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重庆低海拔地区采得一株虫草,分离得到其无性型菌株.以海绵抑菌圈大小为活性指标,考核了无机盐、碳氮比值、发酵温度及培养基初始pH等因素对其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为:NaNO3 0.05%,KCl 0.05%,蔗糖3.0%,蚕蛹粉0.05%.摇瓶最佳发酵条件为:pH 6.5,温度25 ℃,转速25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活性在第6 d最高,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为30.4 mm.用海绵抑菌圈法,测定虫草真菌发酵液对不同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对真菌酿酒酵母无抑菌作用,对供试的所有革兰氏阴、阳性细菌都有抑菌活性,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最强,其抑菌圈为(26±4) mm.  相似文献   
82.
红壤旱地多熟种植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加权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方法,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对1984~2004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红壤旱地上进行的多元多熟种植系统定位对比试验中筛选出的23种多熟种植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聚类评价。结果表明:“白菜/马铃薯/玉米-芝麻”关联度值最大,灰色聚类为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高,明显优于其他种植系统。适合于大面积推广,是红壤旱地增产、增收、增效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式;“油菜||紫云英/玉米/玉米||绿豆”次之。适合在劳动力相对充足的城郊红壤旱作区推广,以上两种种植模式对今后红壤旱作区种植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和种植模式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3.
84.
85.
应用细胞培养、^3H-TdR和^3H-Leucine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生长因子BB对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PDGF-BB浓度为10ng/ml时,^3H-TdR掺入值已较对照组显著提高(6262.5±412.9vs833.5±124.0,P〈0.05);当PDGF-BB浓度为20ng/ml时,^3H-Leucine掺入值亦较对照线显著增高(10212  相似文献   
86.
本文旨在研究含IQ模序的GTP酶激活蛋白1(IQ motif containing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IQGAP1)过表达或基因干扰是否影响食管鳞癌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质粒转染构建IQGAP1高表达和基因干扰的稳定细胞系,并采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然后,采用不同浓度(2.5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的顺铂处理细胞,通过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IQGAP1高表达、IQGAP1基因干扰和相应对照细胞的活力,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IQGAP1高表达和基因干扰的稳定细胞系成功建立。在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后,MTT结果表明,IQGAP1...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抑制剂Verteporfin(VP)对食管癌细胞存活和同质黏附(即细胞间黏附)能力的影响,采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VP对食管癌细胞KYSE150和KYSE30存活率的影响。利用细胞聚集实验、细胞分离实验检测了VP处理后对KYSE150和KYSE30细胞同质黏附能力的影响。MTT比色法实验结果显示,VP对食管癌细胞生存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强;细胞聚集实验和细胞分离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经药物处理的细胞相比,VP处理后的细胞聚集的团块数量较少、体积较大、细胞的分离程度小,且浓度越大越显著。以上结果提示,细胞同质黏附能力显著增强,且呈浓度依赖性。VP能抑制食管癌细胞存活,增强食管癌细胞同质黏附能力,为VP可能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新型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UV-B辐射增强对长白山五种藓类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长在中国长白山的5种藓类植物——垂枝藓、拟垂枝藓、塔藓、星塔藓和高山金发藓分别以辐射强度为0.2(自然光照,对照)、3.0(紫外线中等辐射强度)和6.0kJ.m-2.d-1(高剂量辐射强度)的UV-B照射40d后,测定其株高、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中等和高强度的UV-B辐射使拟垂枝藓和塔藓的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了32.3%、62.4%、81.3%和21.4%、59.4%、62.8%,其相对生长速率均为负值;高剂量UV-B辐射处理下垂枝藓的生物量稍有上升,而高山金发藓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增加1倍,但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明显.高山金发藓和垂枝藓抵抗UV-B辐射的能力较强,拟垂枝藓和塔藓对UV-B辐射较敏感.  相似文献   
89.
物种分布模型(SDMs)通过量化物种分布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外推到未知的景观单元,模拟、预测地理空间中生物的潜在分布,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保护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物种分布模型主要采用非生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由于数据量化和建模表达困难,生物因素特别是种间作用在物种分布模型中常被忽略,将种间作用...  相似文献   
90.
云南白族人群Y染色体DYF155S1基因座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云南白族136例无关男性个体Y染色体小卫星DYF155S1基因座多态性。用已建立的AmpFLP和MVRPCR方法分析DYF155S1基因座长度多态性、5′端多态性、3′端多态性。DYF155S1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基因多样性(h)达09996。研究表明将AmpFLP和荧光MVRPCR结合起来更能充分揭示DYF155S1基因座多态性,可为遗传学、人类学及法医学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