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红色红曲霉菌发酵提取液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韩梅  李秉慧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5):279-280
红色红曲霉代谢物中含有可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的Mevinolins。将发酵物加工成口服液,给药三周发现,可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降低(P<0.05),并有轻微的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用IL-1β处理全外培养的SHR和WK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比较两种大鼠iNOS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Northern blot结果表明,VSMC受IL-1β刺激后,两种细胞的iNOS基因均表现出极高的转录活性,并且SHR的iNOS mRNA水平高于WKY大鼠。  相似文献   
133.
采用单特异引物PCR克隆法,得到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转录调控区DNA片段.核酸序列分析证实,大鼠iNOS基因的5′-侧翼区含有IFN-γ和TNF-α应答元件及NF-κB结合位点的保守序列.这些保守序列的位置及排列显著区别于人和小鼠的iNOS基因.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表明,VSMC受IL-1和IFN-γ刺激后,细胞核内产生某种可与iNOS基因5′-侧翼区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  相似文献   
134.
用IL-1β处理体外培养的SHR和WK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比较两种大鼠iNOS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Northernblot结果表明,VSMC受IL-1β刺激后,两种细胞的iNOS基因均表现出极高的转录活性,并且SHR的iNOSmRNA水平高于WKY大鼠.以大鼠iNOS基因转录调控区上游600bp(-1037~-438)和下游500bp(-437~46)DNA片段为探针,与VSMC核蛋白孵育后,进行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结果显示,两种大鼠的VSMC被IL-1β处理后,其核蛋白可分别与转录调控区上游或下游序列结合形成一条电泳滞后带.但是,转录调控区上游序列和下游序列与核蛋白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电泳迁移率.与WKY大鼠相比,SHR的VSMC核蛋白与DNA结合活性较高.提示SHR的VSMCiNOS基因及其转录调控因子对IL-1β的反应与WKY大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5.
自然风干使东北红豆杉鲜枝叶中紫杉醇含量降低,烘箱温度90~100℃和微波高火档干燥使其提高,后二者比自然风干的紫杉醇含量提高近0.42倍.  相似文献   
136.
血管舒-缩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血管舒 缩肽表达的调控机制及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在该网络平衡中的地位 ,以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为诱发因素刺激培养的大鼠VSMC ,用RT PCR和放射免疫分析观察内皮素 1(ET 1)、AngⅡ、心钠素 (ANF)和肾上腺髓质素 (ADM)在VSMC中的表达与释放及相互关系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分析揭示其分子机制 .在被AngⅡ处理的VSMC中 ,4种血管活性肽的表达活性均升高 ,其中缩血管肽基因表达被迅速诱导 ,而舒血管肽则是先降后升 .但刺激前后舒 缩血管肽之间的平衡关系无明显改变 .放免分析证实 ,AngⅡ可程度不同地促进 4种血管活性肽合成 ,使胞内 4种活性肽水平升高 ;对培养液中 4种活性肽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 ,AngⅡ可促进ET 1、AngⅡ释放 ,抑制舒血管肽释放 ,尤以ANF的胞内水平明显高于胞外 .EMSA分析显示 ,在AngⅡ诱导 4种肽表达的同时 ,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转录调控因子转录激活蛋白(AP 1)与 4种活性肽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明显增强 .ChIP结果表明 ,AP 1在染色质靶位点的募集与血管活性肽基因的表达上调有直接关系 .结果提示 ,AP 1与特异DNA顺式作用元件的相互作用参与了血管活性肽的转录激活 .VSMC不仅作为它们的效应器 ,而且还通过调节AP 1与靶基因中的共有顺式元件——  相似文献   
137.
为了观察旋覆花内酯(1-O-acetylbritannilactone,ABL)乙酰化衍生物ABLO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刺激的内皮细胞ECV304活化及其与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化以及NF-Κb依赖的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应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查ABLO2预处理及LPS/IFN-γ诱导对NF-Κb与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BLO2显著抑制LPS/IFN-γ诱导的NF-Κb核转位和DNA结合活性,同时ABLO2降低NF-Κb抑制蛋白(IκB)激酶(IκB kinases,IKK)的活性,抑制IκB的磷酸化及降解;ABLO2还通过减少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黏蛋白-C(tenascin-C)的表达,进而减弱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BLO,通过抑制IKK活性及IκB降解而抑制NF-Κb治化,进而起到抑制NF-KB依赖的黏附分子表达及细胞黏附作用.  相似文献   
138.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胱硫醚 β 合酶 (cystathionineβ synthase,CBS)是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关键酶。CBS活性异常与As关系密切。但在As发生过程中 ,CBS基因表达及活性是否发生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观察CB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活性及其在As时的变化规律。1 材料与方法(1)大鼠As模型的建立与实验分组 采用高脂、高胆固醇和高VitD3 饲喂法快速建立大鼠As模型 ,即As组 ;以标准饲料喂养的大鼠为对照组。(2 )…  相似文献   
139.
人TNFAIP1基因克隆及其在常见细胞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利平  周爱冬  李红  张文峰  吴艳阳  张健  韩梅 《遗传》2006,28(8):918-922
人类TNFAIP1蛋白是第一个被鉴定受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有实验证明TNFAIP1 蛋白可能参与DNA复制、合成、细胞凋亡以及人类的各种疾病等重要过程,但对其确切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不多。本文克隆人的TNFAIP1基因到GST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进行表达纯化。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其在几种常用的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发现在COS7以及NIH3T3细胞系中高表达,而在HeLa、HepG2、SW480、PanC1、MCF7等癌细胞系中低表达。由此推测TNFAIP1可能在癌症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