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21.
豫西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薄层微晶灰岩中发育了大量的Thalassinoides bacae遗迹化石,利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观察,并结合能谱分析,对Thalassinoides bacae遗迹化石的元素分布及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衬壁与围岩的元素特征相似,晕圈的Fe、Mg富集;在填充物与衬壁的边界处Fe的含量高,且有大量的莓状黄铁矿(微晶呈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球体和不规则形)、黄铁矿的自形单晶及其铁的氧化物。认为晕圈构造是受到铁白云石流体的影响而形成的成岩晕;莓状黄铁矿的特征表明其为生物成因,为Thalassinoides bacae的耕作行为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表明造迹生物在潜穴衬壁的边缘培植微生物以提供食物来应对食物贫乏,这是早期生物行为习性进化及后生动物向不同环境辐射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2.
"哮喘控制"是指可在患者中观察到的,通过治疗减少或消除的哮喘症状程度。支气管哮喘全球倡议指南(GINA)通过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和控制评价量表等工具来评价患者哮喘控制程度。其中,哮喘控制评价量表在疾病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哮喘控制概念发展的四个阶段,梳理不同阶段国内外哮喘控制评价量表,总结量表临床应用研究的主要结论,对未来制定更全面、更符合临床的哮喘控制量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TLR4对脂多糖(LPS)及Polymymin B(PMB)作用下的人骨骼肌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脂多糖(LPS)及Polymymin B(PMB)干预骨骼肌细胞24h,再用胰岛素刺激1h后,Real-time PCR检测检测骨骼肌细胞TLR4、MyD88、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和CRP的表达;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OD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结果:TLR4高表达可以使炎症因子的表达增高,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增高;TLR4低表达可使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LR4调控了炎症因子的表达,继而可以引起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影响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裸肉足虫作为联结微生物和大中型土壤动物的重要环节, 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明裸肉足虫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 作者在长白山北坡选择不同海拔梯度(700 m、1,000 m、1,300 m、1,600 m、1,900 m和2,200 m), 采用最大可能数法对裸肉足虫进行了培养计数, 并采用平板培养、标记、分离再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分类鉴定, 分析比较了不同海拔梯度裸肉足虫的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长白山北坡裸肉足虫物种丰富, 不同海拔梯度裸肉足虫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 且与土壤酸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林分较为单一的岳桦(Betula ermanii)林带(1,900 m)裸肉足虫丰富度最低, 位于植被交错带的针阔混交林带(1,000 m)裸肉足虫丰富度最大,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海拔梯度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但变化趋势与丰富度一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1,300 m、1,600 m和1,900 m海拔带以及700 m和2,200 m海拔带裸肉足虫群落组成较为相似。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显示, 裸肉足虫群落组成和结构主要受土壤酸碱度、铵态氮以及碳氮比的影响, 而海拔和土壤含水量对其没有显著影响。综上, 裸肉足虫群落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并未呈现递减或单峰的变化趋势,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是驱动裸肉足虫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此外, 地上植被也可能通过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间接影响裸肉足虫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堇菜属的形态特征与分布并说明其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堇菜属为例,对现代植物学分类方法在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就医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毒力基因分布,分析本地区H.pylori主要毒力基因型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方法将胃黏膜标本培养分离H.pylori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H.pylori的三种毒力基因cagA、vacA(s1a、s1b、s1c、s2、m1a、m1b、m2、i1和i2)、iceA(iceA1和iceA2)及其亚型进行检测,分析H.pylori的毒力基因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分离H.pylori 60株,标本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4组:消化性溃疡组(peptic ulcer disease,PUD)25株、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组(non-ulcer dyspepsia,NUD)9株、糜烂性胃炎组(gastritis erode,GE)15株和胃癌组(gastric cancer,GC)11株。cagA基因的阳性率为90.0%,与阴性相比在疾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40,P=0.0270)。vacA基因的s1和s2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86.7%和13.3%。在s1阳性菌株中,s1c等位基因检出率最高为33.3%,其次s1a检出率为23.3%,而s1b在NUD和GC中检出率为0.0%。vacA基因m区m1检出率为43.3%(m1a和m1b检出率均为21.7%)和m2检出率为56.7%。vacA基因i区等位基因i1和i2的检出率分别为78.3%和21.7%,i1明显高于i2,可能是胃肠道疾病的主要毒力因子,但与疾病的类型无明显相关性。iceA1和iceA2的阳性率分别为80.0%和16.7%,iceA1/iceA2混合型的阳性率为3.3%。三种毒力基因混合型以cagA~+/vacAs1m1i1/iceA1的菌株最多,占总数的31.7%,其次为cagA~+/vacAs1m2i1/iceA1,占总数的28.3%。结论本地区H.pylori毒力因子cagA、vacA和iceA都与胃十二肠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与疾病的类型无关。H.pylori毒力基因混合型cagA+/vacAs1m1i1/iceA1和cagA~+/vacAs1m2i1/iceA1是胃十二肠疾病疾病中最主要的优势基因型,其分布也与疾病的类型无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土槿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甲基四氮盐(XTT)法检测不同浓度PAB和AMB(两性霉素B)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血清芽管试验检测不同浓度PAB对芽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PAB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SMIC50(抑制生物膜50%的药物浓度)为256~512μg/m L;1024和512μg/m L PAB对早期2 h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99.5±0.28)%和(97.1±0.38)%;512μg/m L PAB对早期(2 h)、中期(8 h)及成熟期(24 h)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97.1±0.38)%、(90.4±0.32)%和(80.1±0.67)%;不同浓度PAB的血清芽管试验显示,64μg/m L PAB可以完全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生长,16μg/m L PAB可以抑制83.5%的白假丝酵母菌出芽生长。结论 PAB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生长过程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8.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P)是该病毒5种结构蛋白中与抗原性有关的重要蛋白,它能刺激宿主的免疫系统产生中和抗体,促进机体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并能抵抗病毒的攻击。 将RVGP基因cDNA插入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17b和pET-17b2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17bgp和pET-17b2gp。SDS-PAGE、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RVGP在表达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经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体外发酵牦牛瘤胃源厌氧真菌Orpinomyces sp. YF3在不同碳源诱导下的产酶机制,本研究利用厌氧培养管在10 mL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碳源复杂度的葡萄糖(glucose, Glu)、滤纸(filter paper, Flp)、微晶纤维素(avicel, Avi)各8 g/L作为唯一碳源进行体外发酵,检测发酵液中的纤维降解酶活性和挥发性脂肪酸,并利用转录组学探究Orpinomyces sp. YF3的产酶机制。结果表明葡萄糖诱导下的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滤纸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及乙酸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丙酸、丁酸、异丁酸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与纤维降解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在Glu组中显著上调。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显示DEGs主要集中在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等的分解代谢过程及相关酶活性,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分析富集到的纤维降解酶相关的差异通路主要是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其他聚糖降解途径。以上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底物的Orpinomyces sp. YF3可增加纤维素降解酶活性,提高乙酸比例,通过调控纤维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及相关代谢通路来提高对底物的降解能力,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这为Orpinomyces sp. YF3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UGT1A7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设置150例肝硬化汉族住院患者组与10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肝硬化组与正常组中UGT1A7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组中C2等位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肝硬化与UGT1A7基因相关,UGT1A7等位基因C2可能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