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4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4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全球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钰茜  曾维华  马冰然 《生态学报》2019,39(4):1394-1406
治理模式的选择在自然保护地有效治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适宜的治理模式是实现保护地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国内外保护地体制机制研究大多集中在保护地治理模式的理论体系分析、体制机制构建与经验总结等方面,缺乏对全球尺度上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的系统分析,尤其是对于目前全球保护地网络的治理模式呈现何种结构,以及各类治理模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等更未涉及。为弥补此短板,对IUCN全球保护地数据库中全球保护地的治理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球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主要呈现以"政府治理"为主,其他治理模式为辅的多样化状态,并且治理模式随保护地的空间分布及保护地类型的不同呈现差异性;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全球保护地治理模式结构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全球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呈现一个较明显的双中心"核心-边缘"网络结构特征,形成以"联邦政府或国家部门/机构"、"地方政府部门/机构"为主要治理模式,"合作管理"为次要治理模式的核心圈,在边缘处形成以"通过社区建立和管理"的治理模式为主的独立中心,说明保护地社区治理模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并且通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部门/机构"与"通过非营利组织",以及"通过社区"、"通过个人土地所有者"、"政府授权管理"这两组治理模式内部的治理模式间呈现较强的关联性,这表明同一国家/地区倾向于同时采用有关联的保护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92.
五台山亚高山土壤真菌海拔分布格局与构建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正明  刘晋仙  暴家兵  王雪  吴强  柴宝峰 《生态学报》2020,40(19):7009-7017
生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与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的热点领域。尽管微生物驱动着地球上许多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但与大型生物体相比,对微生物多样性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知之甚少。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分析了五台山亚高山生态系统(海拔2000-3058 m范围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壶菌门(Chytridimycota)为主要的优势菌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在海拔梯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pH、植物丰富度、总碳含量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局域海拔尺度上,土壤真菌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α和β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方差分解分析(VPA)和偏Mantel分析表明土壤真菌群落构建过程中,环境因子和空间变量都起作用,并且环境因子占绝对的优势。土壤真菌群落之间的Bray-Curtis距离与海拔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环境选择是亚高山土壤真菌海拔分布格局的决定因素。总之,五台山亚高山沿海拔梯度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明显的变化,群落构建主要由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驱动,但确定性过程占主导地位。土壤pH、植物丰富度、总碳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我国近30年来植物迁地保护及其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植物园与世界植物园同步挑起了植物迁地保护的历史重担,使植物园的数量迅速增加至近200个,收集保存了占中国植物区系2/3的20000个物种,并在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原理与方法的科学研究上获得了新的进展。然而,中国植物园的布局与世界的植物园一样,物种越丰富的地区,已建立的植物园越少;在保存的物种中,不仅忽视了遗传多样性的保护,而且有约1/3的国家重点保护种类主要因适应性问题而生长不良、出现生殖障碍,甚至死亡。为了提高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有效性,本文就《中国稀有濒危植物保护名录》的修订与公布、《中国植物保护战略》的制定,以及我国植物园协调机制的建立、植物迁地保护网络系统的完善、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规范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4.
995.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算了1950-1991年整个期间和各个年代域我国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相应时域内的地磁活动指数Ap序列,提前一年和提前二年的Ap指数序列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年代域,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地磁活动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从而为这些传染病的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996.
(一)本文测定了正常家兔的脑、肝脏、肾脏、心脏等组织内维生素B_1的含量,结果B_1的总合量以肾脏中为最多,其次则为肝脏,再其次则为心脏与脑组织,而游离型B_1的含量则是肝脏>肾脏>心脏>脑组织。 (二)家兔短期—次暴露于高温后,在上述组织中除肾脏外,游离型B_1的含量均有显著的降低,如脑组织中降低22.4%,肝脏组织中降低36.7%,心脏组织中降低28.6%,而B_1的总合量没有明显的改变。 (三)家兔在一次短时间的高温暴露后,在其某些组织内游离型B_1的合量显著降低,而B_1总量没有变化,这可能与高温的作用影响了组织代谢有关,从而增加了机体对B_1参与代谢过程的需要量,因而使游离型B_1转化为结合型B_1所致。  相似文献   
997.
