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冉茂良  董莲花  翁波  曹蓉  彭馥芝  高虎  罗荟  陈斌 《遗传》2018,40(7):572-584
睾丸组织中未成熟支持细胞的增殖能力决定成熟支持细胞的数量,进而制约成年雄性动物的精子生成能力。研究表明microRNA (miRNA)参与调控猪未成熟支持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但大部分鉴定出的miRNA功能仍不明确。本文基于前期RNA-seq数据筛选结果,研究了miR-362对猪未成熟支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62的靶基因,通过qRT-PCR技术检测miR-362和ZNF644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猪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猪未成熟支持细胞中过表达或抑制表达miR-362后ZNF644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362与ZNF644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显示,miR-362与ZNF644基因3′UTR具有一个潜在的结合位点,miR-362和ZNF644基因在猪睾丸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r=-0.723, P<0.01),miR-362和psiCHECK2-ZNF644-WT 3′UTR共转染组的双荧光活性显著降低,且miR-362显著调节ZNF644基因的表达水平,表明miR-362靶向ZNF644基因并抑制其表达水平。为进一步检测过表达miR-362或抑制表达ZNF644基因对猪未成熟支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CCK8和EdU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方法和qRT-PCR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过表达miR-362后,猪未成熟支持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抑制表达ZNF644基因后,猪未成熟支持细胞被阻滞在G2期,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弱,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呈促进凋亡的差异表达。本研究结果证实miR-362靶向ZNF644基因抑制猪未成熟支持细胞的增殖而促进其凋亡,为深入研究miR-362在猪精子生成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
建立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横向生态补偿,使保护发展生态的地区利益得到保障,绿化空间有限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尽到绿化责任,从而推动各地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重庆市为例,考虑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造林管护成本差异,确定森林生态补偿指标价,同时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标十四五规划,分析38个区县2025年森林覆盖率预期目标达成率,探索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供需平衡下跨区县横向生态补偿供需对接关系。结果表明:(1)兼顾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成本下38个区县单位面积森林补偿指标价介于5.69—7.32万元/hm2,平均为6.72万元/hm2,较目前基于成本的统一指导价3.75万元/hm2,高出0.79倍。(2)近10a森林覆盖率除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长寿区、永川区、潼南区和忠县8个区县出现负增长外,其余30个区县呈正增长,预测到2025年达标的区县数量占全市总数的45%,其中达成率最高的是沙坪坝区(117.37%),最低是江北区(41.49%)。(3)依据各区县供需级别、对口帮扶结对...  相似文献   
63.
【目的】构建串联亲和纯化原核表达载体,用于研究细菌中(生理状态或接近生理条件下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两条串联亲和标签序列,分别可以在靶蛋白N端和C端融合Protein G和链亲和素结合肽(Streptavidin binding peptide,SBP)标签;以pUC18载体为骨架,去除原有的阻遏蛋白基因,构建组成型表达载体pNTAP和pCTAP。【结果】成功构建N端和C端标签表达载体pNTAP和pCTAP,它们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痢疾杆菌福氏5型M90T菌株中都可以实现表达。【结论】本实验构建的两个串联亲和纯化表达载体可以在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表达,为研究细菌内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及致病菌毒力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人巨细胞病毒(HCMV) UL23基因编码病毒皮层蛋白,该基因缺失时,病毒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中的繁殖速度加快.为进一步阐述HCMV UL23基因编码产物 pUL23的功能及调控机制,采用鸟枪法构建了融合于GAL4活性区域的HCMV Towne株 基因组随机表达文库.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GBKT7 -UL23为诱饵质粒,从构建 的HCMV基因组表达文库中筛选到与pUL23相互作用的病毒编码蛋白pUL24. GST-pull down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确认两种病毒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表明,构建的HCMV基因组表达文库能够用于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病毒自身编码蛋白.病毒蛋白pUL23和pUL24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这为进一 步阐述pUL23在HCM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依据.该研究为揭示HCMV病毒感染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UC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选用抗生素、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3次/d,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10和TNF-α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或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4%vs 78.95%)(χ2=4.15,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UC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通过纠正促炎症因子与抗炎症因子的比例失衡,减轻肠道黏膜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诱导马尔尼菲青霉蛋白酶分泌及比较3株不同表型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株之间外分泌蛋白酶活性差异。方法选用临床分离的马尔尼菲青霉B-6323株(P株)及其两个不同表型的突变株M/M株和M/Y株,用以牛血红蛋白为底物的酵母碳基琼脂培养基(蛋白酶诱导培养琼脂基)诱导其外分泌蛋白酶分泌。将pH值为4.0、5.6及7.2的蛋白酶诱导培养琼脂基平板打孔后分别等量接种上述3株菌,分别置于25℃及37℃培养6 d后,行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测定各菌株周围的透亮圈(蛋白分解环)直径。结果以牛血红蛋白为底物的酵母碳基琼脂培养基可有效诱导马尔尼菲青霉蛋白酶分泌;3株马尔尼菲青霉在任意3种pH值培养基中培养,37℃培养下菌周透亮圈直径大于25℃培养下,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经方差分析,37℃,pH4.0、5.6、7.2培养条件下马尔尼菲青霉菌周透亮圈直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97.198,P=0.000 1),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pH4.0与pH7.2菌周透亮圈直径及pH5.6与pH7.2菌周透亮圈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温度为37℃或25℃时,在任意一个pH值下,均为M/M株的菌周透亮圈直径均数最大,其次为P株,M/Y株最小。