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野生稻抗病虫基因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是宝贵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项研究表明,野生稻对多种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但由于野生稻的远缘杂交存在许多的弊端,因而采用常规杂交技术不能选育出新的抗性品种而未能这到利用野生稻抗性基因的目的。可考虑从野生稻中提取抗性活性成分用于植物源农药的开发研究,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其有效活性成分含量较少和基因遗传连锁障碍等两个问题。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住技术可解决这两个难点。使野生稻特别是非AA组野生稻的抗病虫基因在植物源农药开发中的利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维生素C、B1联合用药拮抗铅对睾丸的毒性作用。方法 1.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15只/组):空白对照组和铅染毒组。染铅组雄性小鼠每日腹腔注射醋酸铅20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一日一次,第42日结束以上实验。将小鼠取血,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谷胱甘肽的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将睾丸组织经过处理后,在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睾丸组织结构变化;2.45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15只/组):空白对照组、铅染毒组和维生素联合干预组。染铅组雄性小鼠每日腹腔注射醋酸铅20 mg/kg,维生素干预组在染铅后,即时每组小鼠给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一日一次,第42日结束。处死小鼠,取血,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谷胱甘肽的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在光镜以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睾丸组织结构变化。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醋酸铅染毒组小鼠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降低,GSH/GSSG的比例降低,GPX活性升高,GR活性降低;光镜下睾丸组织生精小管变薄,各级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减少,部分细胞核出现核固缩;3.电镜下染毒组小鼠睾丸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明显,支持细胞溶酶体增多,线粒体肿胀空泡化;2.与醋酸铅染毒组比较,维生素干预组小鼠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升高,GSH/GSSG的比例升高,GPx活性降低,GR活性升高;光镜观察结果:与染铅组相比,维生素B1和C联合干预组中破坏的睾丸生精上皮有所恢复;电镜观察结果:与染铅组相比,维生素B1和C联合干预组睾丸组织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结构正常,细胞器丰富。结果 1.醋酸铅使体内GSH的水平降低,GPX活性升高,GR活性降低,从而诱导氧化应激的发生,导致染铅小鼠睾丸的损伤;2.维生素干预组小鼠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升高,GSH/GSSG的比例升高,GPx活性降低,GR活性升高,维生素干预组小鼠血浆中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对小鼠睾丸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五龙鹅MHC ClassⅠ基因克隆及同源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动物机体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之间存在关联。从GenBank/DDBJ/EMBL基因库中读取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MHC ClassⅠ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引物, 使用LA-PCR法从五龙鹅的基因组中克隆了MHC ClassⅠ基因序列(DNA序列和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 AM114925和AM114924), 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显示: 基因组DNA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 与鸡基因序列同源率为60.8%~64.1%, 与人的同源率为42.9%。分子进化树进一步揭示了五龙鹅与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进化关系, 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该基因由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构成。  相似文献   
74.
钙通透性阳离子通道蛋白(OSCA)在渗透胁迫感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辣椒(Capsicum an-nuum L.)全基因组信息,鉴定出14个OSCA基因(CaOSCA),染色体定位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们分别位于1、2、4、6、7、8、9、12号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其编码产物均位于质膜上.系统进化树分析这...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利用体外培养人体肠道菌转化黄芩苷,探索转化方法及模型;用醇沉法提取了黄芩苷转化酶,即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并探讨了酶促影响因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产物黄芩素。经实验确定,黄芩苷转化培养液经超声波处理后,在转化液中有黄芩素检出。实验得知,转化酶为胞内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为6.0,Ca2+、Mg2+和Cu2+对酶促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Fe2+则具有抑制作用,Zn2+浓度在l mmol/L时起促进作用,在5 mmol/L时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检测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分析血清APN浓度与血脂、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T2DM)210例,健康体检者11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水平,7600-02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放射免疫分析仪检测血胰岛素水平。结果:T2DM患者血清APN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LDL-C、TG及TC均高于对照组(P<0.05)。T2DM患者血清apoA5浓度(200.3±51.2)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29.8±56.5)ng/m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经年龄、性别校正后APN水平与LDL-C、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T2DM组APN与apoA5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本研究证实低水平血清APN和apoA5不仅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还可作为T2DM患者早期监测的指标,对其预后评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30例前列腺癌患者及3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前列腺组织中BMP-7的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BMP-7的表达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且BMP-7的表达随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Gleason分级增高而增加.结论:BMP-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其表达量与临床分期相关,前列腺癌组织中BMP-7的表达增高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24例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36例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和3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选择同期30例来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以上4组患者发病时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3个冠心病组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心梗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3组病患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52,P<0.05)。结论: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健康成人含量高,提示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助于对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测定大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总IgG(免疫球蛋白G)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方法:用方阵实验确定包被抗体、检测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绘制标准曲线,确定线性范围;评价标准曲线的可重复性、精密度和可应用性。结果: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的最佳效价分别为2μg/ml和1:4000稀释;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25-16ng/ml。经方法学评价,可重复性和精密度较高,应用性较强。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科研过程中检测大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总IgG含量的一种精确、方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属于中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还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许多研究表明MSCs抑制同种异体效应T淋巴细胞增殖,还能下调T淋巴细胞表面的活化分子CD25、CD38、CD69的表达。MSCs对DCs的分化、成熟和活化具有抑制作用,改变DCs的细胞因子分泌,使成熟的DCl分泌TNF-a减少,DC2分泌IL-10增加,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MSCs能够抑制IL-2和IL-15介导的NK细胞增殖,使IL-2刺激NK细胞分泌的IFN-y减少。通过这些机制来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时研究发现MSCs免疫原性较低。尤其脐带MSC,因为其独特优势,目前已经成为干细胞干预治疗AA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