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3篇 |
免费 | 306篇 |
国内免费 | 1273篇 |
专业分类
41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31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146篇 |
2012年 | 159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28篇 |
2009年 | 179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43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93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6篇 |
1965年 | 11篇 |
1963年 | 8篇 |
1959年 | 9篇 |
195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研究灭草松对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s Kützing)的生理毒害效应,文章比较分析了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灭草松处理对葛仙米的生长、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及光合与呼吸等方面的生理毒害效应。结果表明,灭草松抑制了葛仙米的生长,葛仙米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双氧水(H2O2)、还原型抗坏血酸(AsA)、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两种抗氧化酶活性随着灭草松胁迫浓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随着灭草松浓度的升高而先降低后升高,整体变化的幅度较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整体随着灭草松处理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但高浓度的灭草松处理96h后SOD酶活性略小于48h。在灭草松处理葛仙米72h后,总产氧量和净产氧量随着灭草松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呼吸耗氧量无显著差异,高浓度灭草松处理葛仙米的总产氧量更容易受到强光抑制且弱光恢复能力降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葛仙米对灭草松的毒害与...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A组40例和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B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合率、住院费用及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氧饱和度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值,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5,P=0.473)。A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B组患者(t=17.732,P=0.000);A组患者术后血清中CRP、IL-1β、IL-6、TNF-α的水平高于B组(t=10.580、12.904、9.355、19.176,P均=0.000);A组患者术后脑氧饱和度水平低于B组(t=2.113,P=0.019),两组ADL评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1,P=0.115);A组术中再破裂、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高于B组患者(x~2=4.817、5.383,P=0.028、0.020)。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合率与血管内栓塞术无明显差异,住院费用更低,但对目标血管的刺激较大,可能存在术中再破裂、脑血管痉挛等风险。 相似文献
83.
84.
CpGmotif是以CpG二核苷酸为核心的,未甲基化的特殊的DNA序列,在微生物基因组中的出现频率高于在脊椎动物中的出现频率,近年来发现这种特殊的基序具有许多免疫调节作用。如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产生IgG2a类抗体,诱导Th1类应答,本介绍这种独特的CpGmotif的特征,可能的调节机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茄科(Solanaceae)天仙子族(Hyoscyameae)中国特有属马尿泡属( Przewalskia Maxim.)马尿泡( 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和天仙子属( Hyoscyamus L.)天仙子( Hyoscyamus niger L.)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研究结果表明:马尿泡和天仙子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具有以下3个共同特征:1)符合Hofmeister规律, 即新器官的发生首先出现在花顶已经存在的器官之间;2)花冠的发育模式符合茄科植物所具有的"后合瓣"("late sympetaly")现象,即花瓣单独发生但后来又通过它们基部分生组织的融合而连合起来;3)花被五基数且花器官原基发生顺序为向心发育.但是它们的花萼原基具有不同的发生方式.天仙子花萼裂片原基的发生方式为环状发生;马尿泡花萼裂片原基的发生方式为螺旋状发生,但5个花萼裂片原基在都出现后就连成了一个环.马尿泡是介于天仙子属和山莨菪属之间的类群,它比天仙子属原始但较山莨菪属进化. 相似文献
86.
刘娴娴张杰崔世超于文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9):1663-1666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管重建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30例有吸烟史的男性鳞癌需要手术的患者按其肺功能结果分成二组,对照组:(肺功能正常组);COPD稳定期组:(肺功能异常组),每组15例,标本来自于癌旁的肺组织,肺血管重塑的形态学观察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行免疫组化来观察CTGF蛋白、PCNA蛋白在肺血管平滑肌中的表达。结果:(1)COPD组肺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的胶原厚度、肺动脉平滑肌中CTGF蛋白及PCNA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TGF与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的胶原厚度及血管平滑肌中PCNA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0.68、0.86,P<0.05)。吸烟指数与管壁面积/管总面积及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0.99,P<0.01)。结论:单纯吸烟者即有血管重建,吸烟伴COPD者血管重建更加严重,CTGF在COPD患者肺血管中的表达较对照组高,可能参与了COPD血管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群落的调查, 研究了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植被主要处于5个演替阶段, 即次生乔木林、乔灌过渡林、藤刺灌丛、稀灌草丛以及火烧干扰后的蕨类植物群落。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植物365种, 隶属89科218属。其中, 蕨类植物31种, 隶属14科23属; 种子植物334种, 隶属75科195属。物种分布较多的科主要有蔷薇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忍冬科、唇形科、莎草科、樟科、葡萄科和水龙骨科。随着正向演替的推进, 物种丰富度增加, 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化。藤刺灌丛与乔灌过渡林群落层次不明显, 次生乔木林分层明显。从藤刺灌丛向次生乔木林演替的过程中, 小径级个体所占比例明显降低, 高于1.3 m植物的总密度、乔木密度和藤本密度都先升高后降低, 而灌木密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对喀斯特地区植被的恢复提出了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紫杉醇类药物对大鼠颅内胶质瘤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紫杉醇治疗胶质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预实验计算出紫杉醇IC50=6.04nmol/L,实验组中加入紫杉醇溶液终浓度6.04nmol/L,对照组加等体积培养液,温箱中作用48h后,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myc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两组C6细胞中均检测出β-catenin蛋白和c-myc的mRNA表达,癌基因c-myc mRNA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且β-catenin蛋白表达也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抑制细胞内β-catenin蛋白表达及癌基因c-myc的表达,从而阻断wnt信号转导通路,是紫杉醇类药物抗癌机制之一,研究紫杉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对提高其疗效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预测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献血者作为对照组(Ⅰ),同时选择82例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Ⅱ)。分别在骨折后第2天、手术当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0天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实验组(Ⅱ)与对照组(Ⅰ)TEG各参数差异,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Ⅱ)82例研究对象中有63例(76.83%)于术后一周内出现高凝状态。与对照组(Ⅰ)比较,实验组(Ⅱ)骨折第2天、手术当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0天R、K缩短,Angle角、MA、CI值均延长。与手术当日比较,实验组(Ⅱ)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R和K明显缩短,Angle角、MA、CI值均明显延长(P0.05),与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比较,术后第10天R、K延长,Angle角、MA、CI值有缩短趋势。结论:血栓弹力图能及时准确监测下肢骨折患者凝血状态变化情况,及时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发生风险,为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
添加玉米残体对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对黑土添加玉米残体(秸秆和根茬)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素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残体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氮素含量,减轻因其作为燃烧材料而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对大气的污染,玉米残体施入土壤,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提高土壤氮活性,有利于土壤氮素养分的协调供应,玉米残体配施氮肥与氮肥单施相比,玉米植株氮素累积量相近,但氮素在玉米植株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不同;添加玉米残体能够促进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转移,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效率,同时,添加玉米残体还可以降低土壤NO^-3-N的累积,减少肥料氮的损失4.7%~5.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