结论马尔尼菲青霉在37℃,酸性培养条件(pH4.0、5.6)下外分泌蛋白酶活性大,且不同表型株之间外分泌蛋白酶活性有差异,M/M株及P株为高外分泌蛋白酶活性株,M/Y株为低外分泌蛋白酶活性株。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蛴螬多肽Probrelin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蛴螬多肽Probrelin对正常菌株及临床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同时结合平板计数法测定最小杀真菌浓度;通过不同浓度多肽处理后经平板计数绘制时间-杀菌动力学曲线;通过PI吸收实验检测多肽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通过核酸阻滞实验检测多肽与核酸间是否具有结合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多肽对白色念珠菌形态的影响;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多肽对生物膜生成及成熟生物膜的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多肽对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通过棋盘法检测多肽与抗真菌药物间的相互效应;通过小鼠皮下感染模型检测多肽在生理条件下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结果] 蛴螬多肽Probrelin对正常菌株及临床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00 μg/mL,最小杀真菌浓度为100-200 μg/mL,且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动力学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该多肽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影响白色念珠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并通过破坏白色念珠菌细胞壁的结构影响其形态,但与核酸间不具有结合作用;该多肽既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又可清除成熟生物膜,同时还可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的形成;该多肽与抗真菌药物Clotrimazole间具有协同效应;在小鼠皮下感染模型中,该多肽可以有效杀灭白色念珠菌,进而抑制感染。[结论] 蛴螬多肽Probrelin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杀灭活性,可以作为新的药物分子或模板分子用于抗白色念珠菌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LL)对尘肺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尘肺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WLL组和常规组各2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汉防己甲素、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常规药物治疗,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WLL组患者联用双侧同期WLL治疗。分别于治疗前3天和治疗后2周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最大通气量与预计值的比值(MVV%)。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aO_2较治疗前水平明显降低,FVC、FEV_1/FVC%、MVV%、PaO_2、PaCO_2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PA-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WLL组的FVC、FEV_1/FVC%、MVV%、PaO_2、PaCO_2均高于常规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LL可明显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患者血清内IL-6、TNF-α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索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S-100B蛋白(S-100B)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根据Adama分型法、神经缺损程度和不同的病发时间进行分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后第1、3、12 h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FABP水平发病第1 h开始升高,在第3 h达到最高水平,之后开始逐渐下降;S-100B水平变化趋势同H-FABP,发病第12 h达到最高水平,之后开始下降。病灶直径越大,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越高,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神经缺损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缺损患者,中度神经缺损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缺损患者(P0.05);ACI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与病灶直径和神经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中H-FABP和S-100B水平可以作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准之一,同时可以准确评估病情发展,对于临床检测和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0.
带鱼属(Trichiurus)鱼类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对象之一。然而,有关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简称中国近海带鱼)应取何名、属于何种及其系统进化过程等问题仍未有统一的认识和定论。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近海带鱼14个群体共计166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物种与中国近海其他3种带鱼属鱼类的序列变异,比较该种带鱼与世界其他带鱼属有效种的形态差异,综合探讨其命名、分类地位及系统进化过程。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中国近海带鱼(Tsp-CH)与台湾(Tj-WT)及日本(Tj-JP)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组间净遗传距离(0.000 7~0.002 1)远低于带鱼属内其他种间的净遗传距离(0.065 6~0.082 0),也明显低于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0.010~0.016);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FST分析均表明这三组带鱼组间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带鱼与来自台湾及日本的带鱼(T.japonicus)的遗传分化处于种内水平。采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不同地理来源的带鱼(T.japonicus)(即包括Tsp-CH,Tj-WT,Tj-JP)与高鳍带鱼(T.lepturus)、南海带鱼(Trichiurus nanhaiensis)、短带鱼(Trichiurus brevis)等3种带鱼属鱼类互为单系,在属内各自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合分子数据和形态学比较研究资料,本研究确认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是Trichiurus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4,它在种的分化、形成、分布及形态上与世界其他带鱼属鱼类存在系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