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1篇
  5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有色稻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色稻米是一类特异水稻种质资源,主要由不同色素沉积在水稻种子的种皮内而形成,有色稻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植物脂肪、纤维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而且有色稻米种皮内的色素可作为安全的天然色素用做食品添加剂.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红色稻米与紫色稻米.水稻红色种皮是由于其种皮内含有原花色素所致,该性状受Rc/rc和Rd/rd 2对基因控制,红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RcRd表现红色,Rcrd表现褐色,rcRd和rcrd则呈现白色.Rc已被定位于水稻第7染色体上,而Rd则位于第1染色体上.前人研究表明,Rc基因编码一个典型的含bHLH结构的Myc类转录因子,其第6外显子内一个14bp片段的缺失致使种皮颜色由原先的红色变为白色.水稻紫色种皮是由于其种皮内沉积花色素苷所致.该性状由基因Pb与其互补基因Pa共同作用导致.当Pa基因单独存在时,种皮呈白色;当Pb基因单独存在时,种皮呈棕色;当P6基因和Pa同时存在时,种皮呈紫色.P6基因已被定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上,而Pa基因则位于第1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32.
土壤施Mn深度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缺M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缺Mn土壤为基质进行的小麦模拟土柱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Mn深度条件下3317和川麦222个小麦基因型的缺Mn症、产量、根系分布和体内Mn含量均存在着显着差异。随着施Mn深度的增加,Mn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川麦22施Mn的增产幅度高于3317.初步认为,3317耐缺Mn能力高于川麦22,与其根系在中下部土层分布比例高,吸Mn能力强有关。土柱试验发现小麦苗期的缺Mn症在中下部土层供Mn时明显恢复,表明中后期供Mn对小麦产量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氮素矿化及预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应用田间试验结果研究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期的土壤氮素矿化量,并用间隙淋洗好气培养试验结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对田间氮素矿化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土壤氮素矿化量在年际间和作物间的变异很大,夏玉米季一般高于冬小麦季,从而导致夏玉米季施用氮肥的增产作用不明显,冬小麦季矿化量占当季作物最高吸氮量的31%~60%,夏玉米季占62%~108%,加上起始Nmin的供氮,造成了作物产量尤其是夏玉米产量对施入氮肥反应不明显,土壤氮素净矿化量均随土壤供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在一般供氮量范围内(0~300kgN·hm^-2)均表现为净矿化,一级动力学模型只能预测作物整个生育期土壤氮素矿化总的趋势,并不能反映某一阶段矿化量的变化,但模型能在种植作物以前估计出土壤氮素净矿化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模型的预测作用仍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34.
大气氮沉降是全球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环节,指包括氧化态(NOy)和还原态(NHx)的活性氮通过干、湿沉降两种方式从大气中移除并降落到地表的过程,对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日益增加的氮沉降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如何准确监测不同生态系统的干、湿氮沉降的组成和通量,建立统一的监测技术方法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干、湿氮沉降的监测方法,包括微气象学法、推算法、模型法、替代面法、降水采集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等.并结合其在区域、国家及全球尺度的应用对比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建立全国性的氮沉降监测网络提供方法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35.
籼稻二元不育系9730A及三交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所选育的籼稻二元不育系9730A的花粉育性、自交结实率、雌性育性、对"920"的敏感性、柱头外露情况、花时、雄性不育的可恢复性及三交种的抽穗整齐度、有效穗、株高、单株产量、结实率、主茎穗长、主茎叶长、穗粒等变异度的分析,对杂交水稻三交法育种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认为:通过引进具有不同优良品种特性的第二保持系,可以在保持所选育杂种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改进雄性不育系的异交性能,从而为提高杂种种子生产水平、及时利用优良常规稻育种成果材料和综合实现杂交稻品种选育过程中的多抗、广适、高产、优质育种目标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6.
