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4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疆紫草细胞的逐级放大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2.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动物性别是人们早已渴望实现的目标,这对畜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使人们更有效地进行肉奶生产,另一方面可缩短遗传改良的时间。长期以来,众多的科学家都在为之进行不懈地努力,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问题认识逐步深入。而该领域的每一次认识突破都导致人们去尝试新的性别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3.
34.
新疆紫草细胞悬浮培养和发酵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5.
对虎杖R2R3-MYB转录因子PcMYB2进行转录活性鉴定和表达特性分析,并在转基因拟南芥和转基因毛状根中进行功能研究。利用酵母单杂交试验分析PcMYB2的转录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虎杖中PcMYB2的表达模式;DMACA法检测PcMYB2转基因拟南芥和虎杖毛状根中的原花青素含量。酵母单杂试验表明,PcMYB2具有转录激活活性;RTqPCR结果显示,PcMYB2在虎杖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并且ABA和H2O2外源处理可诱导叶片中PcMYB2的表达;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拟南芥种皮颜色加深,原花青素含量为野生型的1.8倍;与野生型毛状根相比,转基因毛状根DMACA染色更深,原花青素含量为野生型的2.3倍。PcMYB2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且促进植物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36.
本文用PCR方法获得大肠杆菌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σ32的编码基因rpoH,并克隆在含有tac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UHE中,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C端融合有6个寡聚组氨酸的σ32。表达产物经金属螯合层析一步纯化,达到SDS-PAGE银染一条带纯度,氨基酸组成分析及N端序列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35S细胞内参入实验表明: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表达产物σ32(His)6也能导致热休克蛋白如GroEl、DnaK、Htp的大量合成.  相似文献   
37.
外源DNA和Bt基因导入棉花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外源DNA和Bt基因导入棉花的分子育种原理、方法,以及在棉花品种改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就棉花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应用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技术,对51例角结膜缘上皮良、恶性病变(其中上皮增生19例,不典型增生6例,原位癌14例,鳞状细胞癌12例)进行了DNA原位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原位癌和鳞状细胞癌DNA含量明显增加,多为高倍异倍体细胞,DNA直方圆明显右移,峰值主要位于>5C处,≥5C细胞分别占78.89%和78.31%;上度增生病变DNA含量较低,多为低倍整倍体细胞,DNA直方图峰值位于2C~4C处,2C~4C细胞占88.59%;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DNA含量介于良性病变和癌之间,DNA直方图逐渐右移,2C~4C细胞占58.62%,≥5C细胞占41.38%。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DNA倍性程度与肿瘤的增殖程度呈正相关,高倍异倍体细胞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多。作者认为DNA原位图像定量分析可为角结膜缘上皮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分级及早期发现癌变趋势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9.
马铃薯人工种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巍  欧阳藩 《生物技术》1996,6(5):11-13
本研究以虎头(H)、克四(K)和Favorita(F)三个品种的马铃薯不定芽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诱导生成的微型薯为试材,经筛选后获得的大小一致的微型薯经过适度的低温处理后,用4%的海藻酸钠和2%的氯化钙溶液,在附加一定的植物激素条件下,进行人。种皮包埋形成人工种子。在无菌条件下,三个品种的人工种子萌发率均达90%以上。在土壤中,人工种子萌发率可达60%以上,萌发的人工种子中80%能够形成生长发育正常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40.
冷冻—解冻猪精子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从50年代初Polge发现甘油有卓越的防冻作用以后,动物精液冷冻技术发展很快。现在,奶牛和羊冷冻精液已广泛应用于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中,效果与鲜精接近,而猪冷冻精液在人工授精后虽也能产仔,但妊娠率与每窝产仔数均下降(Johnson等,1981);体外受精率可达85%以上,但精子浓度需用5—6×10_7精子/ml,比鲜精用量提高25—100倍(Wang等,1991)。顶体形态正常精子的减少是造成冷冻精液受精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Pursel,1979),用光镜不能清楚地观察顶体的形态变化,但运用电镜技术对猪冷冻-解冻精子的顶体形态的超微结构研究报道不多(Courtens等,1985;Hashizume,1990)。针对猪冷冻—解冻精子体内/体外受精能力降低的问题,我们用透射电镜对冷冻的猪精子解冻0 h及4 h后精子顶体与头部质膜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