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内源性CO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右心导管及维多利亚蓝染色方法 ,动态观察慢性缺氧不同时间点大鼠肺组织中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 (HO 1)基因表达、内源性CO生成、肺动脉压力及构型的变化 ,探讨内源性CO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结果 :①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少量HO 1mRNA ,缺氧 5、10、15d大鼠肺组织HO 1mRNA含量分别增加 2 .3、3.6、4 .0倍 (P <0 .0 1) ,动脉血中COHb分别较正常大鼠增加 1.9、2 .6和 2 .9倍 (P <0 .0 1或P <0 .0 5 ) ,同时RVSP升高。光镜下可见IAPA血管壁增厚 ,管腔变窄。②Hemin可使缺氧大鼠肺组织HO 1mRNA和动脉血中COHb保持在高水平 (分别高达正常对照组的 5 .2和 3.7倍 ,P <0 .0 1或P <0 .0 5 ) ,能部分地抑制缺氧时大鼠RVSP的升高 ,减轻IAPA的病理改变。结论 :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HO 1基因的表达增加 ,内源性CO生成增多。Hemin促进HO 1基因表达和内源性CO生成 ,可抑制肺动脉压升高 ,阻抑肺血管重构 ,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2.
沙蒿大粒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沙蒿(包括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和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是内蒙西部区干旱荒漠草原重要植物,近年来受沙蒿大粒象Adosomus sp.成、幼虫为害严重。1983~1985年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利用精子活力分析软件(CASA)、蛋白免疫印迹(WB)及免疫荧光技术, 探讨镉(Cd)对小鼠精子活力参数、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修饰的影响,并对小鼠精子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进行细胞亚组分定位. 结果表明: Cd对小鼠精子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Cd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当Cd浓度达到1.0 μmol·L-1时, 小鼠精子活力(MOT)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Cd促进小鼠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当浓度≥1.0 μmol·L-1时,尤其分子量约为55 kDa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强,且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主要集中在小鼠精子中段;当用30 μmol·L-1 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和10 μmol·L-1 Cd同时培养时,55 kDa蛋白并未发生明显的酪氨酸磷酸化修饰,而且小鼠精子活力变化不显著. 表明Cd可能是通过诱导中段55 kDa蛋白发生酪氨酸磷酸化修饰从而抑制精子活力,EGTA能螯合Cd离子并有效防止其毒性作用. 研究证实,Cd诱导精子特异性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增强,进而抑制精子活力. EGTA可以用于体外控制Cd进入细胞的阻断剂,为Cd繁殖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4.
本文详细描述了重庆石柱漆辽剖面奥陶系达瑞威尔阶(Darriwilian)牯牛潭组至凯迪阶(Katian)宝塔组的牙形刺序列及其对比。牙形刺序列由上而下可分为:宝塔组Hamarodus brevirameus生物带和Amorphognathus superbus生物带;大田坝组的Baltoniodus alobatus,Baltoniodus variabilis和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生物带;牯牛潭组的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生物带和Lenodus variabilis生物带。其中Hamarodus brevirameus生物带至Baltoniodus alobatus生物带上部为凯迪阶,B.alobatus生物带下部至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生物带上部为桑比阶(Sandbian),而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生物带下部,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生物带和Lenodus variabilis生物带归入达瑞威尔阶。根据文中所识别的牙形刺序列,该剖面显然缺失了达瑞威尔阶中上部的牙形刺生物带如Pygodus serra生物带(即Yangtzeplacognathus protoramosus和Y.foliaceus生物带),Eoplacognathus suecicus和Dzikodus tablepointensis生物带。因此,在重庆石柱漆辽剖面奥陶系牯牛潭组和大田坝组之间的地层是不连续的,存在一明显的沉积间断,缺失了相当于牯牛潭组标准剖面中上部的地层(达瑞威尔阶中上部)。而这一沉积间断所发生的时间正好与达瑞威尔中晚期全球海平面下降相吻合。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有尾两栖类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特点,以分布于猫儿山保护区的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和瑶山肥螈(Pachytriton inexpect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二者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与分布密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有尾两栖类消化道比较组织学和内分泌学研究积累基础资料,并为两栖类消化生理学研究提供形态学数据基础。结果显示,两种动物从食道至直肠均有嗜银细胞分布,分布型都呈波浪形,均在食道处分布密度(个/视野)最高,猫儿山小鲵为2.00 ± 0.69,瑶山肥螈为3.42 ± 0.31,在猫儿山小鲵回肠(1.45 ± 0.50)和瑶山肥螈在直肠(1.63 ± 0.97)分布密度最低。瑶山肥螈消化道各部位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都高于猫儿山小鲵,两种动物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在食道、贲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差异显著,但在胃体、幽门和直肠中差异不显著。对同一物种消化道不同部位嗜银细胞进行比较,猫儿山小鲵及瑶山肥螈的嗜银细胞分布密度高峰均出现在食道,其中,猫儿山小鲵食道与十二指肠、回肠、直肠差异显著(P < 0.05),瑶山肥螈食道与其他各部位差异显著(P < 0.05)。嗜银细胞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锥形和梭形等,可分为闭合型和开放型细胞。猫儿山小鲵生活环境多为沼泽地,富含淤泥、落叶,喜食蛙类蝌蚪、蚯蚓等个体较小且易消化的食物,瑶山肥螈生活环境为石块粗砂较多的山溪,以虾、蟹、螺等为食,这两种动物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密度各具自身特点,可能与其生境及食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6.
