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蛋白质的NaOH-盐酸胍溶液在60℃恒温水浴中加热后与Zn(II)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在pH9.4的NaOH-NH4Cl缓冲介质中于单扫描示波极谱上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Ep在-0.60V左右(vs,SCE),其一阶导数波高Hp与蛋白质浓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达0.998以上,检测限为0.1μg/mL.利用该波可以测定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与经典的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相一致,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取样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3.
东北地区野生百合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中国东北地区6种3变种30份野生百合的23个形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主要数量性状均有明显差异,其中花柱长和叶宽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9.49%和54.03%。基于形态性状,把30份野生百合聚类并划分为两大类:第1类为茎粗壮、花朵较大的种类,包括卷丹和毛百合;第2类为花朵相对较小的种类,包括有斑百合、大花百合、细叶百合、垂花百合、大花卷丹、东北百合和朝鲜百合。通过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代表了形态分化的82.51%,即叶长和宽、外轮花瓣宽、内轮花瓣长和宽、花蕾长、花柱长、花药长8个性状是其形态分化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4.
规范化种植延胡索药材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西红壤丘陵坡地规范化种植的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中延胡索乙素、重金属和农残连续4年跟踪检测分析,对延胡索的药效成分和安全性进行质量评价。延胡索乙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电视延胡索乙素含量为0.066%~0.088%,重金属铅0.76mg/kg、镉0.22mg/kg、砷0.0025mg/kg、汞0.007mg/kg、铜5.26mg/kg、有机氯农药六六六0.033mg/kg,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为痕迹量。延胡索新种植区---江西红壤丘陵坡地规范化种植的延胡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及《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委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的规定。  相似文献   
35.
为获得可产生褐藻胶裂解酶并高效降解褐藻胶的菌株,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配制培养基,以透明圈法进行初筛,DNS法复筛,从海洋生物中筛选得到1株高酶活力褐藻胶降解菌株B12,经16S rDNA序列分析、生理生化试验、电镜观察,确定该菌为弧菌属(Vibrio sp.)。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影响菌株生长和产酶条件的5个因素(发酵初始pH值、发酵温度、NaCl质量浓度、接种量和装液量)进行优化。得到该菌株最佳产酶条件:pH 6.52,发酵温度28.2℃,NaCl质量浓度20.1 g/L,接种量2.1%,装液量59.5 mL。在最佳发酵条件下,B12菌株酶活力可达91.68 U/mL,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38.5%。菌株开始产酶时间提前6 h, 4℃冷藏酶活力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实验探索,筛选出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和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2种藓类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采用碘-碘化钾染色法、TTC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亚甲基蓝染色法对6种藓类植物孢子的生活力进行测定,并将测得的生活力结果与孢子萌发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定的藓类植物孢子平均生活力百分率与孢子平均萌发率最为接近,且染色效果明显,可用于苔藓植物孢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得的孢子生活力(x)与其离体萌发率(y)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0.976),其回归方程为y=-8.547+1.069x(P<0.01),可通过孢子生活力方便预测萌发率。  相似文献   
37.
在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小鼠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应用广泛。除了测量脑梗死体积外,神经功能缺损的行为学评价也是判定脑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评价指标大多移植于大鼠的评价体系,方法较多,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对小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的行为学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及侧重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以“佳粉15”和“粉红908”番茄为试材,分别采用热空气处理和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和二环己胺)处理,然后于2℃(冷害温度)下贮藏。结果表明,热处理和2种多胺抑制剂处理都可以降低番茄的冷害指数和呼吸速率,抑制呼吸高峰的出现,并抑制多胺的合成。腐胺含量与冷害之间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多胺合成抑制剂结合热处理是通过改变果实腐胺的生物合成或分解代谢实现其减轻冷害作用的。  相似文献   
39.
外来入侵植物对环境梯度和天敌逃逸的适应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化假说认为, 在入侵地外来种能发生遗传变化, 以适应新的环境, 最终成功定殖和扩散。种内或种间杂交、遗传漂变、新环境带来的新的选择压力等是促使外来种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在入侵地, 响应来自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的选择压力是外来种发生适应进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外来植物如何通过进化适应入侵地的纬度、海拔等非生物环境和天敌逃逸等生物环境。关于外来入侵植物对纬度和海拔等环境梯度的适应进化, 本文在强调表型进化研究应与分子标记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 介绍了一些同质种植园实验和交互移植实验。关于外来入侵植物对天敌逃逸的适应进化, 本文主要介绍增强竞争能力的进化假说和修正的增强竞争能力的进化假说, 及其在理论上和验证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最后, 本文介绍了氮分配的进化假说, 该假说认为天敌逃逸可使外来入侵植物降低叶氮向防御的分配, 同时增加氮向光合的分配。  相似文献   
40.
淋洗与植物作用耦合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让云  曹靖  董放  董利苹  孔晓乐 《生态学报》2015,35(17):5686-5694
以甘肃秦王川引大灌区盐渍化土壤为背景,以当地5种耐盐植物为材料,采用根袋法盆栽试验动态研究了淋洗结合植物种植对盐渍化土壤改良的效应。结果表明:与种前相比,单纯的淋洗作用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而淋洗结合植物种植明显降低了土壤pH值,且根际土壤pH值小于非根际土壤的,5种耐盐植物中霸王根际土壤pH值降低幅度最大,达0.6个单位。K+、Ca2+、Na+、Mg2+、Cl-和SO2-4在5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富集程度因物种的不同而不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波动状态。5种供试植物和对照组土壤中的6种主要的可溶性盐分离子随淋洗次数和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培养120d后,单纯淋洗的土壤中K+、Ca2+、Na+、Mg2+、Cl-和SO2-4的含量相比种前平均分别降低了33.3%、26.1%、35.6%、32.5%、35.5%和36.3%,植物吸收带走的上述各离子的含量平均分别占种前的46.2%、8.1%、30.2%、7.2%和21.6%,其中霸王吸收带走的盐分离子最多,而淋洗结合种植植物的土壤中上述各离子的含量与种前相比平均分别降低了67.25%、63.73%、83.8%、67.5%、81.55%和78.46%,由此可见,淋洗结合植物种植的脱盐效果优于单纯淋洗,且土壤中主要的盐分离子Na+、Cl-和SO2-4的含量降低幅度最大,通过计算得出,在Cl-、SO2-4和Na+减少的总量中还有37.73%的Na+、38.22%的Cl-和35.14%的SO2-4的减少量是由植物根系的物理化学作用机制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