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41.
摘要 目的:考察强化肠内营养对急诊重症患者血糖、营养状态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300例2018年4月-2020年3月就入住我院ICU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予以肠内营养治疗,通过考察患者血糖、24 h胰岛素使用量、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肌酐(creatinine,Scr)以及并发症等指标,评价其对病情的影响。结果:研究组24 h内平均血糖为89.8±38.4 mg/d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6±68.3 mg/dl(P<0.05),研究组24 h内胰岛素使用量为18.6±12.3 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7±30.6 μ(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p、Alb和肌酐清除率 (creatinine clearance,CCR)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p和Alb水平显著升高,CCR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Tp和Alb水平显著升高,CCR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泻、腹胀以及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其中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23.33 %,研究组的为26.67 %,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化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急诊重症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2.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人源长寿保障基因2(LASS2)、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表达与凋亡指数(AI)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CRC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LASS2、HOXB7表达以及AI,分析LASS2、HOXB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LASS2、HOXB7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CRC组织中LASS2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而HOXB7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CRC组织中AI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经Sprea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RC组织LASS2阳性率和AI呈正相关关系,而HOXB7阳性率和AI呈负相关关系(P<0.05)。LASS2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HOXB7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OXB7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HOXB7表达阴性患者,而LASS2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高于LASS2表达阴性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LASS2阴性表达、HOXB7阳性表达以及AI<2.0%均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CRC组织中HOXB7阳性率升高,而LASS2阳性率以及AI下降,且与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LASS2、HOXB7表达及AI与CRC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这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的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41例患者进行T形钢板内固定,其余35例患者进行复位后石膏外固定。并借助X线对比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前后及临床愈合时桡骨腕关节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轴向缩短长度变化等数据,并根据改良的Shea评定法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T形钢板内固定组的优良率要优于石膏外固定组的疗效(P<0.05);而对于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两组之间的优良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应优先选择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而对于稳定性骨折患者这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44.
囊泡相关膜蛋白A调控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致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而目前BVDV与宿主因子互作机理研究较少,成为限制BVDV防控的重要原因。[目的]探明囊泡相关膜蛋白A (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A,VAPA)对BVDV复制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中VAPA基因,使用Benchling和CHOPCHOP等平台设计靶向VAPA的向导RNA(small guide RNA,sgRNA),融合后克隆至慢病毒lentiCRISPR v2载体中,包装慢病毒后感染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使用嘌呤霉素连续筛选5代,使用Western Blot检测VAPA蛋白敲除(knockout,KO)情况;BVDV感染VAPA KO细胞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并将等质量的RNA反转录成cD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免疫荧光分析(immunofluorescence a...  相似文献   
45.
由雪豹(Panthera uncia)捕食散放家畜引起的人兽冲突是目前中国雪豹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四川邛崃山脉地处雪豹分布范围的东南缘, 本研究以邛崃山中部的自然保护区群为研究区, 收集了2014-2018年红外相机调查和动物粪便DNA分析中采集到的雪豹与散放牦牛的分布位点, 使用MaxEnt物种分布模型预测两物种在研究区内的潜在分布范围, 以两物种分布重叠的程度作为评估雪豹捕食家畜潜在风险的指标, 从而识别雪豹-家畜冲突的高危区域。结果表明, 在邛崃山中部的保护区群中, 模型预测的雪豹适宜栖息地面积为871.14 km 2, 牦牛适宜栖息地面积为988.41 km 2, 二者重叠面积达534.47 km 2, 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的高山草甸地区, 占域内雪豹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的61.35%。研究区域内总体上可能存在较高的雪豹-家畜冲突风险。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以及新建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管理规划中, 应把高山放牧作为对区内野生雪豹种群的关键威胁之一, 重点关注模型预测的人兽冲突高危区域, 通过改变社区牧业管理方式、发展社区替代生计等方式, 降低潜在冲突的风险。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miR-21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2例CTD患者,将其分为CTD-ILD组(n=58)和CTD无ILD组(n=152),对CTD-I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对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组间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收集两组外周血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1的表达水平,分析CTD-ILD组miR-21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CTD-ILD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网格影在SSc、RA、PM/DM患者中多见;蜂窝影多见于SSc的患者;实变影多见于SLE、PM/DM的患者。CTD-ILD组外周单个核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并与肺功能DLCO呈负相关。结论:不同CTD-ILD的发病率不同,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也各有差异。miR-21对评估CTD-ILD的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诊断CTD-ILD的血清标志物辅助ILD早期诊断与病变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者BNP 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 年12 月~2014 年12 月 在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创组与无创组各39 例,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比较,P>0.05。两组均给予祛痰平喘、抗感染、皮质激素、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有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PaO2、PaCO2、pH 值、肺动脉压力、BNP 等 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pH 值、肺动脉压力、BNP 均显著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有创组治疗后PaO2、PaCO2、 pH 值、肺动脉压力、BNP均显著优于无创组治疗后,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均可改善呼吸衰竭并动脉高压 临床症状,降低血浆BNP 浓度,但有创机械通气较无创机械通气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可以通过监测血浆BNP 浓度判断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48.
CRF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平均每年以约8%的速度在增长。依靠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母体及机体的再生潜能在脱细胞基质支架上修复重建肾脏结构与功能,这将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一种全新的途径。而去细胞基质在组织工程、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的大量应用为解决组织器官的修复和重建等难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就目前CRF的治疗现状及、肾脏组织工程研究前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9.
为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取血浆样品200μL,以地西泮为内标,叔丁基甲醚液提取,有机相室温下氮气吹干,20%乙腈100μL复溶,振荡离心后取20μL进样分析.结果发现,洛匹那韦在0.5~20mg/L范围内、利托那韦在0.05~5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5和0.9997).低(1/0.25mg/L)、中(10/2.5mg/L)和高(18/4.5mg/L)3个质量浓度质控样品中,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的日内变异分别为2.16%~3.20%和2.12%~2.60%,日间变异分别为2.34%~4.04%和0.31%~4.94%.方法学回收率为99.88%~106.29%.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和内标(地西泮)的绝对提取率分别为79.17%,52.26%和91.35%.稳定性考察结果良好.结果显示,本方法灵敏度高、经济简便、结果准确可靠,为开展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50.
杨侠  杨军岭  王珏  王磊  付强 《生物磁学》2011,(22):4267-4268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表达阳性随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结论:PTEN蛋白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有重要作用,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