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利用GIS模拟变量施肥尺度对施肥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氮肥变量施肥为例。采用GIS技术分别模拟不同肥力水平、不同空间变异和不同相关距条件下变量施肥尺度对施肥量的影响.首先用“Turning Band Method”方法随机生成符合指定均值、方差和空间分布(半方差模型)的一组表示最小施肥单元的土壤养分数据,每组10~4个数据,对每组数据进行了100个等级尺度单元的相关施肥量计算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随着变量施肥单元面积减小,施肥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或保持不变;(2)相同土壤肥力,空间变异越大时,随着施肥尺度增大,平均施肥量增大越明显,而且施肥临界养分过渡带的变量施肥合理性受尺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2.
低温预处理对水稻花药培养中花药壁褐变的结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壁褐变是影响花药离体培养效率的因素。研究了粳稻品种台中6(5OryzasatvaL.)花药培养前低温预处理对药壁褐变的影响,观察了花药褐变前后药壁各层的变化及褐变对小孢子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药壁褐变主要发生在表皮与药室内壁。10℃低温预处理在花药培养前期可有效延缓表皮与药室内壁膜结构的降解速度,减缓褐变发生;花药经低温处理后,药壁中层细胞膨大,绒毡层降解速度减缓,有利于花粉脱分化。药壁褐变会影响药腔内小孢子的活力和继续发育,但不是制约花粉愈伤组织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3.
海岛生态系统独特而脆弱,加强海岛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对于维护海岛生态系统平衡、促进海岛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中国海岛保护区的发展动态和分布现状进行了分析。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建立各类涉及海岛的保护区117处,初步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渐趋完善的海岛保护区体系。文章绘制了中国海岛保护区分布图,分析了海岛保护区的地理分布、类型分布和主管部门状况等。目前中国海岛保护区存在着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不足,经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区类型布局存在空缺、地方级保护区管理机构和科研监测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4.
α-L-鼠李糖苷酶是特异性切割末端含α-L-鼠李糖的天然化合物的一类糖苷水解酶,该酶在食品、医药、化学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旨在利用保守氨基酸基序结合PCR驱动的宏基因组学方法,从提取的健康人体粪便宏基因组DNA中获得新型细菌源α-L-鼠李糖苷酶基因。通过对CAZy数据库GH78家族中193条细菌源α-L-鼠李糖苷酶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首次将α-L-鼠李糖苷酶家族分为3个亚家族,并确定了其中两个亚家族的两对保守氨基酸基序。基于保守基序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保守基序间基因片段,对PCR产物克隆测序,结果获得12条α-L-鼠李糖苷酶基因片段,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Gen Bank数据库进行Blast序列比对,其中两条基因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仅为52%,一条为73%,其余9条在94%以上。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序列一致性94%以上片段对应全长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以人体粪便宏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3条α-L-鼠李糖苷酶全长基因,并将其克隆于载体p ET-28a,在E.coli BL21(DE3)内进行异源表达,目的蛋白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少量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上清中。人体肠道细菌宏基因组为新型α-L-鼠李糖苷酶基因发现提供了潜在的基因资源库,基于保守氨基酸基序驱动的宏基因组学方法,从人体肠道以及环境宏基因组中直接获取新酶基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5.
构建SPARc基因过表达载体,转染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u/胞系SKM-1细胞,探讨SPARc基因过表达对!&MDS细胞系SKM一1细胞凋亡的影响。XpcD—NA.SPARC为引物,PCR扩增SPARc基因;将靶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载体pGC—GV,构建含有删Rc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GC—GV-SPARC,测序检测正确性;将构建载体pGC-GV-5黝尺C砗专染人MDs细胞系SKM-1,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RT-PCR检测sKM-1细胞中SPARC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SPARC蛋白表达,MTS法测定小剂量阿糖胞苷(30ng/mL)对实验组增殖抑制的影响,AnnexinV检测.洲尺c基因转染后对人SKM-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构建含有SPARc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GC-GV-SPARC转染效率为(64.25±1.42)%;转染后,SPARCmRNA及蛋白表达在靶细胞中较对照组增多。小剂量阿糖胞苷对转染组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组。SPARC基因转染后人SKM-1细胞凋亡率较未转染组明显增高,加入阿糖胞苷后人SKM-1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由此说明,作者成功构建了携带.&SPARc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NSKM-1细胞系后稳定表达SPARC基因,SPARC过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且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30ng/mL)更有效地抑制SKM-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6.
