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41.
842.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涉及肝、肾、肠等多个器官的代谢性疾病,因尿酸代谢异常而引起代谢障碍。尿酸在肝脏和肾脏中的代谢途径目前已经被阐明,但在肠道内的代谢途径尚未完全清晰。肠道菌群在人体肠道中定植,与宿主存在互惠共生的关系,在宿主的代谢和免疫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引起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参与嘌呤代谢酶的合成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与HU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作为探讨HUA发病机制的切入点,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主要阐述HUA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探讨肠道菌群抗HUA的机制,如肠道菌群促进嘌呤和尿酸分解代谢,影响尿酸排泄,以及HUA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等,以期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HUA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3.
1970年左右即开始了植物基因工程的准备工作——改造Ti质粒为转化外源基因载体——至今已经十五载。这期间由于双元型或整合型Ti质粒载体系统的成功,并相继出现:PEG和/或电激法、微量注射法、花粉管通道法以及基因枪等的直接转化法。利用病毒和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日趋成熟的植物组培及植物体再生技术,植物基因工程进展的确令人惊叹。1983年以来,一批抗病毒、抗除草剂、抗虫、保鲜的转基因植物出现了,其中不少已进入大  相似文献   
844.
迈向廿一世纪的生物工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45.
cry3A和vhb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构建了含cry3A和cry3A+vh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Cry3A和pBC3Vhb,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了马铃薯.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PCR和DNA印迹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且连续三代无性繁殖后转基因仍存在.ELISA分析表明cry3A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在单转cry3A植株中最高表达量达0.1%,转cry3A与vhb双基因株系中为0.065%.水涝试验显示,转双基因且vhb mRNA的RT-PCR呈阳性的马铃薯植株,对低氧胁迫有较好的耐受性,表明获得的上述转双基因马铃薯株系可能会具有很好的抗虫和耐涝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