减量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中氮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中减量施N对作物N利用与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有高量施N处理(N240和N360)相比,在冬小麦季减半施N未引起产量和吸N量的变化。但在原有低量施N处理(N120)下减半施N显著降低了小麦产量和吸N量;在夏玉米季,在上季减半施N的基础上停止施N后作物产量和吸N量均比原固定施N处理显著下降,N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减量施N条件下0~1m土壤N残留和表观损失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原有施N量处理,作物N利用率显著提高,但在1~2m层次中累积的硝态氮却不因减量施N而下降,说明这一土层的硝态氮可能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由此可见,在前茬高施N量下减少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减少N残留与表观损失。  相似文献   
37.
不同土壤覆盖物对旱作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在四川盆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物对旱作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效铁含量较高而有效锰含量较低的土壤上,覆盖地膜及传统淹水处理在整个生育期没有表现缺锰症,而覆盖麦秆处理前期分蘖能力差,生长缓慢,表现严重的缺锰症。在覆麦秆处理裂区灌施2‰的MnSO4溶液(每次450kg/hm^2)两次后,水稻株高、分蘖和生物量都迅速增加,说明覆麦秆处理水稻受到了锰的胁迫。其原因与地膜处理明显提高土壤温度,而覆麦秆处理却具有降温作用有关。试验还发现,灌施锰肥能够补偿温度降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水稻产量以覆地膜处理最高,其次是覆秆灌锰处理,再是是传统淹水处理,覆麦秆未灌施锰肥处理产量最低,后与其它处理差异也达极显水平。覆地膜条件下,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但当施氮量为150kg/hm^2后产量变化不大。与传统淹水相比,覆盖旱作处理显降低总耗水量,节水率达63.1%;并在产量基本不变或有所提高的前提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3倍。  相似文献   
38.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 ,认识毒品的危害 ,提高学生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培养学生“从我做起”扫除毒害的思想情感。2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从Internet上选择、下载有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的网页 (如 :WWW .hdtcl.gov.cn、WWW .nwcmoed .edu .hk .ro/) ,并与学校的局域网进行链接。《林则徐》VCD影片、课件、投影设备、网络教室。3 背景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 5 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 (冰毒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  相似文献   
39.
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籼粳交组合培矮64S/日本晴F2、F3及 F6代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和株高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7个农艺性状在双亲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亲本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表现出较大差异, 株高表现变异系数较大, 分别为14.4%和22.8%。各性状在3个世代中除了F2分蘖率、F3齐穗期和F6株高, 其余各性状均呈连续变异, 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 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各性状不同世代相关系数有一定的变化, 但不改变其方向。这些结果可以为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座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也可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还对选用测序水稻品种为亲本构建群体进行农艺性状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西藏林芝大气有机氮沉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邵伟  张颖  宋玲  贾钧彦  刘学军  蔡晓布 《生态学报》2009,29(10):5586-5591
2005~2007年,利用雨量器在西藏林芝地区定点采集雨样,研究了该地区降雨中有机氮浓度、沉降量的月、季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西藏林芝地区雨水有机氮月均浓度和沉降量分别为0.21 mg/L和0.50 kg/hm2.不同月份比较,监测期内,2006年7、8月份有机氮浓度平均为1.26 mg/L,明显高于其它年份同时期水平.2007年各月有机氮浓度在0.15~0.53 mg/L之间,变化幅度较小.不同季节内,有机氮浓度差异不大,春\,夏季较高,浓度变化受降雨量影响较小.有机氮湿沉降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3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p=0.019)、0.69(p=0.001)、0.77(p=0.001).各月沉降量差异较大,2006年6、7两个月有机氮输入量明显偏高,月均达到1.32 kg/hm2,2007年有机氮沉降主要集中在6、7、9月份3个月.四季有机氮沉降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0.99(p=0.01).四季中,夏季沉降量最高,为0.93 kg/hm2,占全年的46%.在整个监测期内,有机氮占雨水总氮的比例平均为62%,是大气氮沉降的重要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