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固定化镍离子亲和层析胶的制备及其性能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Sepharose 6B为原料,在强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活化,再与亚氨基二乙酸(IDA)的钠盐溶液反应,在活化好的胶颗粒表面接上很多手臂IDA;最后与硫酸镍溶液反应,使手臂IDA与Ni2+发生螯合反应,即得到固定化Ni2+亲和层析胶(Ni2+-IDA).采用原子吸收法及从大肠杆菌表达产物中纯化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hBLyS)等方法检测制备胶的理化指标和纯化蛋白质的性能.结果表明用此法制得的亲和胶与相应商品胶的性能完全一致,而成本却不到商品胶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42.
董熙  陈志泊  胡春明  刘平 《生态学报》2022,42(22):9297-9308
海拉尔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河流,对维持地区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取海拉尔河下游河段作为研究对象(以下称海拉尔河),以遥感、气候、水文数据为基础,基于淹没频率模型分析探讨河漫滩湿地淹没情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海拉尔河气候近三十年呈现干冷变化趋势,多年平均降雨量356.45mm,年均减少11.64mm,多年平均温度-0.2℃,年均减少0.01℃;年径流呈减少趋势,年均减少2.05×108m3;温度下降导致冻土的增加,融雪补给径流减少,从温度层面上对径流产生影响,降雨直接补给径流,降雨减少,径流减少;各淹没频率下的淹没区域,受影响程度不同,大于80%极高淹没频率区受径流影响最小,0—20%极低频率区域受径流变化影响最大;气候-径流-淹没状态存在耦合关系,由于温度下降,研究区冰封时间增长,抑制春季径流的产生,降雨减少,夏秋季的径流延迟,影响河漫滩湿地水份供应,进而减少河水出槽次数,影响河漫滩湿地淹没状态。研究成果可为海拉尔河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3.
一种稳定和高产的肝贮脂细胞分离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改良国外文献方法,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先后原位灌注大鼠肝脏,以11%Metriza-mide密度梯度分离肝贮脂细胞获得成功。贮脂细胞得率为3—4×10~7个/肝脏,存活率在98%以上,纯度达90—95%,传代培养后纯度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44.
银耳多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耳子实体热水提取物经乙醇沉淀、乙酸铜分部及 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五个多糖部分(BI-BV),进行了组成糖分析,测定了它们对离体 Hela 细胞的杀伤作用。对癌细胞有一定杀伤作用的 BII 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从中得到四个多糖级分(BII-1—4)。通过凝胶柱层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证明BII-1,BII-3为纯化多糖,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100万和8万,BII-1是由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在银耳中,尚未有这类多糖的报道。  相似文献   
45.
脉管系统的结构,维护及重塑的精确调节对于血管的正常发育,组织损伤的应答和肿瘤的生长都是必不可少的。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非编码的RNAs,又叫做microRNAs调节内皮细胞对血管原刺激的应答反应。在体内,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的完整性方面miR-126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信号调节因子。miR-126通过负性调控血管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发生反应,这些血管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因此,miR-126表达的靶向作用也许对于血管过多或缺乏引起的相关疾病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这些发现也证实了单一miRNA能够调节血管的完整性及血管生成,为调整血管的形态和功能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本文就当前miR-126对血管的调节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6.
枣(Ziziphus jujuba Mill.)品种结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沧县枣种质资源圃124个和山西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156个枣品种(品系)在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条件下的平均结实率(结果数/100枣吊)分别为37.06%、20.63%,变幅分别为4.17%~175.00%、0%~163.64%,平均可育率(含仁果实/果实总数×100%)分别为12.10%、3.07%,变幅均为0%~100%;自花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97;供试枣品种可分成自花不实异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异花可育、自花异花均可实不育、自花可实不育异花可育、自花异花都可育等5种结实类型,分别占总品种数的10.27%、16.06%、45.19%、17.15%、11.33%;筛选出稳定表现自花不实或自花可实不育而异花授粉可育率高且种仁饱满的品种2个(小枣4、小墩墩枣),种仁较饱满的5个(洪赵十月红、广东白枣、大荔圆枣、小枣25、圆铃枣),利用这些品种做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时可省略去雄程序,有效解决因枣花小去雄难的问题;蛤蟆枣、团枣、无核小枣、马牙枣、核桃纹等自花不实而异花可实的品种,在栽植时应配置授粉树.  相似文献   
47.
