所占分离真菌总菌数的比例分别为22.39%、13.62%、12.69%和9.88%。6个采样地区间真菌菌群的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其中诸城地区的多样性指数(H′=2.066 6)、均匀度指数(J=0.689 8)和丰富度指数(R=3.730 1)均最高。  相似文献   
26.
为进一步研究菘蓝APX基因的功能,构建了菘蓝AP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从菘蓝植株中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根据APX基因在该类植物中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利用PCR方法钓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T载体连接,PCR检测阳性克隆,同时菌液送往测序公司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测序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了该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APX基因一致。说明成功构建了菘蓝APX重组质粒和克隆鉴定了菘蓝APX基因,可进一步用于基因表达和表达产物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27.
MAGE-3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扩增957bp的MAGE-3全长编码序列,将该片段克隆至Pgex-4T-2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并经12%SDSPAGE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及Western blot鉴定,证明了目的基因的有效表达,目的蛋白高达细菌总蛋白的32%。表达产物经Glutathione Sepharose 4B 纯化后,每100mL菌液最终可获得3mg的目的蛋白,蛋白纯度在90%以上。纯化的GST-MAGE-3蛋白在体外冲击树突状细胞,能诱导特异性CTL杀伤肿瘤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28.
在豚草上发现的一个锈菌中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ragweeds, especially Ambrosia trifida L., have become widespread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 in the Shenyang area. A recent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enemies of the harmful weeds resulted in the finding of Puccinia xanthii Schwein. f. sp. ambrosiae-trifid…  相似文献   
29.
通过RTPCR方法扩增MAGE-3 cDNA,以pcDNA3.1+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MAGE-3。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鼠B16细胞,经RT-PCR、细胞免疫染色及免疫印迹法鉴定转化细胞中MAGE-3的表达。以100μg质粒剂量肌肉注射接种小鼠,间隔10天,共3次,以空载体和PBS为对照。结果,重组质粒免疫的小鼠,其脾淋巴细胞对MAGE-3阳性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51.08±7.41%,与空载体组(8.44±1.89%)及PBS组(5.76±1.7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MAGE-3阴性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8.21±1.65%,7.68±1.56%和5.13±1.42%,其差异无显著性;MAGE-3 DNA疫苗组免疫血清1∶15稀释时能检测到抗MAGE-3抗体,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明显升高,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也提高,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说明MAGE-3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可以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0.
选用在Vero细胞上初步适应的LR1(Ⅰ型)、R22(Ⅱ型)株病毒,经乳鼠脑或腹腔接种,收剖感染鼠脑并在Vero细胞传代适应,此收获病毒与直接以Vero细胞传代的病毒比较表明:抗原效价、毒力滴度有明显提高。用LR1、LR22株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培养物制备单价粗制疫苗和双价精制纯化疫苗免疫家兔,经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结果表明经乳鼠和Vero细胞交替传代适应后的LR1、R22株病毒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