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烟草中茄尼醇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茄尼醇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辅酶Q10,因其在药物、保健品、化妆品等方面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烟叶中茄尼醇提取、分离纯化与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为高纯度茄尼醇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2.
目的:探讨不同电场强度的不可逆电穿孔(IRE)对于肿瘤的消融效果以及其所引起的肿瘤免疫反应。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C57小鼠,制作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应用不可逆电穿孔仪对肿瘤进行消融,通过测量肿瘤生长大小研究不同场强下的消融效果。通过CD4、CD8a免疫组化染色初步了解不同场强激发的免疫反应的强弱,从而选择最佳消融参数。结果:随着电场强度增加,肿瘤消融效果逐渐趋于理想,然而平板电极夹之间过高电场引发的热效应则不利于后续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激活。选择合适的电场,通过增加电击组数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IRE对肿瘤的消融优势在于它能够很好的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选择合适的电场增加电击组数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3.
目的设计研究一种满足于树鼩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实验生物安全要求的独立换气专用隔离笼具。方法根据树驹的生物学特性、实验生物安全要求及有关实验动物笼具标准进行设计。结果该笼舍完全适用于感染性疾病实验树鼢的饲养和实验操作。结论该笼具能达到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人身健康,保护环境的要求,对于使用树鼩开展人类重大传染病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24.
丙型肝炎病毒NS3基因对人肝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稳定转染HCVNS3的人源肝细胞系,探讨HCVNS3对肝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HCVNS3的真核表达质粒稳定转染至QSG7701细胞(pRcHCNS3/QSG细胞),PCR,WesternBlot,免疫组化检测基因的整合和表达;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实验,成瘤性实验探讨HCVNS3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CVNS3基因在pRcHCNS3/QSG细胞中得到整合和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形态学显示出增殖旺盛的的特点,流式细胞仪检测pRcHCNS3/QSG细胞G0/G1期细胞数目减少而S期细胞数目增加,生长曲线和软琼脂集落实验表明pRcHCNS3/QSG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停泊非依赖性生长能力明显增强,并能接种裸鼠成瘤,免疫组化证实肿瘤组织有HCVNS3蛋白表达。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HCVNS3能促进pRcHCNS3/QSG细胞凋亡。但其促增殖速度远大于凋亡率,表现为pRcHCNS3/QSG细胞获得恶性表型和致瘤性。结论:HCVNS3能明显促进人肝细胞QSG7701恶性转化,pRcHCNS3/QSG细胞可作为研究HCVNS3致癌机理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325.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四种灌木的抗旱生理动态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是我国最困难的造林地区之一。该实验以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区域内,自然生长的白刺花(Sophora davidiana)、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var.microphylla)和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为研究材料,对其抗旱生理及其抗旱性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灌木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同时,叶片组织失水率、水分亏却度、细胞膜透性的降低,以增加灌木的抗旱性。(2)通过隶属(反隶属)函数法对4种灌木抗旱能力动态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几种灌木生长季节的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数7月份为0.507,最高;其次9月份〉8月份〉6月份,5月份最低,仅为0.442。这为了解植被在该地区抗旱性动态变化趋势,以及为在植物抗旱性最弱的生长时期——5、6月份,采取有效防旱抗旱措施,提高造林树种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加快该地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6.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检测无CLSI解释标准的3种非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脑膜脓毒性黄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情况,以利于检测方法的选择应用。方法同时用标准K-B法、VITEK-32配套的药敏检测卡GNS-143法、E-test试条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39株无CLSI解释标准的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并对3种方法相互间的符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种方法检测8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3株脑膜脓毒性黄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46.3%、82.5%、45.0%,77.8%、44.4%、52.8%,69.6%、52.2%、56.5%;耐药率分别为:32.5%、10.0%、48.8%,19.4%、38.9%、38.9%,17.4%、39.1%、21.7%。139株细菌3种方法间的符合情况:K-B法与VITEK法比较,完全符合率为51.1%、部分符合率为22.3%、完全不符合率为26.6%;K-B法与E-test试条法比较,三者分别为61.9%、15.8%、22.3%;VITEK法与E-test试条法比较,三者分别为56.1%、16.6%、27.3%。结论不同的方法检测同一种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结果有较大不同,各方法间的可比性较差。嗜麦芽窄食单胞菌K-B法与E-test试条法符合性好于VITEK法,而其他2种细菌VITEK法好于K-B法。建议临床实验室对此类细菌的药敏检测仅报告实验检测结果,而不报药敏检测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327.
抗寒剂CR-4在四川安县冷凉地区杂交中稻上的应用简乃军(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621000)蒋中坤,王建成,杨俊祥,王湘琼(四川安县农业局)APPLICATIONOFCOLD-RESISTERCR-4TOHYBRIDROCEINCOLDANCOUN...  相似文献   
328.
以水稻(Oryza sativa L.)精细胞与二细胞花粉的差减文库中得到的在精细胞中优势表达的克隆作为探针,筛选水稻精细胞cDNA文库,得到对应的两个全长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两个全长cDNA阳性克隆长度分别为2 278 bp和2 437 bp,共同拥有一个由579个氨基酸组成的开放读码框,分子量为66.7 kD,等电点为4.885.在GenBank 中比较显示与拟南芥的肌球重链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46%),并具有肌球蛋白特色的结构域.资料显示肌球蛋白在高等植物生殖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此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RSSG58基因在水稻精细胞中表达量很高,在其他组织和细胞中未检测到表达,同时还表明在精细胞中存在两类大小不同的转录本.用更为灵敏的RT-PCR方法进行检测分析表明此基因在叶、花粉母细胞期幼穗、单细胞花粉、二细胞花粉、成熟花粉、授粉子房和精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在精细胞中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组织细胞,证明此基因是在水稻精细胞中优势表达的.  相似文献   
329.
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土壤甲烷吸收速率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天然林为对象,定位观测了土壤甲烷吸收速率(VCH4)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米槠天然林土壤VCH4的季节变化表现出夏秋季高于冬春季的趋势,最大值(95.13 μg·m-2·h-1)出现在初秋(9月),最小值(9.13 μg·mμg·m-2·h-1)出现在初春(3月).土壤全年均为甲烷汇.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增加, VCH4分别呈增加和降低趋势,但VCH4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米槠天然林土壤甲烷年通量为3.93 kg·hm-2·a-1,高于全球天然林土壤甲烷年通量的平均水平(2.4 kg·hm-2·a-1)和亚洲地区热带天然林土壤甲烷年通量(2.07 kg·hm-2·a-1),低于亚洲地区温带天然林的土壤甲烷年通量(8.12 kg·hm-2·a-1).  相似文献   
330.
棕背伯劳羽色多态现象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羽色多态现象的研究对了解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进化有着重要意义。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具有典型的羽色多态现象。结合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2005年4月—2007年1月间的野外调查,分析棕背伯劳棕色型和黑色型在形态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性后,得到的结果如下:1)广东可能存在与棕色型、黑色型相区别的一种新色型——黑色白边型,该色型全身以黑色为主,但具多枚白色飞羽;2)棕色型与黑色型各身体量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野外种群中棕色型为优势色型,黑色型多集中于沿海地区而山区未有发现,黑色白边型仅在沿海的海丰县被发现。据此认为新色型的出现说明沿海可能是黑色型分化的重要地区,且色型的分化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