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烧伤患者植皮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植皮患者62例,根据临床用药分为试验组(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组)与对照组(未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术后植皮成活率及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结果:1经治疗,两组创面均愈合,试验组患者植皮成活率为(97.12±1.89)%,高于对照组(89.96±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0.1±1.9天,对照组为14.3±2.3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瘢痕形成评价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肿面积(1.50±0.03 vs.3.04±0.08,P0.01)、畸形率[2(6.45)vs.8(25.81),P0.05]、感染率[2(6.45)vs.9(29.03),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于烧伤植皮创面的患者,能够提高植皮成活率,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42.
本实验对49例正常口腔的龈上和龈下菌斑内的可疑牙周致病菌(SPB)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 49例研究对象男21例,女28例;6~25岁,无龋,无牙周病的健康人。三月内未服用抗生素,未接受任何牙周治疗。定对在右上颌第一磨牙(No.3)的龈上及龈下菌斑。用BHI培养基厌氧培养37℃,4天以后进行细菌菌落计数,转种分离和鉴定。龈上菌斑内SPB的检出率按其高低顺序依次为: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梭杆菌、消化链球菌、唾液弯曲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优杆菌,溶蚀艾肯氏菌、生疾月形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依次为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黄褐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及生疾二氧化碳噬纤  相似文献   
43.
银鲫种内的遗传标记及其在选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26  
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析了银鲫和异育银鲫的血清蛋白和肝脏酯酶,发现这两种鱼的血清蛋白和肝脏酯酶各具有4种不同的表型。由同一母本银鲫繁殖的子代——银鲫或异育银鲫,具有与母本相同的表型,只是在异育银鲫的肝脏酯酶谱型中另有一些无规律的变化,显然这是异源精子的作用所致。此外,这4种不同表型的鱼具有不同的生长能力,其差距最大可达50%.这些结果表明,天然雌核发育的银鲫种内含有若干个不同的雌核发育系,这对于开展银鲫的选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4.
氢化酶作为一种可催化氢气氧化与质子还原的金属酶,在生物体的氢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氢气干预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一些高等植物的内源性产氢现象也已得到证实,然而关于催化内源性产氢的氢化酶目前了解较少。虽然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叶绿体可能是高等植物产氢的关键部位,但是鉴于多种植物在种子萌发时仍然可以产氢,而种子萌发过程中叶绿体还没有生成,加上氢化酶在进化上与线粒体复合物Ⅰ具有同源性,在对氢化酶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植物线粒体具有氢化酶活性的猜想,并总结了线粒体存在氢化酶活性的初步实验证据,以期为后续线粒体与氢化酶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因自身抗体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疑难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解决办法。方法:先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定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是由于自身抗体的存在,然后做吸收放散试验、抗体筛选试验等排除自身抗体的干扰以便血型的正确判定。结果: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因自身抗体引起的有10例,其中温抗体7例,冷抗体3例,温抗体同时同种抗体阳性2例,冷抗体同时同种抗体阳性2例。结论:自身抗体会影响ABO血型的正确判定,选用合适的试验进行分析判断以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许多高校将人类指纹花样分析引入遗传教学实验中,作为数量遗传的模型。但这个实验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什么样的指纹是合格的,如何印取合格的指纹,一些复杂的指纹花样如何辨别等均未能详细说明,影响实验效果。拟就上述这些问题做一些补充介绍。此外.还介绍了如何用数码影像方法代替传统的放大镜、解剖镜,阅读指纹并计数指嵴数。实践证明,数码影像方法不仅可以简化操作,并可以很好地呈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7.
FAO和CITES均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CITES通过限制贸易的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 FAO则更注重通过科学的渔业管理保障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两个组织在水生物种保护管理问题上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近年来, FAO和CITES就CITES水生物种管理问题展开了合作, 但合作存在着责任定位交叉、所依据的技术标准不尽统一、CITES部分管理条款在应用上存在较大争议等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了FAO和CITES在重要水生物种管理问题上存在着的共性和差异, 旨在为国内水生生物保护管理、政府履约及中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利用N端缺失10个氨基酸的葡激酶(recombinant staphylokinase,rSaK)重组质粒,构建了表达可溶性rSaK126蛋白的工程菌,并研究不同条件下工程菌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含量的差异及纯化途径。 方法:采用细菌活化和培养方法诱导目的蛋白,并用SDS-PAGE测其含量,应用层析技术纯化蛋白。 结果:成功构建表达重组葡激酶的工程菌,表达的重组葡激酶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0%,经纯化后回收率为60%,纯度达99%以上。结论:成功构建高效表达重组葡激酶的工程菌,并获得了高含量、高纯度的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49.
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比较分析了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复合四倍体4类不同倍性鲫鱼以及单倍体和二倍体鲤鱼在胚胎发育时期4种同工酶(EST,LDH,MDH,SOD)酶谱。结果表明,单倍体鲫鱼和单倍体鲤鱼胚胎与各自的二倍体胚胎相比,同工酶酶谱看不出差异;天然三倍体银鲫胚胎的MDH和SOD同工酶酶谱与二倍体鲫相似,但EST和LDH同工酶比二倍体增多了酶带,有的酶带如EST5和EST6还可在鲤鱼胚胎中找到相应的表达产物,提供了天然雌核发育三倍体银鲫杂交起源的证据;复合四倍体由于含有鲤鱼的一个外来基因组,其胚胎的基因表达有些与杂种类似,在所分析的4种同工酶酶谱中,都可观察到来自鲤鱼基因的影响。此外,在由源于不同复合四倍体个体的卵子发育形成的胚胎间,还观察到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0.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不同采收期的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比较研究了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珙桐不同采收时期的种子特性。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每50粒珙桐果实的出种量最高为101粒,最低为53粒,平均80.78粒,变异系数19.43%;果实出种量不随采收时间的推迟而增长,这表明在相似生境条件下珙桐植株间的有性生殖是非同步的。各采收期珙桐果实的出籽率都非常低,最高仅为1.63%,由于种子包装格局与果皮包装格局资源损耗的相对独立性,提示果实表型特征与种子发育程度不存在相关性。测定分析不同采收期珙桐种子电导率,11月5日所采集的种子在9份样品中种子质量最高。而种子形态数据与百粒重却显示11月5日所采集的种子在这两方面最小,长19.85cm、宽4.94cm、厚2.95cm,百粒重18.82g,这表明珙桐种子形态大小不能反映种子质量的高低。用0.5%TTC溶液测定珙桐种子活力,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珙桐种子活力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