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21.
在清醒、肌肉制动状态下的大鼠,观察到单脉冲或重复脉冲刺激尾核头部的浅层(CaAS)对外侧缰核的痛兴奋神经元(LHPE)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都产生较强和有较长后作用的抑制作用。刺激隔区对 LHPE 也有抑制作用。CaAS 和隔区的作用可以在多数 LHPE 发生聚合,表现出较强的总和作用。这一结果提示,原属不同功能系统的结构在镇痛中有可能作为一个镇痛功能系统来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22.
胡永红 《昆虫知识》2006,43(1):139-139
植食性昆虫向宿主内注入许多生理、生化活性物质,以便于其取食。堪萨斯州州立市大学和珀德尤大学的昆虫学家,从黑森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Say)唾液腺中分离出SSGP-11A1和SSGP-12A1基因,其编码含有分泌性信号肽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823.
叶静  王媛  熊璐颖  肖永红 《遗传》2023,(11):1052-1061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造成侵袭性感染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报道,其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患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的社区人群,且容易发生全身迁徙性感染。本研究收集了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社区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377名,男性占65.8%,其中49.6%有DM。DM患者易发生眼部及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治疗过程中更需要持续的局部脓肿引流,其中血糖控制差的患者继发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的比率更高。共获得HvKP菌株219株,K1/K2血清型占总数81.7%,K2型患者发生BSI的比率高于K1型。PCR检测结果表明,毒力基因(rmpA、areo、kfu、allS、iroN、magA、uge、wcaG)在K1/K2型菌株的携带率明显高于non-K1/K2型,ST23和ST65是最常见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  相似文献   
824.
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并经常不断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更不同于土壤;也不是以土壤或地貌某一单项要素为主,它是全部自然要素长期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它来源于“个体”而高于“个体”。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大于各部分相加的总和”,土地的性质取决于全部自然要素的综合特点。正是这种各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了土地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是为物质流与能量流相贯穿的动态开放系统。  相似文献   
825.
为探究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硅藻快速增殖与硅浓度间的内在关系, 选取干渠全年优势种极小曲丝藻(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为研究对象, 研究不同初始硅浓度(0、2、4、6和8 mg·L−1)对极小曲丝藻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不同浓度硅对极小曲丝藻比生长速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硅浓度0 mg·L−1时, 细胞密度、比生长速率、叶绿素a浓度、类胡萝卜素浓度和光合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相对于添加硅的试验组, 均显著降低(P<0.05), 未出现明显的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OJIP)特征, 检测不到光合放氧。随硅浓度升高(28 mg·L−1), 藻细胞密度、比生长速率和最大现存生物量均明显上升; 硅浓度2 mg·L−1处理组的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浓度均显著低于另外3个硅处理组(P<0.05)。硅浓度4 mg·L−1、6 mg·L−1和8 mg·L−1处理组的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浓度、Fv/Fm和光合放氧速率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硅是硅藻快速增殖的限制因素; 中线干渠内硅浓度较高(约5 mg·L−1), 满足硅藻大量增殖需要, 是导致硅藻快速增殖、占据优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26.
生态安全是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自然环境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与效用,成为人们感知和评价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同时为研究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两大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连接路径。目前,国内外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安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安全的理论内涵及方法体系,并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内在关系和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拓展的生态安全研究,以及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结合应用的综合研究等3个方面系统性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发展初期的生态安全研究主要基于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供需关系、权衡/协同关系和服务重要性等内在关系,二者的结合效果能通过耦合生态系统服与生态系统状态指标和相关模型得到改善,近年来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结合应用的综合研究在区域规划管理等领域已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