在延缓着床的大、小白鼠证明了环-磷酸腺苷(cAMP)可以代替雌激素引起胚泡着床。本工作还第一次观察到另一种环状核苷酸——环-磷酸尿苷(cUMP)也具有类似的作用,而环-磷酸鸟苷(cGMP)和环-磷酸胞苷(cCMP)的作用很弱。在注射 cAMP 和 cUMP 24小时后多数动物出现阳性的滂胺蓝反应,在注射18小时后有部分动物的滂胺蓝反应是阳性的。这表明注射环状核苷酸到引起着床所需的时间大致与雌激素相近。  相似文献   
998.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形成鲜明的对比。生态形态学是基于生物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研究不同物种形态所代表的生态位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依靠化石鬣狗类与现生种类牙齿和头骨整体形态的相似度进行了生态形态(ecomorphology)的分类,但尚未对这些已定的生态形态进行过多变量的头骨形状分析。本文拟采用平面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方法对晚中新世临夏盆地的鬣狗类进行研究,并探讨以头骨形状划分其生态形态类型的可行性。几何形态测量法是以生物形态的轮廓作为数据的计算方法,虽然目前尚未被国内古生物研究者广泛采用,但自20世纪30年代多变量统计学的理论成熟以来,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软件算法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近代生物学(neontology)和古生物学形态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工具。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分析也因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普及而变得更简单和直观。然而,化石标本由于埋藏和保存的关系通常会出现变形或残缺不全,使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古生物学的应用仍主要以平面数据分析为主。平面数据采集的第一步是从与标本某一平面相垂直的角度拍摄数码照片;虽然拍摄平面的选择通常由研究者自定,但一般会选择待研究类群形状变异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如,鱼类一般选取侧视)。第二步是形态的数字化,即使用某一种形态测量软件来标出地标点(landmarks;或称界标点、标志点、标点)。地标点的选择对于分析的结果有直接而且重要的影响,一般会选择Bookstein分类中的I型或II型作为地标点的标准。这两种地标点的共同点是可以从解剖学特征上准确地在每一个标本上找到,而无不明确或复现困难的可能性。数字化后的数据在软件中用数学算法叠加起来(superimposition,或称叠合,重叠),以去除原始图片数据中标本位置、角度及其他与几何形态无关的冗余信息。所有的数字化数据叠加起来后,利用软件计算所有标本之间的几何距离。现在常用的软件中都会以平均几何形状作为中心,而且利用类似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的多变量计算来呈现相对扭曲(或称相对反卷)轴(relative warp axis),后者即是可以用来把形态差异视觉化的多变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平面坐标图来看不同形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用所谓的薄板样条曲线图(thin-plate spline grid)来表示相对形态上的变化。相对扭曲轴所代表的形状数据还经常被拿来与代表几何物体大小的距心值(或称重心距离,centroid size)做回归曲线分析,以便发现种群中某些形态的异速生长模式(allometry)。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对产自和政地区的鬣狗科Hyaenictitherium,Ictitherium,Adcrocuta和旁鬣狗科Dinocrocuta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这4个属保存完好的头骨标本的侧面形态。与东非大草原现生食肉动物的头骨整体形态分布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和政的鼬鬣狗(Ictitherium)和鬣型鼬鬣狗(Hyaenictitherium)的头骨形状分布介于现生斑鬣狗(Crocuta crocuta)、犬科猎狗(Lycaon pictus)和金豺(Canis aureus)之间,为二者似豺生态形态的解释提供了几何形态测量证据。再者,上述两属化石鬣狗的形状分布与现生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重叠,表明现生斑鬣狗头骨的发育机制可能是在鼬鬣狗祖先类型的异速生长规律基础上的持续发育,进而演化出现有的粗壮形态。此外,巨鬣狗(Dinocrocuta)和副鬣狗(Adcrocuta)的头骨形状与现生的斑鬣狗在几何形态测量空间内有普遍重叠的现象,指示了这些异时出现的种类具有相似的生态形态,因而可能占据相近的生态位。结果还显示巨鬣狗和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相近,以及两者从幼年到成年发育的形状变化过程也具有相似的规律。因而,巨鬣狗和斑鬣狗之间的趋同演化不仅表现在成年头骨的粗壮程度上,而且在幼年发育模式中也存在平行演化现象。现生发育学与行为生态学已经证实,相对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现生斑鬣狗发育粗壮头骨形态的机制不是以增速生长,而是以延长发育期来实现的。由此推断,巨鬣狗的发育期有可能和现生鬣狗相当(35个月),也可能由于具有相对粗壮和巨大的头骨形态,其发育期会延长些。当然,这个新解释仍需要更多的化石数据和发育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999.
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异常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改变,常发生在启动子区的CpG岛。某些基因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密切相关,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功能。一方面,DNA甲基化与高等动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另一方面,DNA甲基化和其他生命过程也有重要的联系。如X染色体失活、基因组印记、发育调控及细胞分化和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板栗上的拟茎点霉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淑霞  马洪兵 《菌物学报》2010,29(4):467-471
在山东泰安、临沂等板栗产区新发生一种叶部病害,叶片感病后,产生褐色斑点,后期呈不规则大面积干枯,继而引起严重的早期落叶。通过对病原物的分离、纯化、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的观察及r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一新种,将其定名为板栗拟茎点霉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新种的载孢体近球形,有2种分生孢子,甲型孢子多为椭圆形,少为披针形,具2个明显的油球,形态及大小异于板栗属植物上已知的拟茎点霉。文中对新种进行了拉丁文描述。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