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06篇
  6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31.
232.
本研究拟基于最近的miRNA报道,结合前期关于肌肉生长抑素(myostatin, MSTN)的相关研究,探究多囊卵巢综合症(plo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血清miRNA和生长抑素的表达及其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本研究选取160例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PCR、ELISA等方法比较PCOS患者血清miRNA和生长抑素的表达情况,并且分析其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显示,通过PCR的方法发现mi RNA-93、mi RNA-223在PCOS患者的血清中显著升高,而mi RNA-4522、mi RNA-6767-5p和mi RNA-324-3p则表达下降。本研究建立了3个miRNA的预测模型,并证实预测模型在筛选组和验证组中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区分PCOS患者和正常人群,但研究结果也发现,miRNA模型结合MSTN没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33.
李浩  张剑锋  张伟 《蛇志》2014,(1):1-3,15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DG)对百草枯(PQ)中毒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百草枯组(PQ组)、甘草酸二铵组(DG组)和正常对照组(NS组),PQ组和DG组予百草枯100mg/kg灌胃1次,DG组于灌胃后立即腹腔注射DG 50mg/kg,每日1次,对照组与PQ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至48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比;肺组织HE染色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TLR-4mRNA和NF-κB mRNA的表达情况。另选择健康SD大鼠50只,分组及各组处置方法同上,观察其7天内死亡率。结果 PQ组与DG组肺湿干比、肺组织TLR-4mRNA和NF-κB mRNA表达较NS组明显升高(P0.01);DG组各指标明显低于PQ组(P0.01)。HE染色结果,NS组肺部结构正常,PQ组、DG组可见肺组织水肿、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等肺损伤表现,DG组病变轻于PQ组。群体死亡率比较,PQ组7天死亡率为90%,DG组为40%,NS组无死亡。结论甘草酸二铵可减轻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LR-4、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4.
细胞自噬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溶酶体吞噬降解自身成分的胞内代谢途径。它与多种生理功能有关,如在饥饿、刺激等不利环境条件下,细胞通过自噬降解多余或异常的大分子,为细胞的生存提供能量及原材料,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及对环境变化产生应答。但是,过度的自噬可以导致细胞死亡,因此自噬又被称为II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这是除凋亡和坏死之外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另外,自噬异常与多种病理过程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病原体感染等密切相关。由于细胞自噬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自噬成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以细胞自噬为研究内容,设计了适合在本科生课程中开设的细胞自噬的诱导及观察实验项目,对该实验项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与安排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该项目在实验课程中的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5.
组织学课堂教学主要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构成,将这两部分形成单独的模块进行教学,从教学模式上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我们的宗旨。实验对于组织学这一门课程尤为重要,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效果较差,无法与理论课程相匹配而形成单独的实验模块。也正是因为这一限制,相当多的教师重理论面轻实验。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教学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的迅猛普及,致使实验教学成为一种精美的教学ppt图片的展示,与理论教学严重同质化,教学质量下滑。数码互动实验室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技术瓶颈,使组织学教学模块化出现质的飞跃,技术手段的发展使实验教学成为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且异质化模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36.
桂西北白云岩坡地典型土体构型石灰土水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传统水文学、氢氧稳定同位素和原位模拟降雨等方法,研究了桂西北白云岩坡地典型土体构型石灰土微区(2 m×1.2 m)土壤水文功能.白云岩峰丛坡地沿坡向下表现出通体砂、上壤下砂、通体壤、上黏下砂4种典型石灰土土链格局,所有构型土体微区地表稳定入渗速率高达41~48 mm·h-1,地表径流少,且表现为蓄满产流,壤中流和深层渗漏是重要水文过程;壤中流依据土壤发生层层次分为A、C层壤中流,对于A层壤中流,通体砂、上黏下砂以及上壤下砂构型土体微区以基质流为主,通体壤构型土体表现为优先流;对于C层壤中流,所有构型土体微区均表现为优先流特征.白云岩坡地土壤连续分布,虽土层浅薄但仍表现出沿坡向下的土链格局,不同土体构型土壤水文性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表以下各界面产流过程,研究证实该区土壤水文功能的研究应具备三维立体视角,发展更加侧重地下水文过程观测和研究的新方法,才能全面揭示喀斯特坡地近地表水文过程.  相似文献   
237.
