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6篇
  免费   605篇
  国内免费   279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107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43篇
  1963年   16篇
  1959年   19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了开发良种母牛早期胚的人工生产技术,笔者等从当地屠宰场共采集了2526个卵巢,回收11420枚牛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方法是把从屠宰场采集的卵巢在1—16小时内带回实验室,用装有18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2—5mm小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并选取卵  相似文献   
22.
高效液相色谱(HPLC)用于微生物中醌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醌是微生物化学分类指征之一,它是原核生物原生质膜上的组份,在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中起重要作用。醌主要有两种类型:甲基萘醌和泛醌。在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放线菌中主要合成甲基萘醌。醌作为分类指征的基础在于其异戊烯基侧链的长度和氢的饱和度。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都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23.
张宗礼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1):29-31
本世纪初就以微生物、化学分析与野外调查等手段来综合考察环境污染程度,并逐渐认识到用微生物方法较化学分析法更方便,近年文献对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多,如有色自养菌类在污水中较清水环境生长旺盛,可用作水质变化的初步指标。在污水微生物生态分布上,如果假单孢菌,产气球菌,弧菌,克氏杆菌等属  相似文献   
24.
小鼠嵌合体制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人工聚合技术,将小鼠不同品系和同品系之间的8细胞胚聚合为一体,分别用PBS FCS、BWW和BMOC-Ⅲ培养20—24小时后观察了发育率。其结果在昆明白←→C57中分别有88.1%(59/67)、95.0%(115/121)和94.8%(73/77),在昆明白←→昆明白中分别有93.3%(28/30)、87.7%(121/138)和86.7%(52/60)的嵌合胚发育为桑椹胚或胚泡,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将141枚嵌合胚分别移植给12只受体,结果有7只小鼠妊娠共产仔25只。在昆明白←→C57的17只嵌合体小鼠中毛色为黑、白和杂色的各有3、4和10只。  相似文献   
25.
气相色谱法检出和鉴定厌氧菌的实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目前气相色谱法检出和鉴定厌氧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去除蛋白胨、酵母浸膏、葡萄糖培养基(PYG)本底干扰物的简便方法,提高了对色谱图定性和半定量解析的准确性。同时又推荐了一套简易价廉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通过对若干厌氧菌株的检出和鉴定,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上述工作将有利于气相色谱检测厌氧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6.
德里腐霉游动孢子诱发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7.
涂强  张卿西 《生理学报》1990,42(4):363-367
本文应用血小板生成液体培养体系,检测了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PO)对巨核细胞成熟及血小板生成的影响。r-EPO 能在1U 至6~U/ml 浓度范围内增加体系血小板数,r-EPO剂量与血小板数之间呈线性关系。r-EPO 还能促进巨核细胞 DNA 合成,并使 Ⅱ、Ⅳ 期巨核细胞比例增加,Ⅰ、Ⅱ 期巨核细胞比例减少。结果表明:r-EPO 可以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并作为一种主要刺激因子,以增加血小板数的方式促进血小板生成。  相似文献   
28.
蜚蠊灭菌肽的诱导及初步分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然  陈濂生 《昆虫学报》1990,33(1):7-13
昆虫经诱导盾产生灭菌肽的研究近年来已有很大进展,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绝大多数都是以有翅亚纲内生翅类鳞翅目(主要是蚕类)昆虫和少数双翅目昆虫为材料.本文首次以有翅亚纲外生翅类蜚蠊目的美洲蜚蠊(Ptriplaneta americana L.)为实验昆虫,用Escherichia coil K12 strain D31作诱导源,对不同发育期、不同性别、不同成虫期的蜚蠊进行诱导后,采用含菌培养基平板测活方法,就存在个体数及能产生抗菌物质的个体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成虫日龄在10天之内的雄性蜚蠊能够产生抗菌物质的个体百分比最高.抗菌物质出现的高峰期是在诱导后第三、四天.用滴滴涕和溴氰菊酯作诱导源对雄性蜚蠊的诱导实验表明,杀虫剂也能诱导蜚蠊产生抗菌物质,而且所诱导产生抗菌物质的活性强度(用抑菌圈直径表示)高于大肠杆菌所诱导的.滴滴涕和溴氰菊酯的重复诱导可提高蜚蠊产生抗菌物质个体百分比.蜚蠊经诱导后产生的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性,对苏云金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及绿脓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对大肠杆菌D31、大肠杆菌、粘质沙雷氏杆菌和溶壁微球菌等有较弱的抗菌活性.用肽类物质的指纹图谱法分离蜚蠊血淋巴抗菌物质,发现经诱导后血淋巴中确有新的肽类物质产生,该物质具抗菌活性,用DABITC法分析,其N-末端氨基酸为赖氨酸.  相似文献   
29.
多效唑对绿豆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多效唑对绿豆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绿豆(Phaseolus radiatus)品种中绿1号(V_(?)1973)和当地品种,试验分药效组、喷用浓度组和喷用时期组。于1988年8月3日秋播,30×20cm密度,定苗3株/穴。9月7日进行浓度试验,9月1,7,13日喷药,然后观察不同发育期喷  相似文献   
30.
叶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子刚  张蕴华 《昆虫知识》1990,27(6):346-3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