根据采自湖北宜昌分乡陈家河和远安真金两剖面奥陶系牯牛潭组至宝塔组的牙形刺,将该段地层的牙形刺生物带自上而下综合划分为Hamarodus brevirameus,Amorphognathus superbus,Baltoniodus alobatus,Pygodus anserinus-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Yangtzeplacognathus protoramosus,Yangtzeplacognathus foliaceus,Histiodella kristinae-Eoplacognathus suecicus,Dzikodus tablepointensis,Lenodus variabilis和Lenodus antivariabilis等牙形刺生物带。其中宝塔组之Hamarodus brevirameus,Amorphognathus superbus生物带及Baltoniodus alobatus生物带顶部归为凯迪阶(Katian),庙坡组Baltoniodus alobatus生物带大部和Pygodus anserinus-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生物带中上部归为桑比阶(Sandbian),而牯牛潭组的Yangtzeplacognathus protoramosus至Lenodus antivariabilis等牙形刺生物带和庙坡组Pygodus anserinus-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生物带下部则归入达瑞威尔阶(Darriwillian)。这一牙形刺带序列与宜昌黄花场和分乡剖面的牙形刺生物带相一致。  相似文献   
27.
中国寒武纪三叶虫生物地理趋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纪三叶虫除北疆和藏南尚无可靠报道外,在中国各地均有广泛分布。三叶虫证据表明,除兴安区的额尔古纳一兴安地体和早寒武世中天山一北山地体显示了与西伯利亚和劳伦陆块在动物群方面的密切相关外,中国寒武纪的所有板块和大部分地体(包括中及晚寒武世的中天山~北山地体)均系当时东泛冈瓦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地理上彼此密切关联。对这些属于东泛冈瓦纳的中国区块的生物地理格局的进一步探讨,主要侧重于它们台地相浅水三叶虫动物群之间的对比,特别是立足于来自动物群纪录比较完整的华南、塔里木和华北板块的证据。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这些板块和有关的地体在中及晚寒武世应归属同一生物地理区,而在早寒武世则可划分为两个生物地理亚区:一个由华南、塔里木板块和安南或印支地体组成,另一仅以华北板块为代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多灶萎缩性胃炎(BAG)患者胃酸分泌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病理结果将60例确诊的慢性BAG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BAG组,监测各组患者24小时胃内PH值的变化、血清胃泌素水平及HP感染情况。结果:随着萎缩程度的加重,HP阳性率、胃内中位PH值及算数均数p H值逐渐升高,血清胃泌素水平逐渐降低;轻度、中度、重度BAG组组间中位p H值、算数均数p H值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重度BAG组HP感染与轻度组、中度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轻度组HP感染与中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BAG萎缩程度的加重,HP阳性率和p H值逐渐升高,血清胃泌素水平逐渐降低。HP感染、胃泌素水平及胃酸分泌水平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9.
澳大利亚泥盆纪皱纹珊瑚生物地层及生物地理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勇毅 《古生物学报》1998,37(3):359-379
通过对澳大利亚泥盆纪皱纹珊瑚属级分布的分析,认为泥盆纪珊瑚在该区经历了两大繁盛期,尤以Lochkovian-Emsian最盛,有大量新属产生,内板珊瑚和菲力甫珊瑚科分子要Pragian期开始出现,绳珊瑚科的分子也在Emsian大量出现,这些分子继而通过洋流逐渐扩散到华南及老世界域其他省区。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SUMO标签增溶体系和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功能,利用SUMO标签构建XYGluD3-LM-WGS基因原核表达可溶性增强的系统,采用PCR方法从已有质粒XYGluD3-LMWGS1/pGEM-Teasy中克隆到该基因不含上游启动子片段XYGluD3-LMWGS1-no Promoter 798 bp(简称LnoP),构建原核表达载体LnoP/pGEX-4T-1,并借助已有质粒SUMO1/pET-41a(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LnoP-SUMO1/pET-41a( )与LnoP-SUMO1-N2/pET-41a( )以及LnoP-SUMO1/pET-32a( ),分别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分析其可溶性,结果显示;(1)融合蛋白GST-LnoP、GST-SUMO1-LnoP、SUMO1-LnoP和Trx-SUMO1-LnoP表达成功;(2)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GST-LnoP和GST-SUMO1-LnoP的可溶蛋白表达均为电泳不可见,SUMO1-LnoP与Trx-SUMO1-LnoP有微量可溶表达.结果表明,试验首次实现人的SUMO1标签在麦谷蛋白低分子量亚基中的融合表达;尽管人的SUMO1做为融合标签对于增加低分子量麦谷蛋白D位点亚基可溶性的作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但研究结果为SUMO标签增溶体系的建立和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