【目的】挖掘高效烷烃降解菌,为后续石油烃污染修复工程提供优良菌种资源。【方法】以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将大庆石油污染土样中分离筛选到的高效烷烃降解菌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细胞化学组分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初步鉴定与系统分类;同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环境因素(温度、pH、接种量和转速)以及不同初始浓度的正十六烷(0.1%、0.3%、0.5%、1.0%、1.5%、2.0%,体积比)对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筛选到一株高效烷烃降解菌LAM1007,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该菌株在添加正十六烷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的最适降解条件为:30°C,pH 7.0,接种量1%(体积比),转速180 r/min,在该条件下浓度为0.3%(体积比)的正十六烷60 h内降解率高达90%。【结论】菌株LAM1007是一株在石油烃污染修复方面极具应用潜力的高效烷烃降解菌。  相似文献   
238.
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不同的融合术式PLIF(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和PLF(postero1ateral fusion)在下腰椎单节段腰椎滑脱中的治疗疗效。方法: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腰椎滑脱症并行腰椎融合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有142名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融合手术术式的不同,分为PLIF组(82人)和PLF组(60人)。对于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3月、12月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程度指数(JOA),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纳入本课题的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年的连续全面的随访。两组患者在术后(1月及12月)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但PLIF组在术后12个月时的VAS评分及融合率显著优于PLF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花费、并发症等指标中,PLF优于PLIF组。两组在住院时间,卧床时间,JOA评分等指标的比较中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单节段的下腰椎滑脱患者来讲,使用PLIF能够取得较好的症状改善,融合率较高。但PLF同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应该个性化的进行手术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39.
目的:评价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微创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7例肱骨投弹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8例行有限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固定。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入伍前受教育程度、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定期行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根据MEP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切开复位LC-DCP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显著多于有限切开拉力螺钉固定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t=1.615,P=0.127),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6月,平均12月。术后6个月,两组骨折愈合率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切开复位LC-DCP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9.93±3.05周,有限切开拉力螺钉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11.09±2.33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07,p=0.302)。术后桡神经挫伤(钢板内固定组2例,螺钉内固定组1例)和肘关节功能评价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切开复位LC-DCP内固定及有限切开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投弹骨折均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使用钢板内固定时注意避免过多破坏骨折断端血运和保护桡神经;使用螺钉内固定时需要注意术后肩肘关节支具保护6-8周,避免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导致内固定失效。  相似文献   
240.
颗粒体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但PGRN在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无报道。为探究PGRN在黑色素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稳定敲低PGRN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B16-PGRNlow。MTS法和Brd U掺入结合流式细胞(计量)术分析证明,敲低PGRN不影响B16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增殖。将B16-ctrl(对照)和B16-PGRNlow细胞分别皮下接种野生型(WT)和PGRN敲除(KO)的C57BL/6J小鼠,比较观察黑色素移植瘤体积大小。移植瘤形成20 d后,与B16-ctrl细胞接种的移植瘤比较,无论在WT还是在KO荷瘤小鼠,B16-PGRNlow形成的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WT鼠:P<0.05;KO鼠:P<0.01)。然而,比较B16-PGRNlow或B16-ctrl在WT鼠与KO鼠形成的移植瘤体积大小,并无显著差异,提示B16肿瘤细胞PGRN而非宿主PGRN影响移植瘤的生长。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荷B16-PGRNlow移植瘤的WT型小鼠脾和淋巴结中,CD4+、CD8+T细胞数(百分比)比荷B16-ctrl移植瘤的WT鼠脾和淋巴结的CD4+、CD8+T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P<0.01),而在KO鼠却未见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证明,敲低肿瘤细胞PGRN可抑制黑色素移植瘤的生长。上述结果还提示,抑制PGRN在黑色瘤的表达可引起脾和淋巴结CD4+和CD8+T细胞增加,提高宿主的细胞免疫能力。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的发现为PGRN作为黑色素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