秃鹫的家谱     
正白兀鹫属于隼形目(Falcon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在全世界300多种昼行性猛禽中,鹰科鸟类超过220种,是猛禽中最庞大的一个家族。它们包括鹰、隼、鸢、鹞和雕等,从身长25厘米、翅展长小于50厘米的雀鹰到翅展长达3米,重量超过12千克的大型僧冠秃鹫(Necrosyrtes monachus)等各种体型都有。尽管它们的形态和外表都有所差异,但仍有许多相同之处,如裸露的头部、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等。我们现在所说的秃鹫被称为"旧大陆秃鹫"。还有一些长相和习性都类似的鸟类被称为"新大陆秃鹫",它们属于隼形目的美洲鹫科(Cathartidae)。但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它们与旧大陆秃鹫的亲缘关系较远,反而更接近鹳形目(Ciconiiformes)鸟类,而它们与旧大陆秃鹫相似的形态和习性被认为是趋  相似文献   
147.
白兀鹫趣闻     
正严格的进餐顺序虽然白兀鹫是肉食性动物,但人们并不把它视作敌人。它那娇小的身材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和敏捷的飞行能力,其他动物很少有能对其构成威胁的。它只害怕金雕、鹰或游隼的攻击。不过,这种小型兀鹫必须遵守支配兀鹫间关系的等级规则。举一个在非洲草原上食肉鸟类进食次序的例子:强壮魁梧的垂肉秃鹫居先,然后是黑白兀鹫或非洲秃鹫,而白兀鹫随后,位于其他小型昼行性猛禽(鸢等)之前。这种彼此心照不宣并默默遵守的进食次序有着明显的目的性——避免了耗  相似文献   
148.
白兀鹫     
正白兀鹫隶属于隼形目(Falcon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白兀鹫属(Neophron),是一种小型的秃鹫。它的身长不超过70厘米,翅展长度为1.5~1.8米,体重不超过2千克。它有黑白两色的羽毛、长着羽毛的颈部和尖细的喙,显然与其他种类的秃鹫大不相同。白兀鹫具有广泛的分布区域,自非洲佛得角到咸海及印度,自法国南方到非洲东部。它来往于各种不同环境,是一种喜欢炎热气候的鸟类,有时也会出现在温度极低的高海拔地区。在2012年,观鸟者在我国新疆也拍摄到了白兀鹫,这是  相似文献   
149.
从人参内生球毛壳菌株RSQMK-9的发酵培养物中提取分离得到14个代谢产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麦角甾醇(1)、4,6,8,22-四烯-3-酮-麦角甾烷(2)、啤酒甾醇(3)、9(11)-去氢麦角甾醇过氧化物(4)、alternariol(5)、大黄素甲醚(6)、3-吲哚甲酸(7)、2,3,4-三甲基-5,7-二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8)、2-氨基苯甲酰胺(9)、2-氨基苯甲酸(10)、3-甲基苔色酸(11)、甘露醇(12)、chaetoglobosin A(13)及5'-epichaetovirdin A(14)。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人参内生球毛壳菌中发现,而且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到。海虾致死试验结果显示:10μg/mL浓度下,化合物13和14对丰年虾的致死率分别为83.4%和54.3%。  相似文献   
150.
外源硒对大豆产量、植株氮磷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价态外源se对大豆产量、N、P含量及与N、P代谢密切联系的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浓度为0.25和0.5μg·g^-1土的Se^4+和Se^6+后,大豆产量、含N量及土壤脲酶活性增加,大豆含P量和土壤磷酸酶活性降低.当Se^6+浓度为0.5μg·g^-1土时,大豆植株含N量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抛物线相关关系;Se^6+浓度为0.25μg·g^-1土时,大豆植株含P量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抛物线相关关系。Se^4+处理的大豆N、P含量和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