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9篇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杨延峰  张国钢  陆军  刘文  李振吉 《生态学报》2012,32(23):7280-7288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越冬斑头雁(Anser indicus)种群进行了日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斑头雁越冬期间的主要行为是取食和静息,分别占50.48%和43.79%,并呈现出早上和傍晚的双取食高峰,中午的静息高峰.各时间段的取食、静息和饮水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生境中斑头雁行为的统计结果表明,在陆地生境中的主要行为是取食,在浅水沼泽生境中的主要行为是静息,推测食物丰富度和干扰水平是影响不同栖息地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利用偏相关分析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斑头雁行为的影响表明,气温是影响斑头雁日间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气温升高时,斑头雁增加静息行为减少取食行为;气温降低时则减少静息行为增加取食行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抗5-脂氧合酶酚类抑制剂的结构活性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7个抗5-脂氧合酶阳性酚类抑制剂分子库,利用Autodock 4.2和iGEMDOCK 2.1软件包对受体与抑制剂进行模拟对接研究并计算结合自由能。结果:用Autodock 4.2、iGEMDOCK 2.1计算得到的结合自由能与抑制剂的抑制活性之间都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它们的决定系数(R2)依次为0.856 64和0.784 41,标准误差(SD)分别为0.430 92和5.323 35,P值分别为0.002 79和0.007 98;配体与受体之间形成的氢键在决定配体在受体活性部位的构象及定位中起重要作用,但两者结合的主要驱动力为范德华作用力;具有碳氧双键及与该双键共轭的碳碳双键的多环酚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5-脂氧合酶活性。结论:Autodock 4.2比iGEMDOCK 2.1预测抗5-脂氧合酶酚类抑制剂的能力强;具有碳氧双键及与该双键共轭的碳碳双键的多环酚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5-脂氧合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3.
水稻在生殖发育期对高温胁迫非常敏感,高温热害已经成为水稻生产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阐明水稻在生殖发育期耐热性的分子遗传机制,挖掘耐热关键基因,利用基因工程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改良水稻品种的耐热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水稻生殖发育期耐热性的数量性状基因定位(QTL)、转录以及蛋白水平的高温应答、耐热转基因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4.
结合痰培养和痰涂片的结果,比较引起ICU病人和非ICU病人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的区别.为协助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真实可靠的实验依据.监测本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普通病房与重症监护室ICU病房送检的痰标本进行涂片及培养并对阳性菌株做药敏实验.经痰涂片发现普通病房送检的标本合格率高于ICU病房,但是ICU病房送检的痰培养标本阳性率高于普通病房;阳性菌药敏的耐药性两者也有不同.病人痰标本的培养结果要结合标本的涂片,并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所在的病房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客观评价后给予合理用药,方能控制医院内多重耐药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5.
栽培太子参块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栽培太子参纺锤状块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栽培太子参的块根是由其不定根发育而成。太子参不定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阶段,类似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的发育。其特点是初生结构的皮层细胞大,仅3 ~4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多为三原型,少数为二原型、四原型与五原型。次生结构中次生木质部约占根面积80 %,主要为薄壁组织细胞,导管呈稀疏的放射状分布其中。由不定根发育成块根过程中,根据从根头至根尾不同距离的各组成部分的面积及细胞层数分析,从上向下其维管形成层活动强度不同,从而根的直径大小不同,使根发育成上粗下细的纺锤状肉质块根。高碘酸-Schiff反应显示,在成熟的块根中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和次生木质部射线间的木薄壁组织细胞内富含淀粉粒,在有些木薄壁组织细胞中还含有草酸钙簇晶。  相似文献   
106.
绣线菊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绣线菊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59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91%),鉴定出46个,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棕榈酸(palmitic aci,20.41%),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10.78%)亚麻酸(linoleic acid,6.02%),十五烷酸(pentadecylic acid,5.11%),9-十六碳烯酸(9-hexadecenoicacid,3.42%),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3.41%),壬醛(Nonanal,2.99%),亚油酸(oleic acid,2.98%),正己醇(1-hexanol,2.95%),月桂酸(lauric acid,2.13%).  相似文献   
107.
大麦DNA导入小麦产生抗白粉病变异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通过花粉管途径直接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花76中,后代出现13株抗白粉病变异株。其中5株在以后的世代中抗性稳定,另8株则继续分离。第2带分离株系的抗病株形成的第3代株系(或株行)中,抗性有分离的株行与无分离的株行比例为1.9:1,而分离株行内抗病株与不抗病株之比为3.35:1。抗性稳定株系与感病亲本杂交,F1表现高抗病,再与感病亲本回交,后代抗感病株比例为1:1,自交F2的比例为2.8:1。说明所获得的抗白粉病性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为显性。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比较表明,这个抗病基因可能是来自大麦的一个新基因。13 Variant plants with immunity and high-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were found in D1 generation from introducing resistant barley DNA into susceptible wheat cultivar, through pollen tube pathway after self pollination.Of the variants, 5 plants for the resistance had been stable and the other 8 plants segregated insuccessive generation.The ratio of segregating and stable plant-rows was 1.9:1 in D3 plant-rows derived from resistant plants of segregating D2-lines,and the ratio of resistant plants and susceptible plants was 3.35:1 among the segregating D3 plant-rows.The F1 -plants from crosses between stable resistant variants and susceptible parents were higgh 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The ratio of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lants was 1:1 in progenies of backcross of the F1 and susceptible parents, and this ratio was 2.8:1 in the F2 generation from the F1 selfing.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esistance obtained is camtrolled by a pair of genes, the resistance is dominant. The results in comparison with known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s in wheat indicated that the resistant gene obtained would be a new one from barley.  相似文献   
108.
中国荷斯坦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PCR-RFLP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已知牛染色体上CD18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牛血液和精液DNA,可扩增出338bp的DNA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确定为牛的CD18基因。由于CD18基因的383位碱基由A变为G,而引起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BLAD),通过对济南市11个奶牛场356头奶牛及53头荷斯坦种公牛进行了BLAD的PCR-RFLP检测,共检出3头杂合母牛(携带者),占检测母牛群的0.84%,在荷斯坦公牛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没有发现隐性突变基因的携带者。  相似文献   
109.
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景观生态学的观点理解生态环境建设,分析了“山川秀美”的涵义,进而讨论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重点、原则、途径等。认为基本农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在建造林草植被的同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退耕地不能一味地将其用于生产,要充分考虑生态用地的需要。多用途植物的开发利用,以及包括梯田地埂利用在内的植物种间的合理混合种植,可以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甜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在抗冻性低温诱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低温锻炼及脱锻炼过程中甜杨(Populus suaveolens)幼苗的G6PDH、SOD和POD活性、MDA含量和半致死温度(LT50)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低温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苗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SOD和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和幼苗半致死温度(LT50).另外,将幼苗放回常温(脱锻炼)2 d能引起幼苗的G6PDH、SOD和POD活性的显著下降,并使LT50和MDA含量的迅速回升.结果表明,低温锻炼中G6PDH活性的增加有助于SOD和POD活性的提高,进而对幼苗的LT50和MDA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G6PDH可能参与了SOD和POD活性的调节和抗冻性的低温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