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大麦幼苗根系液泡膜质子泵对苗的发育和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麦种子露白后52h的根和芽鞘中V-PPase的水解和质子转运活性较高,并随着幼苗的生长进程而下降,V-ATPase活性逐渐增强,用NaCl处理20d龄的大麦幼苗后,耐盐品种根系的V-PPase活性升高,而不耐盐品种则下降,NaCl对离体膜徵囊V-PPase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2.
液泡膜H^+—PPase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概述了液泡膜H~+-PPase的分子组成、生化性质、生理功能及该酶对逆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43.
不同进化型大豆花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大豆属(Glycine L.)中的不同进化型大豆花的结构进行了比 较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蝶形花冠中的2枚龙骨瓣分离,筒状花萼的解 剖结构中没有组织分化.栽培大豆(Glycine max)蝶形花冠中的2枚龙骨瓣完全愈合成为 一体.花萼结构由表皮和无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在薄壁细胞间等距分布细小的退化维管 束.2种大豆花的花瓣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认为,在进化程度较高的两侧对称的蝶形花冠 的大豆属中,仍然保留有原始花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4.
盐胁迫对大麦叶片类囊体膜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胁迫下大麦叶片类囊体膜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对绿素a/叶绿素b、磷脂/膜蛋白和膜脂结合半乳糖/膜蛋白的比值下降,膜脂中亚麻酸(18:3)摩尔百分数上升,不饱和指数上升,类囊体膜H -ATPase活性先升后降,希尔反应一直呈较高活性。类囊体膜组分和功能的变化可能与植物盐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45.
植物离子通道特征、功能、调节与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植物离子通道的特征、生理功能、影响通道启闭的因素和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46.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液泡系及液泡起源,着重介绍说泡在维持细胞自体平衡,提高植物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方面的诸多作用。  相似文献   
47.
用50~200 mmol/L NaCl处理2 d后,大麦(Hordeum vulgare L.)品种"滩引2号"(耐盐性强)根的液泡膜H+-ATPase活性增强,600 mmol/L NaCl处理下酶活性下降;"科品7号"(耐盐性弱)在50~100 mmol/L NaCl处理2 d后根的液泡膜H+-ATPase活性增强,200~600 mmol/L NaCl处理下酶活性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50~200 mmol/L NaCl处理下"滩引2号"根的液泡膜流动性下降,600 mmol/L NaCl处理下膜流动性明显增大;盐胁迫下液泡膜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下降时,膜流动性下降,反之则膜流动性上升.由此推断高盐胁迫下液泡膜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上升而引起膜流动性上升可能是引起H+-ATPase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8.
在100 mm o l/L N aC l胁迫下,研究了外源多胺-腐胺(Pu t)、尸胺(C ad)、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对玉米幼苗生长、光合速率和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叶绿体结合多胺和叶片丙二醛(M 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 mm o l/L的Pu t、Spd和Spm可显著增加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干物质重、叶绿体内结合态多胺的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并降低了叶片中M DA含量.外源Spd和Spm明显增加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外源Pu t可增强APX和POD活性,对CAT活性的影响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多胺对玉米盐害的缓解作用可能是由于提高了叶绿体中结合态多胺的含量和叶片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了盐胁迫下的玉米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49.
植物对Si的吸收、运输和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植物中的S i及其吸收、运输和沉积的研究进展:(1)植物含S i量因植物种、品种甚至无性系与器官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S i在细胞中呈现区隔化分配;(2)植物中沉积的S i主要是非晶态的S iO2.nH2O(又称硅胶、植物蛋白石、植硅石等),是有机物质矿质化的产物,不同植物所形成的S i化结构及其形态不同,可用于植物分类、鉴定及古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研究;(3)硅藻和高等植物主要吸收S i(OH)4,高等植物中存在S i主动吸收机制;(4)有机大分子物质(包括多胺、碳水化合物、纤维素)作为有机衬质参与了植物的S i沉积过程;(5)突变体的鉴定和应用,对S i营养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在含20mmolL~(-1) 的 NaCl溶液中,当加入的NO_3~-浓度由0增加到10mmol L~(-1)时,两个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幼苗根系Cl~-吸收速率呈明显降低趋势。NO_3~-是Cl~- 吸收的竞争性抑制剂。在含200mmol L~(-1)NaCl的1/2 Hoagland培养液中,加入7.5~37.5mmolL~(-1)NO_3~-时,根系及地上部Cl~-含量降低,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NO_3~-缓解盐胁迫的适宜浓度范围为[NO_3~-]/[Cl~-]=1/5~1/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