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黑果枸杞的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青海野生分布的黑果枸杞硬枝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动态与花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运用TTC法、联苯胺 过氧化氢法、P/O、OCI和套袋试验等方法针对黑果枸杞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果枸杞5~9月开花,单花持续期2~3 d;黑果枸杞花粉活力在花药开裂时处于最强的状态,达到93.02%,15d后,为2.97%;开花当日黑果枸杞柱头都具有可授性,在散粉后0~36 h内,为传粉受精的最佳时间;杂交指数OCI为3或4,P/O(花粉量与胚珠比)为8 750~10 652,结合坐果率判断黑果枸杞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部分自交亲和,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需要传粉者。黑果枸杞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但其仍保留着一定的自交花部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52.
干扰与外来植物入侵密切相关,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是植物生活史中最脆弱、也是外来植物入侵最关键的阶段.为研究干扰在恶性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成功入侵过程中的作用,采用人工牧草群落代替自然群落,人为干扰(去除不同面积的牧草)模拟自然干扰的方式,研究了紫茎泽兰入侵初期种子萌发、幼苗定居和生长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3.
张黎华  冯玉龙 《生态学报》2007,27(2):802-809
随着生物入侵所引起的生态及经济问题日益严重,对有害入侵生物的防治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生物防治因具有持续、高效、安全等优点,已成为防治有害入侵生物的重要方法。传统生防是防治有害入侵杂草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简单介绍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传统生物防治的理论基础——天敌逃逸假说,生防因子对外来人侵种的影响及其对本地非目标种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开展生物防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4.
郑丽  冯玉龙 《生态学报》2005,25(10):2782-2787
化感作用在生物入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紫茎泽兰具有化感物质,它能抑制豌豆等一些对化感物质敏感的植物种子萌发,但它对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植物的影响以及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还知之甚少。以紫茎泽兰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草本植物和为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引进的牧草为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紫茎泽兰叶片提取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并为其替代控制提供依据。紫茎泽兰叶片提取液对10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低浓度时较弱,高浓度时较强。高浓度的提取液能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胚轴和胚根长度,增加幼苗丙二醛含量,其中发芽速率更敏感,可能是衡量化感作用的最敏感指标。不同植物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无芒虎尾草、白三叶、细叶苦荬和莎草砖子苗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较敏感,紫花苜蓿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55.
生长环境光强对两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演替后期种绒毛番龙眼和先锋树种山黄麻为材料 ,于雾凉季测定了不同光强下生长的 2种树苗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重 (L MA) ,探讨了不同生态习性热带雨林树种幼苗对光强的适应及光保护机制。发现在一定光强范围内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增加 ,2种树苗 L MA、荧光的非化学猝灭 (N PQ)、类胡萝卜素(Car)含量、Car与叶绿素 (Chl)之比升高 ,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也有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 ,Chl含量降低 ,2种树苗均能通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化适应不同的光强环境。相同的生长光强下 ,绒毛番龙眼光抑制明显比山黄麻重 ,山黄麻适应强光的能力强。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增加 ,山黄麻 N PQ增加不显著 ,热耗散较少 ,相同光强下其 Pmax显著高于绒毛番龙眼。绒毛番龙眼则相反 ,其热耗散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升高显著增多 ,但 Pmax差异不显著。表明先锋种山黄麻主要通过提高 Pmax利用光能防止光合机构光破坏 ,而演替后期种绒毛番龙眼却较大程度通过增强非光化学猝灭来耗散过量光能。上午人为降低光强度对先锋种山黄麻影响不大 ,但可以明显缓解绒毛番龙眼的光抑制 ,表明上午一定程度的遮光 (如有雾 )可减缓绒毛番龙眼光抑制  相似文献   
56.
植物的气孔发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气孔的发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影响气孔发生的基因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57.
生长光强对4种热带雨林树苗光合机构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于雾凉季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4种植物幼苗对光抑制及光破坏的防御。发现不同光强下生长的玉蕊和滇南红厚壳日间光抑制均较团花树和滇南插柚紫重 ,在中光强下还发生了长期光抑制。中光强下生长的团花树和滇南插柚紫叶绿素含量降低 ,光合能力升高 ,同时增加热耗散量 ,维持光能平衡 ,避免了光破坏的发生。中光强下玉蕊和滇南红厚壳减少光能吸收、提高热耗散的同时 ,发生了光系统II光化学量子产量长期下调。中光强下生长的 4种植物叶片的类胡罗卜素的绝对含量并不高 ,但单位叶绿素的类胡罗卜素含量显著升高 ,相对保护作用增强。先锋树种团花树类胡罗卜素含量低于另 3种植物 ,这与其较低的热耗散速率相一致 ,光合能力的提高对其光破坏的防御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喜光榕树和耐荫榕树光适应机制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00%和36%光强下生长的喜光的斜叶榕的光合能力高于耐荫的假斜叶榕,而热耗散能力与之相似,说明强光下斜叶榕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和热耗散、假斜叶榕主要通过热耗散防御光破坏.100%光强下生长的两种榕树的日间光抑制程度相似,但叶表光强相同情况下各光强下生长的假斜叶榕的光抑制均比斜叶榕严重.100%光强下假斜叶榕叶片悬挂角大于斜叶榕,导致日间叶表光强低于斜叶榕,这可能是两种榕树日间光抑制程度相似的原因,表明叶片悬挂角的适应变化对假斜叶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根系受渗透胁迫时杨树(Populus×euramericana  相似文献   
60.
番茄对高根温引起的叶片水分胁迫的适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冯玉龙  姜淑梅 《生态学报》2001,21(5):747-751
应用PV技术研究了不同根温时番茄叶片多种水分参数,以探讨番茄对根温变化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低根温时(15-25℃)番茄叶片ψs^100、ψs^0、ROWC^0、b值、ψw^0和ε均较高根温(30-40℃)时高,α值、ψs^100-ψs^0、-α-ψw^0均较高根温时低,只偶而出现例外。应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的方法对不同根温时番茄叶片的多种水分参数刊物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高根温时番茄通过渗透调节和降低细胞壁弹性模量而保持压力势,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从而对谪根温引起的水分胁迫做出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