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中国苜蓿植物资源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国苜蓿属植物资源、品种资源及利用概况,并对苜蓿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
为探讨人工投食条件下川金丝猴的社会行为类型,2007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投食猴群的社会行为进行观察。确定投食群有45种典型社会行为,其中打架、抢食、抱腰、吻背、爬伏、邀配与以往对笼养和野生川金丝猴的研究有差别。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β-cat在新生儿细支气管中的表达情况,探讨β-cat在新生儿支气管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尸检新生儿β-cat、GSK-3β在细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以12例儿童为对照。结果β-cat在新生儿组有6例出现细胞膜表达降低、3例出现胞质表达、2例胞核表达;对照组中2例胞膜表达减少,1例胞质表达。β-cat的平均光密度值在新生儿组为0·112±0·024,对照组为0·128±0·037。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GSK-3β平均光密度值在对照组为0·147±0·037,新生儿组为0·115±0·028,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β-cat在新生儿细支气管的异位表达,提示Wnt信号与支气管的发育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64.
韩家亮  胡刚 《兽类学报》2012,32(4):362-367
因昼行性灵长类动物一天中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其夜宿地度过,其夜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们的活动方式与行为特点(Anderson,1998).对夜宿行为的观察可收集白天无法收集到的灵长类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信息,如夜宿地分布(sleeping site)、睡眠时间(time)、睡眠抱团组成(huddling)等(Takahashhi,1997;Ogawa etal.,2007;黎大勇,2010),灵长类夜宿行为的研究对于分析了解其白昼活动方式与行为适应特点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Anderson,1998).  相似文献   
65.
对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生产成本之间的内生关系进行界定,并利用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内生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成本推动作用明显,但生产资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对价格变动的贡献路径有所差异,而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也是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变动的原因。因此,建议政府在充分发挥生产成本变动的预警信号的基础上,还应关注农产品价格变动对农业生产成本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6.
钟楚  简少芬  陈东亮  缪剑华 《广西植物》2021,41(10):1746-1754
穿心莲是我国重要的南药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在抗HIV病毒、抗血栓、保肝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由于其人工合成困难,通过栽培调控或育种方法增强穿心莲体内内酯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对提升穿心莲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该文综述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与植物发育的关系,栽培措施和环境因子对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的影响,以及近十年来国内外在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在以增强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生物合成和提高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为目标的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3个方面:(1)深入解析穿心莲内酯的生物合成通路及关键基因的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的机制;(2)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作物栽培学理论深入研究穿心莲生长发育与产量和质量形成的规律及相互关系;(3)揭示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的信号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67.
苹果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Malus×domestica)是最重要的温带水果之一。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本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对已发布的苹果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苹果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60068bp,具有典型的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包含大单拷贝区(LSC),小单拷贝区(SSC)和两个反向互补重复区(IRs),长度分别为88184bp,19180bp和26352bp。基因组共有135个基因(20个基因分布在反向互补重复区,因此整个基因组包含115个不同的基因)。按照功能进行分类,这115个基因包括8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4个rRNA编码基因和30个tRNA基因。其中,ycf15.ycf68和infA三个基因包含多个终止密码子,推测可能为假基因。苹果的基因组结构.基因顺序.GC含量和密码子使用偏好均与典型的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类似。在苹果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30个大于30bp的重复序列,其中包括21串联重复,6个正向重复和3个反向重复序列;并检测到237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大部分的SSR位点都偏向于A或者T组成。此外,每10000bp非编码区平均分布有24个SSR位点,而编码区平均有5个SSR位点,表明SSRs在叶绿体基因组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本文对苹果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的报道,将有助于促进该种的居群遗传学、系统发育和叶绿体基因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是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转运体(5-HT transporter,5-HTT)可将5-HT再摄取,降低细胞外5-HT浓度,从而调节神经信号传导。5-HTT异常在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如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抑郁和焦虑共病等常见的精神疾病。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五种SSRIs,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本文详细介绍近年来在临床上药物治疗抑郁症取得的成果以及这类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并简要介绍SSRIs在其它疾病领域取得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检测胆囊腺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mRNA的表达、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计数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近五年胆囊腺癌手术切除标本36例及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10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IL-8表达,ABC免疫组化法进行TAM计数。比较胆囊腺癌和慢性胆囊炎标本组织中IL-8 mRNA表达和TAM计数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胆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胆囊腺癌组织中IL-8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P0.01),IL-8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其侵犯胆总管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胆囊腺癌组织中TAM计数(24.89±0.84)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16.19±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犯胆总管、肝脏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胆囊腺癌组织中TAM计数高于未侵犯胆总管、肝脏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胆囊腺癌组织TAM计数,其中侵犯胆总管和发生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显著(P0.01)。IL-8 mRNA阳性病例的TAM计数均明显高于阴性病例(P0.01),TAM计数与IL-8 mRNA评分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748,P0.001)。结论:IL-8和TAM计数与胆囊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IL-8可能在促进TAM向胆囊癌组织迁移浸润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0.
人类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是一种多功能RNA结合蛋白,参与细胞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的构成。SGs是细胞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在胞浆中形成的颗粒状结构。该研究是利用光漂白荧光损失(fl uorescence loss in photobleaching,FLIP)技术对活细胞内的HuR蛋白颗粒进行应激动力学分析。首先,利用脂质体将RFP-HuR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入HeLa细胞,以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确定是否实现对于HuR蛋白的红色荧光蛋白(red fl uorecent protein,RFP)标记;然后以405 nm激光束脉冲式重复光漂白HuR应激颗粒,分别监测同一漂白细胞内的其他HuR颗粒以及核内荧光信号,并以邻近的未漂白细胞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转染重组质粒后可有效表达RFP-HuR融合蛋白,且与SGs标记蛋白G3BP存在共定位关系。在第一个光漂白循环,漂白区荧光密度便从2 500 a.u.降低至0 a.u.;而经过约12个漂白循环(240 s)后,邻近HuR颗粒的荧光密度从漂白前的1 800 a.u.左右降低并维持在200 a.u.左右,表明活细胞内的HuR颗粒呈现高度的动态性;而胞核区荧光密度亦从4 400 a.u.降低至2 000 a.u.左右,表明HuR蛋白是一种核浆穿梭蛋白,在SGs、胞浆及胞核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平衡。利用FLIP技术可以分析并比较SGs不同成分的应激动力学属性,有助于进行SGs相关临床疾病的分子机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