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通过国内外实验动物设施主要环境因子控制指标要求的比较,对国标环境因子控制范围进行了评述,以期为理解和执行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是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验的重要环节,病理学研究是对实验动物质量综合评估的最好方法 ,针对目前的检测现状,本文在制定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标准的重要性、病理检测内容以及检测标准的制定原则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无菌豚鼠与普通豚鼠血液学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普通级豚鼠进行剖宫产,培育无菌豚鼠模型,并比较无菌豚鼠和普通级豚鼠的血液学参数。方法行子宫摘除术摘除子宫,在无菌隔离器中将子宫剥离取仔,用人工哺乳的方法将仔豚鼠培育成无菌豚鼠,并在固定的周期检测豚鼠的无菌情况。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无菌豚鼠、普通豚鼠的血常规和血生化参数。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菌豚鼠和普通豚鼠在白细胞(WBC)、嗜碱性粒细胞数(BA#)、单核细胞百分比(MO)、血红蛋白浓度(MCHC)、中性粒细胞数(NE#)、嗜酸性粒细胞数(EO#)、淋巴细胞数(LY#)七个血常规指标上有差异显著性,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球蛋白(GLO)、A/G、K、Na、谷酰转肽酶(GGT)15个指标上差异有显著性,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通过规范的子宫摘除术和人工喂养的方法获得符合标准的无菌豚鼠,与普通豚鼠在多项血液学指标上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脓疮草复合体的形态性状分析与分类修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脓疮草复合体(Panzerina lanata complex)隶属于唇形科脓疮草属,原有6个合法学名。通过从内 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及新疆等5个省或自治区的22个居群取样,进行野外和移栽后的对比观测及性 状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从不同水平和角度对复合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复合体的根、茎 等都是环境可塑性很高的性状,叶次之,而花部、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可塑性较小。以往划分复合体类群 的叶裂程度、茎叶被毛及萼齿形态等几个鉴别性状在天然居群中连续变化,以此划分的几个“种”,不过 是连续变异的极端个体。再结合地理分布的特征,将P.alaschanica、P.kansuensis和P. albescens归并 在P.1anata中,同样可证明P.argyracea不存在。对22个居群11个形态性状的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 与性状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该复合体小坚果表面具疣与否、花冠超出萼筒的多少及花干后变色与 否等是其分种性状,以此分种标准该复合体可分为2种:Panzerina lanata(L.)Sojak和Panzerina parviflora(C.Y.Wu et H.W.Li)Y.Z.Zhao.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人工培育Wistar无菌大鼠,观测F1和F2代无菌大鼠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方法对清洁级Wistar大鼠进行子宫摘除,隔离器内剥离子宫壁获得大鼠胎仔,人工哺育为无菌大鼠。待其繁殖后,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F1和F2代无菌大鼠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不同代数无菌大鼠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差异的血液学指标包括RBC、HGB、HCT、MCV、MCHC、RDW、MPV、NE%、LYM%、EO%、BA%、NE#、LYM#、EO#、BA#(P〈0.05);有差异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ALT、ALB、LDH、CHO、TBIL、HDL-C、LDL-C、GLO、GLU、ALP、A/G、UA、P(P〈0.05)。同时这些差异又因性别和年龄而不同。结论代数、性别、年龄对无菌大鼠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普通级新西兰兔进行剖宫产,获得SPF兔,比较SPF兔和普通级兔血液学参数。方法采取剖宫产手术培育成无菌兔,接种正常寄生菌使之SPF化。耳缘静脉采血,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PF兔、普通级兔血液学参数。结果经检测SPF兔符合国家SPF兔标准;SPF兔和普通级新西兰兔白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酰转肽酶、葡萄糖、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血小板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肌酐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单核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数、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尿酸、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等级微生物环境对新西兰兔血液学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日常实验动物设施建设和环境控制检测中发现《实验动物设施及环境GB 14925-2001》附录中对于按其浓度的检测方法存在缺陷,动态检测氨浓度指标,通常在1~7 mg/m^3范围之内,极少有出现在7~14 mg/m^3的情况。在此提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验动物安乐死问题一直困扰着动物实验工作者,什么是安乐死技术或方法?如何实施安乐死?怎样的安乐死方法才能既保证动物福利、符合伦理道德准则,又对实验者方便实用?本文根据美国兽医学会(AVMA)关于安乐死的评价准则阐述实验动物实施安乐死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恒河猴离乳幼猴BV感染的动态变化,探讨早期控制的可能。方法采用BV全病毒为抗原的ELISA试剂盒,对两批离乳后群养的54只恒河猴幼猴每月采血检测BV感染情况,连续检测13个月。结果随月龄的增加,BV感染率上升,其中12月、1月、2月、3月、4月BV阳性猴数量相对增加较明显。结论幼猴性成熟期之前BV感染率超过70%且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春、冬季BV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应早期加强BV的有效预防控制,降低BV的感染,提高猴群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了中国、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国家及两个主要生产和实验企业关于小型猪环境条件指标控制情况,提出我国实验用小型猪环境条件控制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