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自1982年全球第一个生物技术药物“基因重组人胰岛素”、1989年中国批准第一个生物技术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上市以来,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药品的规范生产与质量控制与其安全有效性密切相关,欧美药典中均设有对此类药品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中国药典》2010版三部已收录包括12类共计34个品种的重组DNA技术产品各论,在进一步保障药品安全、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的编制指导思想下,《中国药典》2015版拟纳入对重组DNA技术产品的总体要求,本文就相关起草工作从产品涉及范畴、制造与产品检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02.
NAC家族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 功能广泛, 这类蛋白在植物次生生长、细胞分裂、植物衰老、尤其在激素和信号途径起关键调控作用。ANAC092已报道参与侧根发育, 并与衰老相关。为研究ANAC092基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功能, 文章构建了拟南芥ANAC092启动子的GUS载体, 结合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 ANAC092在花药发育过程中时序性表达, 在花药发育的8~11期绒毡层表达, 其中在9~10期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值, 与AMS(Aborted microspores)的表达时期有重合。构建ANAC092过表达体系, 筛选出转基因纯合株系。与野生型相比, 过表达ANAC092转基因植株中花粉数量减少, 花粉粒的长度增加。qRT-PCR结果表明, 过表达株系中与花粉发育相关的基因SPL、EMS1、DYT1、AMS的表达量上调。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ANAC092启动子序列中有7个AMS的结合位点, 因此推测ANAC092可能位于AMS的下游而参与花药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803.
在进行中国野生棕榈科植物调查中,首次发现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的鱼尾葵野生种群,并对其分布、生境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漳州龙海为鱼尾葵在福建省的最新发现野生分布点,也是已知的中国鱼尾葵自然分布的最北缘和最东端;鱼尾葵在漳州龙海自然分布区生长良好,有开花结果植株,有小植株的分布,具有自然更新能力。鱼尾葵分布范围较狭窄,呈零星块状分布,野生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804.
目的研究一株新分离的功能性益生菌FQ15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药敏试验研究FQ15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利用耐酸、耐受胆盐等抗逆性实验确定其是否具备功能性的基本要求,最后采用平板抑菌实验研究FQ15对8种常见致病菌是否具有抑菌效果,并通过混合培养方法,确定其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作用。结果FQ15对7种常见的抗生素有耐药性,在pH不低于3.0的环境下能够正常的生长,能够耐受0.1%-0.7%浓度的胆盐,对8种常见致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在与致病菌混合培养中36 h内可以彻底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48 h内可以完全消灭大肠埃希菌。结论新分离的功能性益生菌FQ15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对临床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05.
以幼苗期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i Turcz.)为实验材料,研究经长蠕孢属真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侵染后毛脉酸模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含量和产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幼苗期毛脉酸模中的白藜芦醇在受到外界真菌诱导时对真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同一真菌的不同菌株诱导强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起效时间上。但白藜芦醇苷含量受外界真菌诱导的专属性不强,且影响强度与诱导浓度有关。对幼苗期毛脉酸模各种诱导处理都没有使其生物量受到明显的抑制。通过试验筛选出大斑病长蠕孢001使幼苗期毛脉酸模中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产量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分别使其提高1.54和3.99倍。  相似文献   
806.
采用叶室法和涡度相关法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优势树种绒毛番龙眼和大叶白颜树冠层及其叶片在不同季节的CO2交换量,并拟合得到主要特征值.结果表明:以叶室法测得的两树种冠层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 A)为雨季>雨季末>雾凉季>干热季,叶片暗呼吸速率(Rd)为雨季>雨季末>干热季>雾凉季;以涡度相关法得到的两树种冠层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 B)为雨季>雨季末>雾凉季>干热季,而冠层呼吸速率(Re)则是雨季>干热季>雾凉季>雨季末.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季节植物冠层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差0.9~2.0 μmol·m-2·s-1.  相似文献   
807.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成熟种子胚尖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根癌土壤农杆菌EHA105/pCAMBIA2301对来自大豆成熟种子的胚尖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并对农杆菌侵染时间长短以及乙酰丁香酮(AS)浓度等影响转化频率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发现浸染时间以20 h为佳,乙酰丁香酮最佳浓度为200 umo1/L,并探讨了恢复培养的重要性.分别从3个大豆品种合丰35、合丰39、东农42得到了转基因植株,GUS染色及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外源基因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大豆的频率达6.4%~12.1%.  相似文献   
808.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杆菌介导法是大豆遗传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许多实验室应用该方法得到了转基因大豆 ,但目前使用该方法进行转化的效率还比较低 ,尚需深入研究。农杆菌菌株、大豆基因型、组织培养条件、T-DNA的转移效率和转化后的筛选模式都会影响大豆转化的效率。概述了近年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的一些重要成果 ,以及转化过程中大豆的易感性与农杆菌的转化能力、乙酰丁香酮促进vir基因活化、转化的受体系统和巯基混合物减轻受体材料的褐化、提高T DNA的转移效率等几个重要因素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了转化中常用的几个筛选标记基因 (nptⅡ、hpt、bar基因和突变的ahas基因 )及通过共转化法去除标记基因的方法 ,同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9.
植物硅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植物吸收硅的机理、硅与其它营养元素的关系及其对非胁迫和胁迫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作用。植物吸收硅的机制目前尚不是很清楚,不同植物吸收硅的方式不同。硅可影响植物中其它营养元素的含量。在非胁迫条件下,硅可促进植物的生长;硅也参与了植物抗病、抗虫等生物胁迫,以及抗金属毒害、盐害、温度胁迫、干旱、抗倒伏等非生物胁迫的反应。目前,应从多种植物上深入研究硅的吸收方式与机理;同时,应该改变硅在细胞壁的沉积仅仅起增强组织机械强度作用的观点.而应从生理代谢调控的角度进行硅作用机制的研究,为生产实践中硅肥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10.
深圳海域近20年赤潮发生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冷科明  江天久 《生态科学》2004,23(2):166-170,174
本文根据深圳海域1981-2002年发生的93起赤潮记录,综合分析了赤潮发生的特征,可归纳为5点:①深圳海域的赤潮多发区位于大鹏湾、大亚湾和深圳圳湾,其中大鹏湾的盐田水域、大亚湾两部的东山和坝光水域、深圳湾的后海与东角头水域为赤潮多发地段;②赤潮发生的频率增高,赤潮持续时间延长;③全年中有两个赤潮多发季节,主要集中在3~5月,其次为9~11月;④赤潮引发种类丰富,约有39种,其中甲藻最多,其次为硅藻,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⑤赤潮引发种类具有明显的演替规律,不断有新的种类引发赤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