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碱性纤维素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碱性纤维素酶在碱性条件下具有内切β-1,4葡萄糖苷酶活力,在加酶洗涤剂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发现由芽孢杆菌和链霉菌产生的多种碱性纤维素酶,其中大部分的基因已被克隆、测序和表达,其催化反应特性、反应机理和应用也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碱性纤维素酶的产生菌、酶反应特性和反应机理、碱性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和表达,以及碱性纤维素酶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碱性纤维素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2.
本文研究莲心碱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诱导组饲喂高脂饲料;试验组给予高脂饲料+莲心碱灌胃2.5和5.0 mg·kg-1.测血清中血脂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肝脏测绝对和相对肝重及MDA含量.结果表明莲心碱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SH-Px和SOD水平;同时还可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的含量;其绝对和相对肝重均低于诱导组.  相似文献   
153.
以感染叶锈菌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作为激发子, 刺激小麦品种洛夫林10和郑州5389的悬浮细胞, 探讨由激发子引发悬浮细胞过敏性反应中Ca2+和NO的变化及相互作用。以荧光分子探针Fluo-3AM和DAF-FM DA分别对细胞内Ca2+和NO进行标记,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药物学实验对Ca2+和NO的产生机制及其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2个小麦品种悬浮细胞的[Ca2+]cyt水平对激发子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对叶锈菌小种表现不亲和的洛夫林10悬浮细胞分别在激发子刺激后330秒和700秒出现2个钙峰; 而对该小种表现亲和的郑州5389悬浮细胞在激发子刺激后[Ca2+]cyt水平稍有波动但变化不明显。药物学实验证明, [Ca2+]cyt的升高依赖于胞外钙离子内流, 钙离子与激发子刺激诱发的过敏性防卫反应紧密相关。同样, 在激发子刺激后, 洛夫林10悬浮细胞出现1个NO峰, 而郑州5389悬浮细胞胞质NO变化不明显。药物学实验初步证明, NO的产生与胞外钙离子内流密切相关。由此推测, 在小麦悬浮细胞应答激发子刺激诱发的过敏性反应中, NO可能在钙的下游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4.
在中国南方,涝渍已成为包括玉米在内的多种植物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发掘和有效利用玉米耐渍种质、探讨玉米耐渍性生物学特征、培育耐渍性新品种是减少南方玉米产量损失,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多方面证据表明白马牙比渍水敏感性玉米自交系B73具有较强的耐渍性.在表型水平上:渍水胁迫下,白马牙的叶绿素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55.
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DMD/BMD)是一类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多见于男性患者,女性携带者一般不发病,因为女性体内会发生随机的X染色体失活,而使体内呈现镶嵌型。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DMD/BMD女性携带者发病的病例,其症状有轻有重,但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大多数研究认为与X染色体的偏斜失活有关,即携带DMD突变的X染色体异常活化,使正常DMD基因弱或无表达,从而无法生成正常功能的dystrophin蛋白,表现为DMD/BMD。本文主要综述了X偏斜失活与DMD女性携带者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6.
刘刚  孙睿  肖志强  崔天翔 《生态学报》2017,37(15):4936-494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表征植被活动的关键变量,对于评估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意义。以全球陆表特征数据集(GLASS)为基础,对2001-2014年中国植被NPP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经验正交分解(EOF)分析了我国植被NPP时空变化,利用逐象元相关性分析、奇异值分解(SVD)两种方法分析了我国植被NPP与温度、降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我国植被NPP空间上基本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趋势,主要是由于植被分布和气候条件决定的。研究期间我国植被NPP呈波动增加趋势,总量在3.02-3.49PgC/a之间,平均约为3.25 PgC/a。(2)一元线性回归与EOF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表明我国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和东北长白山地区NPP呈减少趋势,而青藏高原、西北、内蒙古中部及东南沿海地区NPP呈增加趋势。(3) NPP与气象要素逐象元相关性分析表明,长白山、青藏高原及南方地区NPP与温度呈正相关,内蒙东部和西北地区NPP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东北、长江下游地区NPP与降雨量呈负相关。SVD分析结果与逐象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NPP与温度、降雨量均存在明显相关性,长白山、内蒙古、青藏高原地区NPP与温度正相关,西北、内蒙中部地区NPP与降雨量呈正相关,长江下游、东北地区NPP与降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7.
通过政策研究和文献综述,分析了国内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目前,国内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面临法律基础薄弱、记分项目内容不规范和记分管理混乱问题。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性和规范性政策文件,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制度,建立医务人员诚信档案,构建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信息化监管平台和不良执业行为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对医师不良执业行为的实时评估和预警,使有限的监管人员发挥最佳的管理效能,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充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58.
NK13中(S)- 酮基布洛芬拆分用酯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实验室筛选出的一株具有不对称拆分消旋酮基布洛芬氯乙酯的菌株NK13为材料,经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通过构建其基因文库,从中筛选得到一阳性克隆重组子pUC-NK。测序分析表明,该重组子质粒中包含一长度为933bp的酯酶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同源性对比证明该酯酶基因属首次发现(GenBank登录号为DQ196347),将此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1b+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NKest,转化E.coli BL21,经IPTG诱导在宿主菌中得到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证明该酯酶蛋白分子量约为34KDa。薄层层析与HPLC检测结果显示,表达菌株的转化效率较原始菌有明显提高,由表达菌45min就能转化酮基布洛芬氯乙酯47.4%,而得到的(S)-酮基布洛芬过量(e.e.%)由野生菌NK13的5.84%提高到55.46%,提高将近10倍,说明该酯酶具有优先拆分得到(S)-酮基布洛芬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9.
PICK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CK1蛋白是一个从线虫到人都高度保守膜周蛋白,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尤以脑和睾丸的表达最高.在细胞内,PICK1定位于核周区和诸如神经突触的特化细胞结构中.PICK1蛋白含一个PDZ结构域和一个BAR结构域,PDZ结构域能和许多膜蛋白结合.而BAR结构域能与脂质分子(主要为磷酸肌醇)相结合,通过这种机制PICK1可调节相关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膜表达.由于各蛋白与PICK1相互作用的PDZ结合基序不同,可利用与特定蛋白结合基序相同的PDZ结合多肤竞争性地结合PDZ结构域,特异性地阻断该蛋白的作用,从而特异性地增强或减弱PICK1在某组织中的作用,为PICK1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0.
利用受精卵原核的显微注射技术,将人类HLA-Ⅱ类DRα及DRB1 *0401两种基因,显微注射至C57BL/6×DBA/1杂交小鼠受精卵中;并移植至假孕受体鼠的输卵管内.实验先后有8只鼠妊娠,稳定遗传五代,经PCR检测95只HLA-DRα、DRB1*0401阳性.α-32P-dCTP斑点杂交与Southem印迹杂交鉴定出68只整合含有DRα及DRB1 *0401混合型的转基因小鼠,有效率为20.9%.经Nor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其HLA-DRα、DRB1 *0401基因在脾脏和肾脏中均有表达.结果说明,携带人类HLA-Ⅱ类DRα和DRB1* 0401基因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