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以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茎段为转化受体材料,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tarch branching enzyme b,SBEⅡb)的过表达载体转化马铃薯,接种762个茎段,共获得35株抗性植株。经PCR检测获得了4株转基因阳性植株;对转基因植株进一步进行GUS活性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基因植株的茎段与试管薯均被染上蓝色,表明外源SBEⅡb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且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22.
大花栀子植物挥发物成分测定及其日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花栀子植物挥发物成分组成及其一天内早、中、晚的差异,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香气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天从其花朵中共鉴定出62种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酯类、醇类物质,且不同时间其成分差异显著,如早、中、晚3个时间段,β-蒎烯相对含量分别为1.93%、1.69%、8.81%,顺式-β-罗勒烯分别为28.22%、4.35%、16.47%。3-蒈烯(3.45%)、异丁子香酚(0.21%)等只在早上检出;月桂烯(0.38%)、伞花烃(2.46%)等只在晚上检出;芳樟醇、金合欢烯等在早上和午间两个时间段相对含量较高,而在晚上却未检测出。从植物VOCs角度结合其日变化动态,为大花栀子园林配置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段残存的锥连栎群落中植物种类组成较为简单,共发现68种植物,隶属于35科60属,其中,禾本科、蝶形花科、菊科、唇形科等科植物占有较大优势;从植物生活型和功能型来看,群落内以草本植物和多年生植物数量居多,分别占所有植物种类的58.8%和63.2%。不同类型群落中,除了扭黄茅始终为各群落中最为重要的优势种之外,同一草本植物在不同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存在较大差异;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相似性程度较为低下,其Shannon-Weiner指数在1.7~2.6之间,且与群落受干扰程度存在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24.
大叶藤黄叶片角质层的酶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质层运输特征的研究在生态学、环境和农用化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完好地分离角质层是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前提。本文以生长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大叶藤黄为材料 ,探讨了角质层的酶分离技术。结果表明 ,30℃时用 2 % (w/v) ,pH 3 0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溶液浸泡大叶藤黄叶圆片 9h ,叶圆片边缘角质层分离 ,浸泡 5d可分离到完整的角质层 ,角质层在硼酸盐缓冲液 (0 0 1mol·L-1,pH 9 0 )中充分浸泡数日去除石炭酸 ,空气中干燥 ,室温下于聚乙烯的盒子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25.
长白落叶松生理生态特性的CO2响应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工气候室中测定了不同CO2(0-1000mgm^-3)浓度时不同无性系长白落叶松二年生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等,并做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蒸腾速度随C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同无性系的CO2响应方式及强度不同,不同无性系长白落叶松的CO2补偿点亦不同,这些差异是无性系选择的基础上,在无性系选择中,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CO2响  相似文献   
26.
对两种不同生长光强下(自然光的8%和50%)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木本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幼苗经夜间低温(4℃)处理后荧光特性和活性氧代谢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使藤黄叶片光合机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非环式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Ф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原初荧光(F0)上升。低温胁迫消除后,生长在50%光强下藤黄叶片的Fv/Fm和F0在3d后仍不能完全恢复,而生长在8%光强下藤黄叶片的Fv/Fm和F0基本恢复,说明低温使生长在8%光强下藤黄的光合机构PSⅡ反应中心受到可逆失活,而生长在50%光强下藤黄的光合机构受到氧化伤害。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两种生长光强藤黄叶片活性氧保护酶(SOD,CAT,APX)的活性虽升高,但O2^-的生成速率、H2O2和MDA含量积累增加。而在恢复阶段,生长在8%光强比生长在50%光强下藤黄叶片的活性氧含量下降得快,进一步说明生长在高光强的植物比生长在低光强的植物受低温伤害大。  相似文献   
27.
气候室中研究了根温对苋菜幼苗生长及光合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苋菜幼苗生曲线呈S形,30d苗龄时生长最快,40d苗龄时每株干、鲜重分别为0.45g和6.79g。20-25℃根温时40d苗龄苋菜生长最快,高根温对生长的危害大于低根温,40℃根温苋菜根系生长、代谢受害严重。苋菜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s)和胞间CO2分压(Pi)随根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25℃根温时  相似文献   
28.
人工群落中苗期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和对光环境的适应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王俊峰  冯玉龙 《生态学报》2006,26(6):1809-1817
在有、无活性炭的条件下分别构建紫茎泽兰(Ageratinaa denophora)与4种受体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鬼针草(Bidenspilosa)、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兰花菊三七(Gynura sp.)混种的人工群落,研究了群落中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和对群落光环境的适应,探讨了化感作用和光适应特性与其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炭处理对4种受体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影响不显著,说明苗期紫茎泽兰化感作用不明显,推测入侵初期化感作用不是紫茎泽兰排挤本地种的主要原因。4种受体植物可以通过化感作用对紫茎泽兰产生某些影响,但群落的光环境对其影响更大。紫茎泽兰能很好地适应群落中不同的光环境。苗期紫茎泽兰处于群落下层,叶片受光指数低,此时它能长期忍耐并缓慢生长;随着叶片受光指数的升高,其最大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a/b比、总生物量、总叶面积、地茎、叶片数和分支数升高,比叶面积和比茎长降低,这有利于它维持叶片能量平衡并导致对邻近植物的严重遮荫。紫茎泽兰强的光适应能力、强光下对其它物种的遮荫效应与其入侵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探讨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其入侵中的作用,在高、低海拔的两个样地内,测定了来自云南南部640~2450 m海拔范围的6个种源的紫茎泽兰种群的株高、冠宽、分枝数和高温半致死温度(HSLT).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样地,各种群紫茎泽兰株高、冠宽、分枝数和HSLT(2130 m的哀牢山种群除外)均显著低于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的可塑性指数(0.881~0.975)均较大,而HSLT的可塑性(0.052~0.200)较小.无论在高还是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在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HSLT在种群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其在种群间的差异仍小于其在样地间的差异.在高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分枝数与种源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HSLT与种源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局域适应特征.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均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有关,但前者的作用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30.
飞机草和兰花菊三七光合作用对生长光强的适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测定了干季不同光强下生长的飞机草和兰花菊三七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LMA),研究了两种植物适应光环境的策略,探讨了其与入侵性的关系.100%光强下,两种植物主要通过降低捕光色素复合体Ⅱ的含量减少光能吸收,提高Pmax增加光能利用维持叶片能量平衡,而它们的热耗散能力并不强,均显著低于其它光强下的值.100%光强下,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是飞机草耗散过剩能量的有效策略,而兰花菊三七可能有其它耗散途径.4.5%光强下仅飞机草能够存活,它通过降低LMA、维持很低的日间热耗散和较高的光合系统Ⅱ非环式电子传递效率适应了弱光环境.推测对强光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入侵植物的共性之一,但这种能力强不一定入侵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