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日本在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方面的技术是世界领先。研究人员通过各种各样的育种方法,试图提高发酵的生产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2.
用4,000 R的X射线照射雌蚕蛹,从40,495头处理后代中获得目的易位型——Z染色体片段易位于W染色体的雌蚕,并用它育成蚁蚕体色限性系统(雌为黑蚁,雄为赤蚁)。经测定,易位片段不含有os(0.0)、c(36.4)、od(49.6)等座位,仅包含+~sch(21.5)座位附近很有限的区域,从而给出易位染色体基因组成的模式图。进一步比较了新限性系统和其他限性系统雌蚕的数量性状表现度,结果表明所有供试限性系统雌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易位染色体带来的生理障碍,特别是茧重、茧层重等数量性状表现明显。新限性系统雌蚕表现生理障碍较轻,可能是易位片段较小的缘故。  相似文献   
73.
74.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出水牛垂体前叶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黄体生成激素(LH)由两类不同细胞分泌。ACTH和LHβ免疫反应细胞的密度分别为262.4±68.0个/平方毫米和490.0±123.5个/平方毫米。两类细胞形态和大小差别甚大。ACTH免疫反应细胞大,形态不规则。LHβ免疫反应细胞小,多呈椭圆形。另外,水牛ACTH免疫反应细胞在苏木素一伊红染色中呈嗜碱性反应。  相似文献   
75.
生物塑料的发酵生产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6.
中国的四种玫瑰精油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Kovats保留指数双重鉴定的方法,对山东平阴、甘肃苦水、青海乐都和甘肃兰州玫瑰精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研究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四种玫瑰精油的质量排序。  相似文献   
77.
沙蒿金叶甲是沙蒿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危害严重,导致大量沙蒿死亡。本文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景观中选择了一块以沙蒿为主要建群种的实验样地,2013年7月利用标记重捕技术调查了该样地沙蒿金叶甲的种群数量变动及其扩散规律。结果显示,该样地沙蒿金叶甲的种群总数为1505.13±1184.90,平均种群密度为4.79头/m2,平均存活率为0.7605,平均迁入率为0.5488,平均新增数量为741.72头。沙蒿金叶甲扩散距离主要集中在距中心点0-900 cm之间,但在100 cm范围内扩散的个体最多;扩散方位主要集中在东北方向,向其他方位扩散数量相对较少。沙蒿金叶甲的扩散规律与其生物学特性以及沙蒿的空间分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8.
现在半导体产业的基础是一种名为光刻蚀(lthographer)的技术。这是一种在基板上制作微型电路的方法.将光透过模仿成电路的遮光板照射在基板上.而基板上涂有光敏性材料,受到透过遮光板的缝隙的光线照射的部分会被消蚀并硬化,从而可以在基板上制作出非常细微的电路“图案”。  相似文献   
79.
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宣布已成功地培育出了新一代的转基因作物。分别是富含ω3脂肪酸的转基因大豆和第二代高赖氨酸玉米。  相似文献   
80.
沙蒿金叶甲是沙蒿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危害严重,导致大量沙蒿死亡。本文在宁夏宁东地区荒漠景观中选择了生长在荒漠草原沙壤土质丘陵地、流动半流动沙丘地、人工固定沙丘地3个以沙蒿为主要建群种的样地,调查了沙蒿金叶甲的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垂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沙蒿金叶甲在3类生境中的平均虫口密度分别为10.54、11.55和8.53只·丛-1,有虫株率分别为81.54%、85.15%和85.92%,3个样地中沙蒿金叶甲种群数量差异不显著。沙蒿金叶甲种群在3个样地中的发生均呈单峰型,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种群数量最大。沙蒿金叶甲在沙蒿上的垂直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上段(40~70 cm),在不同株高段的虫口密度与其分布高度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沙蒿金叶甲种群数量变动与沙蒿地径、新梢长度、海拔等因子密切相关;主成分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显示,沙蒿金叶甲种群数量变动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平均气温升高有利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