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漂浮生物(neuston)是指生长在水表面的微小生物。    相似文献   
32.
首次报道了作为鞘藻目中三个属之一的枝鞘藻属(Oedocladium),即勃氏枝鞘藻(Oedocladium prescottii)。  相似文献   
33.
我国此前关于光薄甲藻Glenodinium gymnodinium Penard在西藏那错湖的记录是基于错误的鉴定, 作者在相差显微镜下对标本进行了重新检查, 发现此甲藻的细胞壁由多数甲片构成, 甲片大小相似, 多为六角形, 应属于网甲藻属Woloszynskia Thompson的微小网甲藻W. tenuissima (Lauterborn) Thompson。中型四角甲藻Tetradinium intermedium Geitler采于武汉的一小池塘, 附着于一鞘藻属Oedogonium植物的丝状体上, 属于甲藻门中的不运动种类, 营养时期不能运动。两个属种均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34.
通过形态学方法将中国淡水藻种库一株编号为FACHB-329的甲藻鉴定为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Peridinium umbonatum var.inaequale Lemmermann,并且描述了此甲藻所产生的孢囊形态。还对该藻的SSU和LSU rDNA序列进行测序,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也支持形态鉴定。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多甲藻属是多系起源的,本研究所用的多甲藻属类群可以形成两个大的分枝——Peridinium umbonatum类群形成的分枝和狭义多甲藻属类群(Peridinium sensu stricto)形成的分枝。并且形态学和分子数据都显示了P.umbonatum类群与狭义多甲藻属类群之间的差异。P.umbonatum类群形成的淡水单系类群虽然没有高度的自展支持但获得了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析的支持,而狭义多甲藻属类群形成的单系类群获得了高度的支持。淡水多甲藻P.aciculiferum和P.wierzejskii则与海洋斯氏藻属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5.
底栖藻类对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模拟实验探讨了污水处理中底栖藻类的群落结构、生长状况及其对氮(N)、磷(P)的去除能力。实验期间,被试藻类(丝状绿藻占优势)在污水中生长良好,培养5 d后收获的藻类生物量可达14.36±0.72 g;污水总氮(TN)、总磷(TP)含量分别由36.97±0.26 m g.L-1、2.88±0.02 m g.L-1降至1.44±0.09 m g.L-1、0.07±0.01 m g.L-1,对氨氮(NH4-N)和硝氮(NO3-N)的去除率亦达95%以上;藻体总凯氏氮(TKN)和TP含量分别为5.75±0.20%和1.5±0.22%。实验证明,底栖藻类对污水中的N、P营养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在污水的三级处理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6.
球状绿藻主要指绿藻门中多为单细胞, 形状为球形、近球形, 或由球形衍生出来的其他形状的藻类。球状绿藻分布广泛, 遍布全球, 生活于淡水、海水和亚气生等生境中, 其相似的简单形态下隐藏着复杂的物种多样性。球状绿藻分类学上主要位于绿藻门的两纲四目及其一些独立支系的类群。球状绿藻分类学正由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向基于分子信息的复合分类方法转变。球状绿藻隐性的物种多样性涉及约40属, 其中15属是依据新标本材料而建立的新属, 12个属是依据新证据建立的新组合。本文重点介绍了1998年以后在共球藻纲和绿藻纲中新发现和命名的单细胞球状绿藻, 介绍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分类学迁移及理由, 特别对常见的小球藻属和栅藻属的分类学概念变迁作了详细介绍, 对一些尚没有中文名的拉丁学名给出了中文命名。另外, 本文讨论了基于DNA的分类学方法在球状绿藻分类学中的应用, 目前系统发育位置的不同已经成为球状绿藻分类的主要依据。目前球状绿藻分类面临的问题是大多分类位置未用分子系统发育方法的验证。 未来, 球状绿藻分类学家应用系统发育研究结合形态学研究探索单细胞球状绿藻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7.
波兰多甲藻,中国淡水产毒甲藻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在湖北姊归香溪河高阳镇河段发现一种甲藻,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鉴定该种为波兰多甲藻(Peridinium polonicum),中国新记录.文献显示该藻是一种产毒甲藻,可以在水库或池塘形成水华,造成鱼类死亡.该种为目前淡水甲藻产毒的唯一记录,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8.
胞甲藻属(Cystodinium Klebs)是植甲藻目(Phytodinales)一种生活于淡水表层、漂浮、不运动的甲藻类群。由于胞甲藻属材料不易获取、人工培养困难等,目前对该属的分类地位、分子系统发育和生活史等方面的了解仍十分有限。2013年夏季,我们从武汉市官桥基地一个发生严重胞甲藻水华的鱼塘中取样,经过分离和培养,于国内首次成功获得此甲藻,将其编号为FACHB-1781,并保存于淡水藻种库中。经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确认该甲藻为胞甲藻属的巴达维亚胞甲藻(Cystodinium bataviense Klebs),其形态特征为:营养细胞近新月形或长卵形,两端渐窄、末端钝圆,背腹侧常向外部隆起,无刺或角状延伸。基于SSU r 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植甲藻目不是单系起源的类群,巴达维亚胞甲藻与Cystodinium phaseolus亲缘关系密切且聚为一枝,而另一些植甲藻类群(如Hemidinium nasutum和Gloeodinium viscum)与其它已知SSU r DNA序列的甲藻类群亲缘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39.
基于28S rDNA序列的鞘藻目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作者进行了较广泛的样品采集,通过实验分离纯化培养得到多个鞘藻目种类的株系,并采用PCR技术新获得鞘藻目2属8个种类的部分28S rDNA序列,连同GenBank中的另两条序列,分析的物种涵盖了鞘藻目中的每个属。通过比较分析绿藻纲中包括此10条序列的共36个种类的同一基因序列,并选取Trebouxiophyceae中的椭圆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和Fusochloris perforata作外类群,运用多种方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包括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和Bayesian方法。3种方法所得的结果非常相似,在形态上就在整个绿藻中界限分明的鞘藻目从分子水平上再次证明为单系起源的类群;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毛鞘藻属处于鞘藻目内三个属中较分离的位置,而枝鞘藻属与鞘藻属植物并无明显界限。  相似文献   
40.
77份新收集烟草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整理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湖北省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收集到的77份烟草种质资源入国家烟草种质资源中期库进行编目和保存,对其进行田间鉴定,获得各烟草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主要病毒病抗性鉴定等数据,并对各种质资源的株型、叶片、花序、花冠、蒴果等拍摄照片。经鉴定B035、B075和B076等种质抗多种主要病毒病,B025免疫TMV(Tobacco mosaic virus)。利用田间表型鉴定和SSR标记鉴定的结果对拟编目资源进行鉴定整理,剔除重复收集的种质资源。本研究结果为丰富国家烟草种质资源库遗传多样性及烟草育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