角倍蚜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总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杨  杨子祥  陈晓鸣  刘平  唐翊峰 《生态学报》2013,33(21):6876-6884
通过温室栽培和接种实验,以接种角倍蚜形成虫瘿的盐肤木和未接种角倍蚜的盐肤木为实验材料,测定和分析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不同组织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虫瘿对盐肤木的光合作用形成扰动,与对照植株相比较:(1)有虫瘿复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升高,其中虫瘿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升高14.49%、32.17%和42.01%;虫瘿还引起无虫瘿复叶最大净光合速率升高,但中期以后下降到正常水平;(2)虫瘿中期有虫瘿复叶的光饱和点升高、无虫瘿复叶光饱合点下降;虫瘿初期和中期有虫瘿复叶的光补偿点升高、无虫瘿复叶光补偿点下降;(3)虫瘿初期引起有虫瘿复叶及邻近无虫瘿复叶暗呼吸速率升高,但中期和后期影响不显著。虫瘿对盐肤木光合作用的扰动程度与小叶的位置和虫瘿生长时期密切相关。同时,虫瘿改变了盐肤木叶片氮含量分布,其中虫瘿外壁、有虫瘿复叶和无虫瘿复叶的氮含量分别为1.13%、1.98%和2.14%,这可能是营养物质从无虫瘿复叶流向有虫瘿复叶,并最终流向虫瘿,满足虫瘿和瘿内蚜虫生长需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8.
李杨  杨子祥  陈晓鸣  刘平  唐翊峰 《生态学报》2013,33(9):2825-2834
2009-2011年,在四川峨眉对大棚模拟条件下角倍蚜春季的迁飞数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春迁蚜的迁飞活动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在迁飞期内,当日平均气温≥9℃、最高气温≥13℃、平均相对湿度≤80%,春迁蚜开始迁飞;当日平均气温≥15 ℃、最高气温≥22 ℃、日照时数≥7 h、平均相对湿度≤65%,春迁蚜大量迁飞.在迁飞初期和中期,春迁蚜迁飞数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当天气条件适宜时,春迁蚜日迁飞数量的变化为单峰型,前期和末期低、中期高;当迁飞期内遭遇激烈降温,日迁飞数量波动较大,呈双峰或多峰型,同时迁飞期延长、迁飞率和单位面积迁飞量下降.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春迁蚜日迁飞数与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日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P>0.1);表明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春迁蚜迁飞的关键因子,日照次之.  相似文献   
49.
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平  秦晶  刘建昌  王华锋  王效科 《生态学报》2011,31(8):2227-2235
为了探讨大面积人工种植桉树林中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云南省西南部56.3万亩桉树人工林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区域,通过群落学调查,运用重要值、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等指标,统计分析桉树人工林、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次生林)和撂荒地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结构、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中植被经过一定时间的演替会达到一定的丰富度,植物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呈现出复杂性变化的特点,但规律性并不明显。桉树林样地中出现植物135种,隶属73科97属,草本层为最发达的一层;次生林样地中出现植物270种,隶属146科189属,乔木层为最发达层;撂荒地样地中出现植物105种,隶属74科104属,无乔木层。以样点9为例,类似立地因子的桉树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重要值Iv与其他2种植被类型相比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分析显示,桉树林多样性指数D值和H值、均匀度指数J值显著低于次生林(p<0.05),在海拔1700 m以下显著低于撂荒地(p <0.05),而1700m以上略高于撂荒地。桉树(Eucalyptus spp. )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与造林前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关,在轮歇的撂荒地和低效灌木林地上发展桉树林不仅可以提供木材或纸浆材资源,而且还能够丰富植被结构和增加植物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50.
2011年12月3~17日,笔者在陕西省平利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仙保护站附近观察到1只黑头奇鹛Heterophasia melanoleuca,地理位置北纬32°05.469’,东经109°15.535’,海拔1127m。生境为大巴山南麓的落叶阔叶林、农田和沟谷灌丛,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