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植物中可以特异性结合生长素应答基因启动子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更好的了解亚洲棉中ARF基因家族的种类和数量,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亚洲棉基因组中ARF基因的种类、进化关系、物理定位以及基因的结构和保守基序。结果表明在亚洲棉基因组中发现并初步确定了29个ARF基因,命名为Ga ARF,通过基因定位发现除在2、3、5、11号染色体上没有ARF基因外,其他染色体上都有ARF基因存在;而且在10号染色体上还存在着基因簇;进化树分析表明,亚洲棉部分ARF蛋白和已知功能的拟南芥聚类到一起;表达模式分析显示,不同组织不同处理条件下ARF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2.
轮状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2016年导致的儿童死亡病例为228047例,每年导致的住院病例则高达200万例。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基因组由11条分节段的双链RNA (dsRNA)组成,被三层衣壳包裹。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建立加快了病毒学的研究。2017年,完全依赖质粒的轮状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得突破,随后在轮状病毒致病机制、疫苗研发、载体构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将就此技术的建立、发展和应用进行综述,供相关领域人员参考,以期加快我国轮状病毒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我国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3.
研制能同时诱导有效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的疫苗是预防黏膜感染病原体的理想目标。消化道具有许多产生黏膜免疫的位点,包括口腔、胃和小肠等。理想的口服病毒疫苗不仅能诱导较好的局部及远端黏膜免疫,也能产生较好的系统免疫,而且还因为具有无痛接种、可自行服用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由于人消化道环境及黏膜免疫的复杂性,目前成功上市的人口服病毒疫苗仅限于3种减毒活疫苗。本文将从消化道黏膜免疫的特点、当前口服病毒疫苗种类及研究现状、口服病毒疫苗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对我国人口服病毒疫苗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4.
岳启蒙  文倩  贺奕  田培  王纤阳  鱼京善  朱占亮 《生态学报》2021,41(14):5586-5597
城市水生态承载力能较好反映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间多要素互馈关系,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对城市水生态系统具有多方面影响,对城市水生态承载力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前后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人类活动与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基于DPSIR框架构建城市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武汉市为例,综合运用熵权法、TOPSIS和障碍度诊断模型等方法,分析2008-2019年武汉市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期间(2015-2017年)的水生态承载力平均水平(0.552)明显高于建设前(0.361)和建设后(0.438),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压力和影响指标的改善以及响应指标的大幅度提升上。阻碍武汉市水生态承载力提升的主要指标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酸雨量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水城共生共荣发展模式、引导产业结构转型等提升武汉市水生态承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5.
以有机质腐殖酸(Humic acid, HA)为例, 研究沉积物中不同HA含量(0、1%、5%和10%)对沉积物[其中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浓度为100 μg/g dw]中AgNPs释放的影响, 以及银释放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 暴露15d和30d后, 水柱中总银浓度为(0.01±0.01)—(2.53±0.52) μg/L, 且高HA含量(5%和10%)的沉积物组中释放到水柱中的银浓度高于低HA含量(0和1%)的沉积物组, 表明HA的存在促进了沉积物中AgNPs向水柱释放。释放的AgNPs能够积累在斑马鱼组织中, 且主要积累在肝脏和肠道中, 并可导致斑马鱼组织氧化应激效应。另外, 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 受释放到水柱银影响, 斑马鱼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会发生改变。研究初步探明了沉积物中AgNPs的释放规律及其环境风险, 可为全面评价AgNPs的环境行为及生态安全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描述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结果①2016年—2020年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共2557例,符合研究条件的共130例,真菌性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1%。②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其发生与性别、年龄、导尿管留置时间有关,与年份无关。③尿病原体培养以白念珠菌为主(42.5%),其次为光滑念珠菌(31.3%),热带念珠菌(19.4%),近平滑念珠菌(4.5%),其他念珠菌(2.2%)。④对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原发疾病脑卒中、抗生素种类、感染前血白细胞计数,感染前灌肠5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中,结果提示糖尿病(P<0.001,OR=5.488)、原发疾病脑卒中(P=0.009,OR=2.782)、感染前血白细胞计数(P=0.014,OR=3.515)、感染前灌肠(P=0.001,OR=3.567)是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治疗原发疾病及基础疾病,同时应警惕灌肠后所致的肠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